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原大戰中,唯一斃命的軍閥大佬是誰?許多人都沒聽過他的名字!

二期北伐結束後,老蔣在南京召開全國編遣會議,将李宗仁、閻錫山、馮玉祥部列入第一期整編,東北軍列入第二期整編,規定每個軍事集團最多保留11個師,而中央軍則不受限制。此舉明顯是為了削弱地方軍閥的實力,當時馮玉祥擁有26萬之衆,如果接受整編,将近三分之二的軍隊将被砍掉,而軍隊正是這些軍閥安身立命的本錢,是以老蔣此舉遭到了李宗仁、閻錫山和馮玉祥等人的聯合反對,最終引發了中原大戰。老蔣遇險,韓練成救駕

中原大戰中,唯一斃命的軍閥大佬是誰?許多人都沒聽過他的名字!

當時,各路軍閥基本上分為了兩派,一派是老蔣統領的中央軍,另一派就是以馮玉祥和閻錫山為首的反蔣聯軍。為了打好這生死攸關的一戰,雙方都不惜血本,投入了重兵,老蔣投入的總兵力為60萬,反蔣聯軍的總兵力為80萬。戰争爆發初期,反蔣聯軍占據了一定的優勢。老蔣為了扭轉戰局,親自趕往豫東,并坐鎮商丘火車站的“總司令列車行營”裡親自指揮。

中原大戰中,唯一斃命的軍閥大佬是誰?許多人都沒聽過他的名字!

1930年5月31日,馮部一支騎兵部隊夜襲商丘火車站,老蔣“總司令列車行營”沒挂火車頭,無法逃脫,被馮軍騎兵圍住猛打,形勢十分危急,老蔣一度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危急時刻,在商丘駐防的韓練成率部星夜馳援,這才把老蔣給解救了出來。如果沒有韓練成,老蔣當時就挂了,中原大戰或許會是另一種結局。

張學良出兵,馮閻下野

眼見單憑軍事力量無法扭轉戰局,老蔣又使出了慣用的伎倆,那就是分化和拉攏。早在蔣桂戰争期間,老蔣就用這招策反了桂系大将李明瑞,導緻李宗仁兵敗。現在老蔣又把這招使了出來,這次他拉攏的對象是張學良。張學良擁有數十萬東北軍,兵強馬壯,其力量足以改變整個戰局。中原大戰爆發前,閻錫山和馮玉祥單方面任命張學良為反蔣聯軍副總司令并兼第5方面軍總指揮,但張學良并沒有上任,而是在東北靜觀戰局的變化。

中原大戰中,唯一斃命的軍閥大佬是誰?許多人都沒聽過他的名字!

為了拉攏張學良參戰,老蔣下了血本,任命張學良為陸海空軍副總司令,職務僅次于自己;同時還撥付軍費700萬,并借給其公債1000萬。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張學良最終統兵入關參戰。這支生力軍的加入,立馬改變了戰局,馮閻節節敗退,馮玉祥手下的一些進階将領比如梁冠英和焦文典等人也乘機反水投靠了老蔣。眼見敗局已定,馮玉祥和閻錫山隻得通電下野。

軍閥大佬戰死

在這場激烈的生死決戰中,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蔣軍共傷亡9萬餘人,反蔣聯軍的傷亡更是高達20萬以上,軍閥大佬樊鐘秀也在這場大戰中陣亡。對于樊鐘秀這個名字,可能許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他是河南寶豐人,早年曾在少林寺學藝,一身武功非常了得。當時正值軍閥混戰時期,樊鐘秀空有一身本領卻報國無門,最後被逼占山為王,做了一名“俠盜”。

後來,樊鐘秀的勢力越來越大,北洋政府多次派兵圍剿都無功而返,最後隻得将他收編,委任他為豫西剿匪總司令。後來受革命思潮影響,樊鐘秀投奔了孫中山。1923年11月中旬,陳炯明叛軍炮轟總統府,孫中山處境十分危險。樊鐘秀奉命率軍平叛,他親率馬弁連和國術營,手提大刀,赤膊向敵軍沖鋒,經過苦戰,将叛軍擊潰。

中原大戰中,唯一斃命的軍閥大佬是誰?許多人都沒聽過他的名字!

戰後,孫中山親自接見了樊鐘秀,給他頒發了一枚“一等文虎勳章”,委任他為建國豫軍總司令,授予陸軍上将軍銜。此時樊鐘秀的地位,遠遠超出了老蔣。孫中山病逝後,樊鐘秀退居河南,出任豫軍總司令,成為河南最大的軍閥勢力。中原大戰爆發後,樊鐘秀被馮玉祥委任為第八方面軍總司令,率部進駐許昌,擔任平漢鐵路正面作戰任務。

為了拉攏樊鐘秀,老蔣許以高官厚祿,并承諾撥付15萬大洋作為軍費,但樊鐘秀都不為所動。老蔣見收買不成,就下令何成浚的第五軍團向樊鐘秀進攻,雙方由此爆發激戰,樊鐘秀親臨前線督戰,不幸遭到蔣軍飛機的轟炸,重傷身亡,成了這場大戰中唯一斃命的軍閥大佬,年僅42歲。樊鐘秀去世後,國民黨陸軍上将、南京軍事參議院院長張钫對其作出了極高的評價,稱他“以軍為家,不置私産,又無私蓄,不賭博,不嫖妓。豫西山林中出了不少草莽英雄,而立身正大,持己簡約者,實無二人。”

小結

中原大戰,蔣軍和反蔣聯盟投入的總兵力超過了140萬人,其中将近30萬人死傷,平民的傷亡更是不計其數,上百萬人因為戰火逃離了家園,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無法計算,中原大戰使國家元氣大傷,“國力之疲,已如風前之燭奢”。東北軍的入關,造成邊防空虛,入關後的張學良和東北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華北事務上,進而給了日本人以可乘之機。一年後日本乘機入侵中國,中國由此進入了漫長的14年抗戰時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