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孟岩最新思想亮相TokenSky,首談通證三态:固态、液态、氣态

CSDN副總裁、柏鍊道捷CEO孟岩

整理 | 波波

3月14日,由亞太區塊鍊協會、TOKENSKY組委會及CSDN等聯合主辦的“2018 TOKENSKY區塊鍊大會”于南韓首爾希爾頓大酒店開幕。此次會議為期兩天,各國頂級經濟學家、教授學者、金融家、法律專家、投資家、各類基金、極客、行業領袖、碼農、礦工、區塊鍊産業上下遊企業、交易所、服務商、媒體,以及TOKEN愛好者集聚首爾,共同探讨區塊鍊行業發展及面臨問題。

CSDN副總裁孟岩特别出席區塊鍊與TOKEN經濟高峰論壇——亞太專場,發表題為《開啟通證經濟的大幕》的演講。

孟岩一直認為,通證(Token)可以作為一切價值和憑證的載體或符号。在新的演講中,他第一次完整闡述了如何以此來建構那個基于“通證經濟”的全新世界,特别是通證概念三大支柱、通證經濟五大理念、通證社會的四大意義,以及它們如何編織成區塊鍊的“最終幻想”。

不過這一切的起點,自然還是根植于币圈、鍊圈和通證派的根本分歧,我們就從這裡直接來關注演講的具體内容(經區塊鍊大學營整理釋出):

我今天在這裡用15分鐘的時間,給大家介紹一下“通證經濟”現在的一些思路。

在中國,實際上,研究Blockchain,或者做Blockchain有三組人:

  • 第一組叫币圈,币圈就是所謂的Coin Ring。
  • 第二組,鍊圈。
  • 第三組,通證圈,或者通證派。

每組人都有他的理念和看法。

比如說,币圈希望未來區塊鍊充分發展後,加密數字貨币能夠成為取代法币的工具。那麼,鍊圈,通證派,他們的理想又是什麼呢?

鍊圈的理想是能夠不斷降低商業摩擦、降低商業成本、提升效率、讓已經賺到錢的人把錢賺的更爽。

通證圈的人怎麼看的呢?我們通證派的觀點是,希望把區塊鍊上的通證(token),作為一切價值和憑證的載體或者符号。

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多元、多階、多态的“通證經濟”世界。

多元、多階、多态,這是我第一次提出的有關“通證經濟”的三個重要特點,是以今天在TokeSky,我會花一些時間來介紹這些概念。

五大理念:通證是人類大規模協作的新媒介

我們“通證經濟”有一些基本的理念:

第一,我們希望用多元、多階、多态的通證來作為價值證明和共識的符号。有了這樣的符合,我們就可以在區塊鍊平台上進行非常複雜的、透明化的價值計算,這一點對于現代經濟極其重要。

第二,我們希望所有的價值操作、行為操作全都是通證操作。無論我們彙款也好、貸款也罷,涉及到公司股權配置設定、期權發放、利潤發放的一切行為,最後都能夠運作在通證和區塊鍊的平台上,其中包括全球數十萬億規模的金融市場。所有的交易都應該是通證交換,這一點也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觀點。

我們知道,比特币和以太坊中最基本的操作不是交換,而是彙款:我給你500塊,操作結束。但通證裡面不是這樣的,我們希望基于通證的所有交易都是交換:我給你彙500塊,就要求你先建立一個500塊錢的收款通證,然後跟我進行一次交換。

這樣一來,就會實作一個“區塊鍊即交易所”的概念。最近,币安就宣布要把交易所做到鍊上,去做一個去中心化的币安店。事實上,“鍊即交易所”原本就是區塊鍊的應有之意,現在交易所和鍊的分離,已經造成了無窮無盡的麻煩。

是以,我們通證派的主張就是徹底解決這個麻煩。

第三,人人互鍊無邊界,各國鍊網有主權。這個是說,在通證的世界裡面,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易,應該是自由、沒有邊界的。

不過,我們還是應該允許一些像國家、公司、行業、分布式組織這樣的機構存在,在它們内部可以設定一些邊界、監管條款。因為我們知道,一個完全沒有監管的世界,必然會導緻最後崛起的是枭雄,不是好人。是以,我們還是希望有主權、有監管。

