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魔都與新城·南彙|段煉:海洋文化與南彙鹽業興衰

段煉:海洋文化與南彙鹽業興衰 視訊拍攝:曹俊傑、江海嘯,剪輯:吳若凝 包裝:周平浪(02:56)

縱貫上海的岡身是一道天然的海岸線,岡身以東全部是泥沙沉積形成的土地,這和岡身以西是不一樣的。

今天上海浦西的絕大部分土地大緻在唐宋之際已經成陸了。唐天寶十載(751年)的時候,上海地域有了獨立的行政建置——華亭縣,它的來源是三個地方,即昆山、嘉興和海鹽的部分地區。海鹽是一個很古老的縣,設于公元前222年,它靠近海邊,鹽田相望,綿延不絕,是以而得名。

今南彙地區,在古代屬長人鄉。從這張圖可以比較明顯地看出,宋元以後陸地開始慢慢地向東南方向延伸發展。這也很好地闡釋了《越絕書》中所說的:“婁東十裡坑者,古名長人坑,從海上來。”

魔都與新城·南彙|段煉:海洋文化與南彙鹽業興衰

宋元時期的上海縣

到了元代,随着人口的增長,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劃華亭縣東北境長人、高昌、北亭、新江、海隅5鄉26保地置上海縣。此後,今上海境域行政建置幾經變遷,直到1958年周邊郊縣相繼并入,進而形成了我們今天這個區域範圍的上海直轄市。

清雍正四年(1726年),從上海縣劃出長人鄉與下沙鹽場,設立南彙縣。清嘉慶十年(1805年),劃出南彙縣的一部分和上海縣的一部分,成立相對獨立的行政機構——川沙撫民廳。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政設定,直到民國以後改為川沙縣。1993年,川沙縣與上海市中心區的浦東部分以及上海縣三林地區合并,成立浦東新區。2001年,南彙撤縣設區。2009年,南彙區撤銷建置,并入浦東新區。

浦東有很多有趣的地名,比如下沙,還有三竈、六竈、大團、四團、鹽倉。大團、四團是不是軍事機構,是不是有部隊駐紮?三竈、六竈跟我們浦東的農家竈頭有沒有關系?大家看到這些地名難免會有這些疑問。最後一個地名“鹽倉”,那就比較清楚了,一下子就能聯想到鹽。

我先講第一個地名“下沙”。上海市的市徽當中就有沙船的形象,沙船是上海最為典型的海洋運輸船隻,它的正式名稱叫做防沙平底船。當時沿海航路,尤其是從上海到天津這一段,有很多的暗沙。所謂的沙,就是還沒有最終成型但慢慢将沉積為陸地的小片土地。漲潮的時候可能被淹沒,落潮的時候就露出來了。這些時隐時現的暗沙,對航行船隻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因為沙船的底是平的,特别适合在沿海地區暗沙密布的航線行駛,是以稱之為“防沙平底船”。随着江河泥沙的堆積,有些沙會跟大陸分開,形成島嶼,比如崇明,還有我們熟悉的橫沙島;有些沙會形成了新的陸地,比如下沙,包括川沙,是以帶“沙”的地名在浦東沿海一帶特别多。下沙原來還有一個很優雅的名字叫做“鶴沙”,據說古代這裡盛産仙鶴,是文人養鶴的地方,稱之為“鶴窠”。那麼,當鹽場設立在這個地方以後,就形成了下沙鹽場。這個鹽場在當時兩浙一帶規模最大,産量最高,鹽的品質最好,下沙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元代陳椿《熬波圖》裡就介紹了當時下沙鹽場一整套非正常範、非常先進的制鹽工藝。

魔都與新城·南彙|段煉:海洋文化與南彙鹽業興衰
魔都與新城·南彙|段煉:海洋文化與南彙鹽業興衰

鹽業生産的8種工藝

衆所周知,古代上海有三大經濟支柱,第一個就是鹽業,第二個是航運業,第三個是棉紡織業。從某種程度來講,鹽業應該是發展最早的。自人類誕生以後,很早就有了使用鹽的曆史,在烹調的時候加一些調味品,不單單是改變口味,也可以增強自己的體質。從某種層度來說,使用鹽也是人類與動物的差別之一。前面講到,海鹽設縣在公元前222年,是在戰國後期秦王嬴政時期。在今上海境内,唐代設粜鹽官,有集中儲存的場所,五代後設立鹽場。是以,這三大支柱裡鹽業應該是最早的。航運業相對發展較晚,沙船雖然出現于唐代,我個人認為是從元代朱清、張瑄參與漕糧海運才開始逐漸走向興盛。棉紡織業出現的更晚,宋末棉種和植棉技術才輸入上海地區,元代黃道婆到海南島學習黎族先進織造工藝,加以改進,回到上海加以推廣,進而掀起了上海棉紡織業的高峰。

宋代設立下沙鹽場後,鹽業在元朝和明朝的時候達到了頂峰。元朝的時候采取了一個重要措施,叫做“并竈為團”。剛才講到三竈、六竈,這的确是指鍋和竈,但不是家用的,而是用來煮鹽的。人們圍繞這一口鍋竈組織生産,進而形成一個生産機關。但這種以竈為機關的生産方式還是一種比較分散的局面,是以元代開始把兩個或三個竈組成一個團,集小規模生産為大規模生産。這個團是有一定的組織形式并加以監管的,也的确有點半軍事化的概念。現在的研究認為,從事鹽業生産的人員有三個來源:第一種是從西面的臨近地區進行招募,一般都是比較窮苦,走投無路,甚至是不能養活自己的人;第二種是當地發生戰亂或災害,避荒逃難到這裡的人;第三種就是罪犯和流民,他們當然是被強迫的。他們的社會地位都比較低,身份世襲,幹的都是累活重活。對于這些人,政府肯定要加以監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

