天天看點

她是正部級因懷孕留守蘇區打遊擊,丈夫犧牲隐姓埋名,後任副縣長

十月裡來秋風涼,中央紅軍遠征忙。這描寫的是1934年的那個秋天,在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的中央紅軍,因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十萬紅軍被迫離開中央蘇區,進行戰略轉移,開始了悲壯的漫漫征程,踏上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裡長征。

她是正部級因懷孕留守蘇區打遊擊,丈夫犧牲隐姓埋名,後任副縣長

為掩護主力紅軍戰略轉移,牽制和消滅敵人,策應主力紅軍長征,組織決定留守一支隊伍在蘇區打遊擊,這支留守部隊艱難不比長征的紅軍處境好,遊擊戰士長年累月在風餐露宿、饑寒交迫中野營和鬥争,譜寫了一曲悲壯的革命凱歌。

她是正部級因懷孕留守蘇區打遊擊,丈夫犧牲隐姓埋名,後任副縣長

其中,先後擔任中央執委、中央工農檢察委員、省婦女部長、紅軍遊擊隊長黃長嬌留守蘇區打遊擊,在惡劣的環境中,面對無家可住,曆經槍林闖陣,浴血奮戰,前赴後繼,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時至今日雖然已逾八十多年,讀起來令人動情,仍然激勵着許許多多的後人。

她是正部級因懷孕留守蘇區打遊擊,丈夫犧牲隐姓埋名,後任副縣長

黃長嬌,出生在江西贛縣西北山區田村鎮一戶貧苦的雇農家裡,為了養家糊口,年幼的黃長嬌跟着村裡的男子漢一道外出做挑夫,從小就飽受苦難,1929年春,工農紅軍來到了黃長嬌的家鄉贛縣,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鬥争。的黃長嬌第一個從村裡走出來,參加革命工作,當時她剛滿18歲,随後她光榮地入黨。

她是正部級因懷孕留守蘇區打遊擊,丈夫犧牲隐姓埋名,後任副縣長

從小就飽受苦難的黃長嬌認識到參加革命工作,就是幫助窮人翻身得解放。是以,她幹革命工作的勁頭十足,每天走鄉串戶,發動群衆。學到一點革命道理逢人就宣傳,深受鄉蘇維埃政府幹部和婦女代表的喜愛。鄉裡村裡經常開群衆大會,作為鄉婦女代表的黃長嬌也經常登台發言,宣傳反封建,反對包辦婚姻,很快她成為優秀基層婦女幹部。

她是正部級因懷孕留守蘇區打遊擊,丈夫犧牲隐姓埋名,後任副縣長

據她的工作表現,組織上将她從贛縣蘇區調往省委機關工作,同時,為了響應中央提出的優待紅軍家屬号召,黃長嬌到贛縣和興國等縣抓點,開展轟轟烈烈的優待紅軍家屬運動。她發動廣大婦女幫助紅屬耕田、幹農活、打掃衛生、洗衣服做家務;帶領鄉村幹部把政府救濟的食鹽和糧食,親自送到紅軍家屬手中;她和省委機關的幹部和從業人員一起參加“優待紅軍家屬禮拜六”活動,一道熬硝鹽、打草鞋、開荒種菜園子。她每天早出晚歸,餐風飲露,披星戴月,任勞任怨,她樸實的工作作風得到了廣大幹部群衆的稱贊。省委書記誇獎她是“婦女工作的模範”。這一年,黃長嬌與時任中央勞動部部長的鄧振詢結合在一起了。

她是正部級因懷孕留守蘇區打遊擊,丈夫犧牲隐姓埋名,後任副縣長

鄧振詢,又名仲詢、重民,1904年出生,興國長岡鄉大塘村人,當年,他參加農民運動,曾經擔任曾任興國塘石鄉工會委員長、總工會委員長等職,深入勞工中進行革命宣傳,積極組建各類基層工會組織,和同僚戰友黃長嬌結下深厚的革命友誼,在共同的革命工作中産生了感情,經組織準許,結合為革命夫妻。

她是正部級因懷孕留守蘇區打遊擊,丈夫犧牲隐姓埋名,後任副縣長

這一年,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瑞金隆重召開,黃長嬌和鄧振詢夫婦,都光榮地出席了這次大會。在這次大會上,二人又同時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鄧振詢還被選為主席團成員(最高權力機構)兼勞動人民委員(部長),成為黨的上司人之一。黃長嬌被選為工農檢察委員會委員及巡視員,夫妻雙雙都成為進階上司人。