第四,我們希望在區塊鍊和通證的世界裡面,交易是自由的,而監督是開放的。監督不能是封閉的,治理要追求高效,是以在治理方面不見得一定要搞分散式治理。

從比特币的實際運作來看,比特币的治理并不成功,因為它太分散了,沒有一個中心化的治理機制。是以,為了高效治理,我們并不拒絕一種開放而中心化的機制。

第五,我們希望推動人類進行大規模跨邊界的、實時自由的結構化協作。剛才我們的元道老師提出說,我們主張要讓通證和區塊鍊成為人類的大規模協作平台,就是這個意思。

三大支柱:多元、多階、多态的通證概念

關于通證,有三個最重要的觀念:

  • 多元通證
  • 多階通證
  • 多态通證

什麼叫多元通證?它的意思是說,一個通證代表一個價值觀。未來,如果能創造出多個基本通證的話,我們就有機會建立起一個多價值觀的世界。

我們這個世界已經被金錢統治了數千年,隻形成了一維的金錢觀念。而整個現代社會也幾乎被金錢一進制化統治,大家習以為常,但其實并不應該是這樣。比如,你下班路上勇救落水兒童,如果他父母過來,一句感謝沒有,啪的甩一疊鈔票給你,恐怕你也會心裡不太舒服吧?因為你内心隐約覺得,好像這不是錢的事兒。其實社會天然就有多個價值次元。

我們知道,在中國的雄安新區,計劃要推行一個“雄安住房積分”的概念。這個事情,将來如果放到區塊鍊上,就是我們的一個通證。這個住房積分專門獎勵給有良好行為的市民,你做垃圾分類,你堅持綠色出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住房積分。當住房積分累積到一定數量,結合你手上擁有的貨币,你就可以把租的房子買下來。否則,不管你有多少錢,都買不下來你的房子。

是以,雄安這個特點,事實上就是在建立一個二維價值觀的社會。一方面,你必須要有錢;另一方面,你還需要是一個非常好的公民,這就是二進制社會。

如果我們在通證世界的話,其實還可以建立更多元的社會。比如到南韓來,我們是不是希望自己的顔值能更高一點呢?這個顔值也可以成為一個通證,這就是多元通證的概念。

在單維價值觀社會裡,人們的行為是追求獲得更多的錢,比較好預測。到了多元價值觀的社會裡,每個人追求的價值目标是不同的,多目标優化是很難的,也不好預測。

多階通證直接解釋比較難,但是類比一下就好了解了。現實中,我們的金融資産本身就是分階的:現金是最基本的金融資産,現金之上有債權,再往上有股票、期權、期貨、期貨合約、指數期貨合約;再上面還有CDS、CDO這些複雜到沒人能看懂的東西,但它們是一層一層壘出來的,這種分層在我們看來就是“階”。

既然現實中的金融資産有“階”,那麼我們通證自然也有“階”。這個“階”對通證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甚至我認為未來通證經濟的基礎設施都應該支援多階通證。這對于未來整個的金融活動,對于未來社會中各種各樣的基本交易,都會産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通證還可以有“态”,包括固态通證、液态通證、氣态通證。為什麼這麼說呢?

固态通證不可以移動,它隻能驗證。比如說你來參加這個大會的入場券、身份證,這個過程就是你的固态通證。你不可以拿它去跟别人去交換、去賣給别人,特别是你的身份證,還包括剛才我們說的雄安住房積分。不能說我靠天天扶老太太過馬路積累了很高的住房積分,今天有人願意拿錢來買這個積分,我就能賣給他——如果這樣賣的話,積分就又變回了金錢交易,這個制度就失去了原來的意義。是以有些通證是不能轉移、不能交易的,我們稱為固态通證。

還有一種能夠随意流動、随意交易的通證,叫做液态通證,它可以流動,也可以通證之間融合。但液體有一個特點,就是體積不可壓縮。即便你在壓縮機下給它加上幾萬個大氣壓,它的體積也隻會縮小一點點。是以,液态通證的價值是非常固定的,非常有保障。這一點怎麼實作呢?這裡有一個非常确切的技術概念,叫做硬連結。可惜這次大會沒給我們足夠的時間,不然我很願意跟大家展開來講一講。

另外是氣态通證,它也可以流通、混合、交易,但它裡面包含一些虛連結或是軟連結。這種虛連結指向一些鍊外的資産,或者未來資産,這種資産是有風險的,它不一定會兌現,這種連結我們叫做氣态通證。

