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樣都是失敗者,為何項羽被稱為英雄,袁紹卻被罵成草包呢?

垓下之戰和官渡之戰都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戰役,戰役的結果項羽和袁紹都成了失敗者,項羽在烏江自刎,袁紹則是氣火攻心病逝。同樣是失敗者,後世卻對二人的評價截然相反,項羽被人們稱為悲情英雄,宋代大詞人李清照還寫下了著名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個相當高的評價了。

同樣都是失敗者,為何項羽被稱為英雄,袁紹卻被罵成草包呢?

但袁紹就沒這麼走運了,許多人都認為他的失敗是無能的表現,有人還把他稱為三國第一草包。那麼問題來了,同樣都是失敗者,為何人們對袁紹和項羽的評價如此迥異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要回顧一下官渡之戰和垓下之戰的背景和經過。官渡之戰時,袁紹已經是北方最大的軍閥勢力,占有4州之地,可以動用的兵力達十萬之衆,并且沒有後顧之憂。

同樣都是失敗者,為何項羽被稱為英雄,袁紹卻被罵成草包呢?

我們再來看曹操,當時曹操雖然已經挾天子以令諸侯,動辄以天子名義征伐四方,但其實力和袁紹還是沒法比,可以動用的兵力不過兩三萬而已。而且他的後方還不穩定,西涼馬騰虎視眈眈,江東孫策也想偷襲許都,是以不管從哪方面看,曹操都是弱勢的一方。雖然戰前郭嘉給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但他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層面上的鼓勵,解決不了多少實際問題。

同樣都是失敗者,為何項羽被稱為英雄,袁紹卻被罵成草包呢?

因為實力不如對方,官渡之戰打響後,曹操手下有不少人偷偷給袁紹寫信,準備為自己留後路。曹操自己也數次打退堂鼓,打算回師許昌。幸虧荀彧力勸,曹操這才沒有退兵。就在雙方僵持的時候,袁紹手下的謀士許攸投靠了曹操,并建議曹操派人火燒袁紹的糧草基地烏巢。糧草被毀後袁紹軍心大亂,最終被曹操擊敗,自己也憂憤而死。

同樣都是失敗者,為何項羽被稱為英雄,袁紹卻被罵成草包呢?

官渡之戰的失敗,固然與袁紹剛愎自用、不聽田豐之言有關,但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許攸的叛變使得袁軍的糧草被燒。如果不是這個原因,雙方最終的勝負恐怕仍未可知。從這點來說,稱袁紹為草包恐怕就有點過了,袁紹最初被董卓所逼離開京城的時候,連個立足之地都沒有,經過自身的努力,先後擊敗了多路軍閥并擁有了4州之地,這樣的成就豈是一個草包能幹出來的?

同樣都是失敗者,為何項羽被稱為英雄,袁紹卻被罵成草包呢?

我們再來看看項羽,在垓下之戰以前,他對劉邦是有絕對優勢的,不論兵力還是地盤都是劉邦無法相比的,曾經數次打的劉邦丢盔卸甲,狼狽不堪。為了逃命,劉邦甚至把自己的孩子給推下了車,是夏侯嬰将他們一一救起。盡管占據如此大的優勢,但垓下一戰項羽卻一敗塗地,最終自刎于烏江。項羽死後人們對他的評價和袁紹截然相反,沒有誰說他是草包,不少人還認為他是一個英雄。之是以會有這種評價,除了項羽勇武過人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曾經把自己的對手劉邦打得狼狽不堪。反觀袁紹,在和曹操對戰中就沒有這樣的表現。但不管怎麼說,我認為袁紹在三國時期也是一個英雄,隻可惜他的對手是曹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