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有句老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年代,英勇的紅軍隊伍中,就湧現出了不少親兄弟,他們冒着槍林彈雨,出生入死、浴血奮戰、前赴後繼,成長為紅軍的進階将領,有的成為共和國的開國兄弟将星,留下載下傳入史冊的傳奇佳話。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當然,也有的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争年代,發揚百折不撓的意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用年輕的生命和滿腔熱血,在這條鋪滿血與火的道路上,兄弟雙雙壯烈犧牲,為中國人民的革命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寫就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這一點,鐵骨丹心的革命兩兄弟蔡會文、蔡蘭階烈士的英雄事迹最令人蕩氣回腸,熱血沸騰。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國慶長假期間,特意驅車來到離老家不遠的湖南攸縣蓮塘坳山田村,瞻仰蔡會文、蔡蘭階故居,此地位于湖南東部,羅霄山脈中段武功山西南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由于距離井岡山很近,成為紅軍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在進入村子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塊指路牌,上面寫着“蔡會文、蔡蘭階故居”,定睛一看,綠樹成蔭的掩映下,一座占地約幾十平方,座北朝南,磚木結構,硬山頂,封火山牆,面寬三間,前後棟相連的房子映入眼簾,蔡會文、蔡蘭階兩兄弟就出生在這個村子。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哥哥蔡蘭階,又名蔡中、蔡鐘,有人寫成蔡南階,1906年3月出生,蔡蘭階小時候生性内向、深沉,不苟言笑,與比他小二歲的弟弟蔡會文的性格完全相反,是以,他的父親直到他十歲的時候,才讓他同弟弟蔡會文一塊進了私塾,當時學業成績一般。胞弟蔡會文于1925年秋天以優異成績考取長沙第十三聯中即長郡中學時,蔡蘭階中還在攸縣第二高等國小繼續自己的學業。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蔡會文在長沙讀書期間便入了黨,随後,率領“攸縣旅省同學會”回到老家進行革命宣傳,開展轟轟烈烈的工農革命運動。蔡蘭階在胞弟蔡會文的影響下,接受了革命思想,一起在攸縣成立“進取社”組織攸縣進步青年一道研究、宣傳科學進步的理論,并光榮入了黨,就這樣,兄弟兩人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一同參加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上了井岡山,随部轉戰湘贛邊。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蔡蘭階參加紅軍後,随部隊攻克了甯崗縣城,他不僅嚴守革命紀律,不怕艱難困苦,而且能積極從事群衆工作,他是優秀的士兵委員成員之一。調到紅四軍31團辎重隊,工作總是任勞任怨,埋頭苦幹,很好地完成了各項運輸任務。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紅四軍離開井岡山前往開辟中央革命根據地後,在福建汀州進行改編,蔡蘭階提升為紅十二軍三十四師團政委,師長由福建軍區司令員周子昆兼,他代理師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934年春,第34師劃歸紅五軍團指揮,這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後,紅五軍團擔任全軍的總後衛,紅三十四師擔任總後衛中的後衛,為全軍斷後,狙擊一切尾追之敵。蔡蘭階任三十四師代理政治委員、政治部主任,兼102團政治委員。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紅三十四師在紅軍長征中立下過了汗馬功勞,從長征開始,就邊打邊走邊掩護主力前進,在惡劣的戰鬥中,隊伍一路犧牲減員。