氣的特點是什麼?它可能會爆炸,會膨脹得很大。在座的各位之中,可能已經有人用很短的時間從區塊鍊的市場中掙了很多的錢,這就是氣态爆炸的感覺:一瞬間資産就膨脹了,也有可能變成空氣币消失了,是以它是有風險的。

在金融活動中,我們一定要允許風險的存在,不能所有的通證都是液态通證。如果全是液态通證的話,我要找你借100萬,就要先抵押我100萬的資産,問題是我有100萬資産的話,還朝找借100萬幹嗎?事實上,肯定是現在我手裡還沒有100萬,但未來我有可能收入300萬,是以我願意從中拿出150萬來朝你借現在的100萬作為貸款,未來會變成你150萬的收入。不過,我這未來的300萬收入,現在還不存在。是以,我要用另一種形态的通證來表示現在還沒有出現、未來有可能會兌現的承諾,這就是氣态通證。

結合多元、多階和多态,我們可以構造出一個極具想象力的“通證經濟”。在“通證經濟”裡面,我們可以實作很多非常了不起的想法。

通證經濟能為你做什麼?

泛金融化

什麼叫泛金融化?昨天晚上我跟蔣總(CSDN董事長)聊這個觀點時,蔣總跟我說這可能需要個體金融、微金融: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做金融,我們每一個人都發行自己的證券,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把通證作為融資的工具……這樣一來,在未來的世界,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像富人一樣參與金融的遊戲、享受金融帶來的好處,讓窮人也能有機會變得富有起來。

畢竟,金融是現代經濟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基本工具和基本權利。

讓窮人變富,最重要方案就是讓窮人有機會參與金融。從技術上講,通證經濟是可以實作這一點的,讓普通老百姓都有機會參與金融這件事情。這就是泛金融化,是“通證經濟”可以做到的一個事情。當然,這裡可以預期的一個妥協,就是美國SEC或中國證監會一定會加大針對我們普通人的金融監管。

低摩擦金融

用通證實作低摩擦金融,是因為它具有極高的流通性,可以7×24小時不斷交易。通證一拿到手上,就可以立刻驗證它的真僞、追蹤它所有的曆史,是以它的可信度是人類此前所有的工具都無法比拟的,包括現代化的大型中心化系統。是以,它會帶來一個高度信任和低摩擦的經濟。

DCO:分布式協作組織

通證經濟可以帶來一種大規模的、跨邊界的分布式協作,我們叫它分布式公司,或是分布式協作組織DCO(Distributed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這裡我不展開講,因為明天主會場,CSDN的董事長蔣總會用一個專門的演講來介紹DCO的概念,希望大家可以關注。蔣總實際上是要在TokenSky這個大會上來釋出DCO這個概念的,它後面會聯系着一系列的實際項目和動作。

多元價值觀社會

最後,我們會出現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多元價值觀的社會。由于跟過往社會的權力、貴族血統不沾邊,我們普通老百姓隻能用金錢這一個次元來衡量我們的所有行為。這就把我們所有的行為,最後都壓縮到金錢的一進制化系統上,讓金錢變成我們社會唯一的價值觀,或是最重要的那個價值觀。這就給我們人類帶來一些特别困擾的東西,比如買房的問題。

未來,當我們進入到多元通證化的社會後,我們就可以表達很多的價值觀。因為在金錢的一進制化價值體系中,無論我們做什麼,都離不開運轉在事情背後的金錢。但多元的價值觀體系則不同,支撐我們實作目标的社會資源中可以不含金錢,我們做事情可以不再被金錢所左右,也不會有人對此說三道四。

你可以活的更自由,活的更自我,活的更純粹。

要實作這種多元、多态、多階的通證的系統,我們需要有更好的基礎設施支援。目前,這個基礎設施也許可以用以太坊構造出來,但真正符合我們這種需求的系統還沒有出現。

是以,我們這些通證派的人特别希望未來能有一種支援自己觀點的體系結構,讓通證從一種主張、一種看法、一種理論,變成一個實實在在的概念、技術、平台,變成大家每天都可以使用的工具。因為它展現的是人道,這就是我想在這裡跟大家講的“通證經濟”。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年03月15日

本文作者:區塊鍊大學營

本文來源:

CSDN區塊鍊大學營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