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三太子”到底是誰?康熙執政61年,“他”造反70次

公元1644年,明朝滅亡,清軍入主中原後就在北京立國建制,建起了大清王朝。清楚曆史的人應該都知道,大清的前身乃是女真人所建立的後金,是以,滿清入關實際上可以說是一場異族入侵。

此後,在清朝初期,華夏九州接連出現了多股反清複明的勢力,其中的一股官派勢力,是明朝遺臣擁立朱姓皇室後人建立起的南明小朝廷,另一股官派勢力則是南渡并占據了台灣島借以蓄兵圖謀反清的鄭成功。

與此同時,民間還出現了很多以“反清複明”為宗旨的勢力,其中,聲勢較為浩大且得以載入青史的也有兩股:一個是赫赫有名的“天地會”,一個是“朱三太子之亂”。其中“朱三太子之亂”持續時間極長,令順治、康熙和雍正都深受其擾。

“朱三太子”到底是誰?康熙執政61年,“他”造反70次

“朱三太子”到底是誰?為何要打着他的名号起義反清

對于勵精圖治、功績卓著的大清康熙皇帝來說,“朱三太子”絕對是他最不想聽到的一個詞彙。康熙身為堂堂大清帝王,手握千萬重兵,為何會因一個“朱三太子”而食不甘味、噩夢連連呢?

康熙是大清的第四位皇帝,乃是順治帝的三皇子,他繼承大統後,平三藩、收台灣、征讨準噶爾、驅逐沙俄,是康乾盛世的開創者,也是曆史上為數不多的聖主明君。

康熙帝親政後吃了多少苦,他心裡肯定一清二楚,康熙元年,蘇北地區發生了“朱三太子”謀反事件,康熙派人平定了叛亂并抓住了其中的首領。經過審訊,才弄清了此人名叫朱周稘,乃是一介尋常讀書人而已。

康熙二年,直隸冒出來一個“朱三太子”,此人手下的确豢養了一批人馬,态勢嚣張,康熙派人将這股亂黨鎮壓下去後,也抓住了其中的首領,可這個人實際上就是個富裕殷實的商人,既不姓朱也不是明朝遺孤。

“朱三太子”到底是誰?康熙執政61年,“他”造反70次

三藩之亂發生後,北京突然跳出來一個“朱三太子”,他在晉、冀等地公開吸納了5萬名信衆,時常拿着一方精緻的大明宮印呼風喚雨、網羅手下。康熙無奈,隻能出兵平亂,結果,這位“朱三太子”真名卻是楊起隆,他是明朝一個老宮女的孩子,手中的宮印不假,但也依舊是個冒牌貨。

康熙十六年,福建冒出來一個“朱三太子”,康熙通過探子提供的密報将其抓獲,嚴刑拷打一番後,得知此人是福建本地人,姓蔡,是以,這又是一個假冒的“朱三太子”。

根據現有的史料所載,在長達61年的執政歲月裡,康熙一共經曆了70次“朱三太子之亂”。這類庶民起義之多,令康熙煩惱不已卻又無可奈何。有人不禁要問了:為何總有人打着“朱三太子”的名号起義反清?其實,這事還要從“朱三太子”特殊的身份說起。

“朱三太子”實際上叫朱慈煥,他是明朝亡國之君朱由檢的嫡三子。崇祯十七年,闖王李自成率領大軍攻入京師,崇祯帝臨死前安排了一場家庭自盡殉國的慘劇。但是,崇祯帝在最後的時刻,還是将3位皇子召集在身旁,讓他們換上了普通百姓的衣裳,囑咐道:萬一汝等有人生還,定要光複大明社稷江山!

“朱三太子”到底是誰?康熙執政61年,“他”造反70次

情勢危急,這3位皇子在混亂中被一沖而散,但根據清朝史官記述,三太子朱慈煥出宮後被李自成截獲,而李自成兵敗後,三太子朱慈煥就下落不明了。

康熙為何畏懼“朱三太子之亂”

如果民間的各種“朱三太子之亂”僅僅是小人伺機作亂、荒唐的兒戲,那麼康熙帝其實真不必為之頭痛惱怒,實力相較之下,一定是康熙帝一方勝算在握。但事實上,康熙帝還真是比較苦惱,難道康熙帝畏懼“朱三太子之亂”麼?

熟悉中國曆史的人一定知道,但凡改朝換代,一定是有人打着各種聽起來比較正當的名号來發動造反事件而實作的。那些“貌似正當的理由”之中,絕大多數都是“擁立前朝宗室血脈以恢複順治”這樣的借口托辭。

康熙帝也熟過讀史書,他最為擔心的是有人通過“朱三太子”這個名号來引爆群眾集體反清,而并非是畏懼朱三太子朱慈煥這個人。

“朱三太子”到底是誰?康熙執政61年,“他”造反70次

“朱三太子”的下場究竟如何

“朱三太子之亂”從康熙親政之日起始終就沒有間斷過,直到康熙四十七年,山東的一位官員修了封加急密件給康熙皇帝,康熙讀罷得知,地方官員在山東某個村落找到了真正的三太子朱慈煥,根據緊密的暗中觀察,此人并不曾有任何謀逆之舉。

康熙皇帝沉思一番後,決定甯可錯殺一千,也不能僥幸放過此人。最終,康熙下令将這個朱三太子全族都誅殺殆盡了。

誰也搞不清楚這個朱三太子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大明宗室遺脈,而且,即便是誅其全族後,大清各地“朱三太子之亂”依然時有發生,并未絕迹。康熙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他的應對政策是一邊繼續鎮壓清剿,一邊施惠于各地群眾。

這種做法無疑是妙舉良策,康熙即将退位之前,大江南北已經幾乎不再發生朱三太子起義叛亂之事了。站在帝王的角度去看,對“朱三太子之亂”、“反清複明”這種動搖民心渙散的類似事件,康熙采取強硬的高壓手段是正确的選擇。

“朱三太子”到底是誰?康熙執政61年,“他”造反70次

康熙時期,連續70次平叛“朱三太子之亂”可以說是給乾隆開創了一個政治生态更為穩定的局面。乾隆為了穩固朝政時局,改變了對策,他給袁崇煥立碑,讓漢人知道了明朝後期的統治是多麼腐朽昏庸,連忠臣良将都要誅殺。後來,漢人的确對前朝産生了深切的失望,群眾心灰意冷之際就逐漸放棄了“反清複明”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