随着海岸的東移,鹽場自身也發生了變化。鹽場不斷遷移,建立新的鹽場,由此形成“新場”,後來管理機構又從新場遷到大團。鹽民雖然很窮苦,但鹽場畢竟是商貿之地,由此拉開了南彙地區城鎮建設的序幕。南彙比較早的鎮是周浦,後來在下沙設鹽場,再後來到新場,另外還有大團。明清以後,這裡留下了各式各樣的機構和建築。比如,六竈雖然是一個鄉鎮,但它有自己當地的城隍廟;還有周浦的甯波會館,因為商貿發達,外來的商戶比較多,進而設立了這種既帶有同鄉會性質又具備同業公會屬性的組織。以新場為例,元明以後随着商業貿易,市面漸趨繁榮,逐漸超越周浦,成為南彙第一大鎮。

魔都與新城·南彙|段煉:海洋文化與南彙鹽業興衰

新場古鎮

在早期,南彙也是有農業的,南彙的農業主要以周浦和下沙為界。以西是比較傳統的農業,往東以鹽場制鹽為主。西面的稱漕田或有司地,屬長人鄉管轄,設保、圖建置;東面的稱竈田或鹽司地,屬下沙鹽場管轄,設團、竈建置。但這塊土地畢竟靠海,它的鹽堿化程度較高,一般不适宜種水稻,隻适合種旱作物。其中較為普遍的作物,就是元明以後上海普遍種植的棉花。

元代和明代是南彙制鹽業的高峰,明代以後鹽業産量大大下降。一是随着海岸的東移,引水越來越不友善,二是因為海水越來越淡,濃度達不到,造成制鹽成本升高。海岸東移,海水變淡,土地的鹽堿化程度也逐漸減輕了。加上曆代鹽民的生産生活,周浦和下沙以西的土地也越來越熟化。原來那些引海水的溝槽經過不斷的開挖,變成了可供小型船隻通航的竈港,也可以用來灌溉農田。到了民國的時候,原來的鹽堿地上甚至也開始種植水稻了。

新中國成立之前,南彙大部分土地已經完全以傳統農業為主了。除了水稻、棉花以外,還有經濟作物,比較有名的是南彙的矮腳菜,更有名的是水蜜桃,現在南彙每年都要舉辦桃花節。南彙這塊土地很适合水蜜桃這種經濟作物,因為它的堿化和熟化程度正好适當,氣候又好,水蜜桃在這裡能夠比較好地生長。南彙的水蜜桃還是一個名種,源頭來自于上海顧氏露香園,經過幾代育種培養,現有大團蜜、新鳳蜜的著名品種。前幾年,南彙又從日本引回純種“露香園水蜜桃”,在故土開枝散葉,結出佳果。

到了近代以後,上海的沙船商人參與創辦輪船招商局,成為第一代走向世界的近代航運巨子,航運業也使上海華麗轉身成為中國最大的港口。以“衣被天下”聞名的古代上海,從原來的棉花産地和手工紡織重鎮,轉變為近代機器棉紡織業的中心。上海的航運業、棉紡織業,在古代也好,近代也好,都創造過輝煌的曆史,隻有最古老的制鹽業似乎有所衰落。

其實,鹽的故事在上海或者在南彙并沒有結束。雖然明代以後下沙鹽場的産量越來越低,清代以後逐漸停産,但鹽場機制還在。到民國中後期,上海還有4個鹽場,有的還在生産。鹽是一種國家控制的專賣商品,是以鹽稅相當高,利潤也是很高的。上海地處江浙兩省之間,江蘇和浙江分别在上海設立征收鹽稅的機構,經協商四成歸江蘇,六成歸浙江。北洋政府與英、法、德、俄、日五國銀行團簽訂善後借款協定,以鹽稅收入抵債,所餘款項稱為“鹽餘”,也是一筆巨大的财政收入,成為各方勢力觊觎争奪的一塊肥肉。為主管鹽務行政,民國政府設立了一個專管上海地區鹽稅的機構,叫做松江鹽稅稽核所。

魔都與新城·南彙|段煉:海洋文化與南彙鹽業興衰

宋子文和宋子安合照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開始着手改革鹽政,1931年頒布《新鹽法》。這個時候,宋子安剛從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碩士畢業,1929年8月在哥哥宋子文的安排下就任松江鹽務稽核所經理。後來,宋子文在鹽稅征集過程當中,組建了一支私人武裝稅警團。稅警團是當時中國裝備最精良的部隊,後來在抗日戰争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從宋子文和宋子安的故事來看,鹽的故事遠遠還沒有結束。今天,鹽仍是我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我相信,南彙也好,上海也好,作為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鹽這個話題來說,我們還有很多的故事可以講。

(作者段煉系上海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本文根據作者2021年12月23日在魔都與新城系列講座收官場“南彙——向海而興:從水鄉小鎮到一流濱海城市”演講整理而成,經作者審訂。由澎湃新聞實習生吳若凝、澎湃新聞記者王琳傑整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