她是正部級因懷孕留守蘇區打遊擊,丈夫犧牲隐姓埋名,後任副縣長

不久之後,紅軍長征開始時,拟定的名單鄧振詢、黃長嬌夫婦都随主力紅軍一道長征,當時黃長嬌正奉命去贛州買鹽、買布,到達贛州後,鄧振詢給她來信,讓她不要買東西了,立即帶款回瑞金。黃長嬌匆匆趕回瑞金後,組織通知她跟随“紅星縱隊”中的衛生部隊行動。此時,鄧振詢已配置設定到紅五軍團政治部地方工作部任部長,已經随軍行動10多天了,倆人連一句道别的話都沒講。她根本沒有想到,夫妻倆此一别竟成永别。

她是正部級因懷孕留守蘇區打遊擊,丈夫犧牲隐姓埋名,後任副縣長

就在黃長嬌正準備随紅軍長征之際,卻意外地被檢查出已懷孕,她被通知留下打遊擊,留在蘇區的黃長嬌,成為了遊擊隊隊長,率領留守的紅軍戰士和反動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争,次年,黃長嬌與鄧振詢的孩子出生了,此後她帶着孩子打遊擊。在艱難的歲月裡,她為了保護隊員們的安全,竟犧牲了自己的孩子。

她是正部級因懷孕留守蘇區打遊擊,丈夫犧牲隐姓埋名,後任副縣長

那是一年寒冷冬天的早上,敵人再一次搜山“圍剿”,為了擺脫敵人的追捕,黃長嬌對孩子說:“我們來捉迷藏”。然後她讓孩子走上一條山徑,指令遊擊隊員們走另一條山徑。過了一會兒,孩子不見媽媽來找,便吹響了由子彈殼做成的唯一的玩具,嘴裡不停地喊:“媽媽,媽媽,我在這裡……”兒子的呼喊,揪人心魄地在山谷裡回響……直到晚上,脫險的遊擊隊員入睡了,黃長嬌借着月光,磕磕撞撞地傳回原路,在路邊一條小溪畔,她尋找到兒子的屍體。皎潔的月光下,可愛的兒子凝固着一臉驚愕,手中仍緊緊握着那隻彈殼……

她是正部級因懷孕留守蘇區打遊擊,丈夫犧牲隐姓埋名,後任副縣長

後來,黃長嬌所在的遊擊隊被編入新四軍,黃長嬌等不适宜随軍者,又一次留在當地堅持地下工作。然而,遊擊隊開拔不久,她被捕入獄,受盡折磨。而就在這期間,她的丈夫鄧振詢,曾擔任華中局民運部部長、蘇皖區委書記、蘇南行政公署副主任,卻不幸在随新四軍部隊轉移時,遭敵軍襲擊犧牲于秦淮河高橋渡口,時年39歲。

她是正部級因懷孕留守蘇區打遊擊,丈夫犧牲隐姓埋名,後任副縣長

黃長嬌在反動派的監獄裡,受盡了酷刑也未出賣黨和隊伍的秘密,不過反動派也未将她殺害,随後,黃長嬌化名黃水香,為了生存,她與武陽鄉石洞村一個比她大二十多歲,曾救過他命的窮苦農民陳贻勳結了婚,一直隐蔽到1949年8月瑞金解放。

她是正部級因懷孕留守蘇區打遊擊,丈夫犧牲隐姓埋名,後任副縣長

建國後,地方政府一直在尋找黃長嬌,因其改名,找了一年多,才在深山裡将她找到化了名的她,她把儲存和收繳的槍支、證件、檔案上交給組織,以實際行動表達了他們對革命事業的忠誠,黃長嬌擔任過副縣長等職務。

她是正部級因懷孕留守蘇區打遊擊,丈夫犧牲隐姓埋名,後任副縣長

1991年11月,瑞金籍的幾位老将軍回老家參加慶祝活動,期間,老将軍們專程到煙葉巷看望黃長嬌,此時她因中風後遺症無法行走坐在輪椅上。老将軍們都非常敬重這位蘇區革命老人,雙手握住她的手說:“鄧大姐讓我們代她向你問好!”她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眼角湧出熱淚。二年後,黃長嬌因病在瑞金縣象湖鎮河背街綿江河畔自己的老屋裡逝世,享年83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