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先生一生緻力于革命,為了實作三民主義,他無論是面對腐朽的大清王朝還是軍閥橫行的北洋政府,總是在與其做抗争,盡管數次失敗,但他從來沒有過灰心。在護法運動失敗後,他為了重塑護法旗幟,在廣州就任了特别大總統,而當時他的總統府警衛團有三位營長,他們此時并不出名,但日後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勇将,被譽為“粵軍三劍客”,他們便是薛嶽、葉挺、張發奎。

警衛一營營長薛嶽
當時給孫文當警衛營營長的便有薛嶽,他在東征北伐時的表現權且不說,單單就說他在長沙保衛戰中立的不世之功,其自創天爐戰法,力排衆議出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守衛長沙,抵禦了日寇對長沙的三次進攻,在第三次長沙會戰後,其獲得青天白日勳章,并且美國總統杜魯門為他頒授了自由勳章。而薛嶽更有“薛老虎”之名,他還是公認的指揮國軍消滅日寇最多的将領,高達十一萬之衆,其授銜國民黨一級上将。
警衛二營營長葉挺
葉挺做為我黨早期優秀的革命家,軍事家,他的地位是毋容置疑的。其實葉挺追随孫文比較早,尤其在陳炯明叛變時葉挺率部堵住大門,多次保衛了孫文的安全,而在北伐之際,他率領的葉挺獨立團所向披靡,擔負着先鋒的重任,可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打的吳子玉是一路潰退。而在抗日戰争時期,他又擔任新四軍軍長,後被國民黨在皖南事變中扣押,但其始終不卑不亢,面對其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時的同學顧祝同以戰區總司令的高官許諾,他依然是不為所動,最終寫下了正氣淩然的囚歌,後在抗戰勝利後飛往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
警衛三營營長張發奎
相比薛嶽和葉挺,張發奎的名聲就有點小了,但其日後的成就絕對不小于這二人。張發奎在北伐時期就擔任了粵軍主力“鐵四軍”的軍長,而當時葉挺獨立團就隸屬于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而張發奎一生和老蔣關系暧昧,但其絕對是一位愛國将領,在九一八後便想北上抗日,後因老蔣不給開拔費而擱淺,在抗戰全面爆發後他率部參加了武漢會戰、粵北會戰等衆多戰役,授銜二級上将。
這粵軍三劍客他們是同一年生人,其中薛嶽和葉挺都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而他們都是廣東客家人,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都是一個愛國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