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軍事家、權謀家之是以經常能夠立于不敗之地,除了因為他們熟讀兵法、善于運用戰術以外,還往往能夠娴熟地利用人性的弱點。
雖然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很多種情況下,一旦敗了,就會一命嗚呼,再無東山再起之日,是以,為了取勝,很多帝王和謀士不得不使用奇計怪招來助自己度過危機時刻。
秦末之時,天下英才輩出,這其中被司馬遷列入“千古謀士”之列的,卻隻有陳勝、蕭何、曹參、張良、陳平、周勃6人。陳平是劉邦的謀臣之一,他幾乎沒有什麼正經的軍功,一生以善使旁門左道、陰謀詭計而著稱,而且,陳平的計謀在太史公筆下是“世莫能聞”的。

陳平這個“識時務”的聰明人,盡管其憑借足智多謀、處事圓滑而能立足四朝、始終不倒,但陰謀詭計使用多了,難免會有損陰德、影響後代的運勢,這一點,在陳平的後代身上也真得是應驗了。
位列西漢開國功臣之一的“獻侯”陳平
陳平出生在秦末之時,是陽武戶牗鄉人士,出生低微的他酷愛讀書,憑借超群的智慧和頭腦而聞名。作為西漢的開國功臣,《史記》謂之陳丞相,陳平生前官封曲逆侯,死後谥号為“獻侯”。
漢王劉邦麾下人才數衆,謀士之中最為出名的當屬張良與陳平。但相比起張良的屢出陽謀,陳平的一生卻以擅使詭谲詐術、陰險之謀而著稱。
劉邦之是以能夠戰勝勁敵項羽而平天下、建制稱帝,陳平的功勞可當真不小,據史書記載,陳平先後出六計助漢:一計除掉了項羽的謀士範增,一計智擒韓信,兩計救下身犯險境的劉邦,兩計平定了四方天下。
如此出色的功績,在曆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但古往今來,世人對陳平的評價卻遠遠不及同為謀士的張良,二人同為劉邦的肱骨之臣,口碑還真是差距不小。若論起個中原委,從一件事就可以窺得一二。
韓信、蕭何、張良、周勃以及陳平都對西漢王朝有着定鼎之功,但論起個人結局,則要數陳平最為厲害,他能夠在漢朝初年詭谲多變的政治場裡遊刃有餘、獨善其身,而後曆經漢初4朝而最終功成身退,富貴終老,的确堪稱一段不朽的傳奇。
張良去世後,谥為“文成侯”,而陳平死後,谥為“獻侯”。仔細品讀這二位謀士的谥号,不難發現張良的谥号非常大方正派,而陳平的谥号“獻”則顯得極為普通尋常,突出的僅是陳平能夠獻計獻策的特點。
張良是貴族出身,他德行儒雅,善于使用正派的計策來助漢,而陳平出身鄉野,道德感并不強烈,而且因為自小見慣了弱肉強食,格局也不高,他的智慧多數為小聰明,他的謀略也多數為陰謀詭計。是以,陳平雖然得到了漢王劉邦的倚重,但他的名聲卻不太好。
施計助劉邦突出重圍,卻無辜犧牲掉了2000名少女
陳平之是以深得劉邦的信任和倚重,與他兩度助劉邦死裡逃生有着莫大的關系。昔日,陳平使用了一招“金蟬脫殼”計,順利幫助深陷險境的劉邦逃出了生天,卻無辜犧牲了2000名少女,這究竟又是怎樣一回事呢?
當年,楚漢大軍在荥陽對峙,劉邦身困城内,被項羽的數萬大軍所圍困。陳平絞盡腦汁,終于想到了一個“奇計”:命人假扮劉邦,然後在城内挑出2000名年輕婦女,讓他們換上軍裝拿起兵器,走到城東門佯裝詐降。趁楚軍紛紛從其他3個城門湧向東城門之時,劉邦方可帶領一小隊精兵從另外的城門突圍出去,逃出生天。
紀信是劉邦手下一員忠義的武将,由于他的身材和相貌和劉邦最為相似,故此,陳平讓紀信喬裝扮成劉邦走出東城門,向楚軍詐降。
楚軍大将見“漢王”出來投降,喜不自勝地将其抓住并獻于項羽,項羽見其後發現根本不是劉邦本人,大呼上當。
紀信被俘後,甯死也不肯說出劉邦的下落,因而被項羽活活燒死。劉邦感念紀信的忠誠不渝,後來還為其舉辦了一場規格超高的追悼會。
這場金蟬脫殼的戲碼,犧牲了忠誠的紀信,但那2000名無辜少女呢?
亂世之中,普通的民間女子除了家人會護之愛之,其他的人都視平民女子為尋常且低賤的“物品”。楚軍和漢軍在荥陽對峙了1年有餘,那些正值壯年的楚軍将士們早就對女人有了虎狼之心,此外,項羽自從反秦以來,領着手下屠城搶掠的事情早就幹了一次又一次,除了忠于項羽之外,楚軍早就變得貪婪暴虐成性。這些兇兵悍将一旦見到了如此衆多的弱質女子,難免獸心大起、激動瘋狂。
那些成了戰利品的女俘,想來一定是成了楚軍将士們争相蹂躏、發洩的對象。而被施以獸行之後,那2000名女子的結局究竟如何,史書中卻沒有提及半分,可憐那些正值花季的無辜少女們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在了曆史的湮塵之中。
陰谲之計用多了損陰德,陳平的後代終因女子而敗亡
作為西漢的開國功勳以及高祖劉邦的“救命恩人”,陳平封侯拜相,一生享盡了尊榮與富貴,他去世後尊谥為“獻侯”,侯爵之位也沿襲給了子孫後代,但事實上,陳平的後代卻沒有得到善終,僅僅延續了3代就敗落了。
陳平壽終正寝後,其子陳買承襲了侯位。陳平命短,為侯2年就去世了,其子陳恢承襲了侯位。陳恢為侯23年左右去世,其子陳何承襲了侯位。
本來陳何還算有福,一直順順當當地當着侯爵,可他為侯的第23個年頭,因為強行霸占他人之妻而被人告上朝廷,被論處死刑。
從那以後漢初陳氏一族的侯爵之位便被廢除,再也不得向下承襲。陳平的曾孫名為陳掌,他不甘心淪為庶民,曾經想借助姻親衛氏的權勢地位來幫助陳家恢複侯爵封号,但最終還是沒能實作。
陳平當年在幫助劉邦突出荥陽之圍後,突然一日因為回想起自己的陰鸷險計而感到異常悲涼,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也寫道——陳平言: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複起,以吾多陰禍也。
陳平的這句感慨意思是說:我一生多數使用的是陰謀詭計,這是道家所禁用的謀略。我後世子孫的官祿爵位一旦被廢除,最終一定難以再度興旺,因為我這一代已經種下了很多陰損的禍根。
雖然說陳平在有生之年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行徑陰谲、大損陰德,預言其後世必然敗于女子,而且果真就應驗了。但這并不能說明陳平神機妙算、預言如神,隻能說勝衰規律,周而複始,任憑再怎麼富貴賢德的世家,也難以保證世世代代永享福祿、不敗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