特别是11 月底的湘江戰役中,這支部隊掩護紅軍最後一支部隊離開(廣西)灌陽後,陷入敵人重圍,被截斷在湘江東岸掩護紅軍強渡湘江的戰鬥打得十分艱苦和殘酷,當渡江戰役打響後,三十四師與尾追之敵中央軍李雲傑部及地方保安隊頻頻交火,一路激戰。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後來,敵軍從四面八方趕來,空中有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面上南有桂敵夏威部,東有李雲傑部,北有中央軍薛嶽、周渾元、羅卓英部,面對十幾倍于己的敵人和即将展開的殊死戰鬥,陳樹湘與政委程翠霖、參謀長王光道、政治部主任蔡蘭階等師上司鎮定自若,指揮全體指戰員從三面死死頂住敵人,一次又一次打退敵人的進攻。他們就這樣前後鏖戰4天5夜,終于為中央兩個縱隊及紅軍最後一支部隊——紅八軍團順利渡過湘江赢得了時間。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然而,這次戰鬥,師長陳樹湘及紅三十四師指戰員幾乎都死在沙場,英雄的紅三十四師戰功至偉,悲壯之烈,蔡蘭階為中國人民的革命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将永遠銘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弟弟蔡會文,192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參加了北伐戰争、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和井岡山根據地、中央蘇區鬥争,1930年,年僅22歲的蔡會文就成為了紅三軍政委,與軍長黃公略率蕭克等參加了第一、二、三次反“圍剿”鬥争,粉碎了蔣介石消滅紅軍的陰謀。後江西軍區政治部主任、湘贛軍區總指揮兼政治委員、紅八軍政治委員、紅六軍團代理政治委員兼第十七師政治委員、湘贛軍區司令員、贛南軍區司令員等職。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紅軍長征時,奉命留守中央蘇區打遊擊,蔡會文率領中共贛南省委機關和部隊,經過一個月的浴血苦戰,終于擺脫險境,挺進信豐油山,與先期到達的項英、陳毅等勝利會師,組成了南方遊擊總指揮部,上司粵贛邊區的武裝鬥争。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蔡會文上司湘粵贛遊擊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紅軍遊擊隊的不斷壯大,引起了湘粵贛三省敵人的極大恐慌。他們調集3個國民黨軍正規師,糾集遊擊根據地周邊十幾個縣的國民黨地主武裝,總兵力達三四萬人進行“殘酷“追剿”,湘粵贛邊根據地日益縮小,遊擊隊處境更加艱難,缺衣少食。蔡會文帶領幹部、戰士住草棚,吃樹皮草根,忍受了極度的痛苦,仍頑強地與敵人和饑寒作鬥争。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1936年初春,在與國民黨粵軍餘漢謀部的遭遇戰中,由于敵我力量懸殊,部隊被打散,蔡會文身邊隻剩下8名戰士。望着又累又餓、極度疲勞的戰士,蔡會文安排中隊幹部陳鈞亮下山買糧,誰知陳鈞亮一下山就被捕叛變,并帶着國民黨軍包圍了部隊駐地。聽到槍聲,蔡會文一躍而起,指揮戰士們突圍。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激戰中,蔡會紋身負重傷,不幸被俘。國民黨軍尋來一張竹椅,要把蔡會文擡回去請功。蔡會文一蘇醒,就掙紮着要從竹椅中跳出來,并破口大罵叛徒和敵人,叛徒陳鈞亮惱羞成怒,竟抽出一把馬刀,殘忍地割斷了蔡會文的脖子,頓時,鮮血和草汁從蔡會文的咽喉裡一齊噴出。這位裝着滿肚子草根、樹葉為革命而戰死的著名紅軍将領,犧牲時年僅28歲。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蔡會文犧牲二年後,他所上司的這支贛粵湘邊紅軍遊擊隊,接受下山改編,整訓後開至江西大餘池江,編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二團第三營随即開赴抗日前線,再立新功。

兩兄弟當紅軍智勇雙全成軍、師政委,雙雙犧牲留守蘇區和湘江之戰

蔡會文、蔡蘭階兩兄弟成長為紅軍軍級、師級将領,雙雙在戰場上壯烈犧牲,如今,在他們老家建起了蔡會文、蔡蘭階烈士故居和烈士紀念館,家鄉人民用這種方式來銘記他們在革命路上的鐵骨丹心,牢記使命。同時,各界群衆都來這裡舉行革命傳統教育活動,緬懷英烈,銘記初心,以此告慰英年早逝的先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