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讀書盤點|這3部作品,每一部都稱得上“神作”

作者:花花是花錢的花

2021年,我一共閱讀了49本書籍。其中涵蓋了繪畫、心理、社科、科技、小說、詩歌等。本文介紹幾部我認為開卷有益的書籍,供大家參考及讨論(篇幅有限,本文僅介紹3部)。

2021讀書盤點|這3部作品,每一部都稱得上“神作”
“Я не тебе поклонился, я всему страданию человеческому поклонился 我不是向你下跪,而是向人類的一切苦難下跪”

(以上引言摘自原文)這部小說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學史上比較受争議。自負的尼采曾說“惟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教我學會了一點心理學。在我,發現陀式,比發現司湯達更為重要”。

2021讀書盤點|這3部作品,每一部都稱得上“神作”

就我個人感官而言,剛開始看會覺得枯燥,但看了兩章之後你會發現越來越精彩,簡直停不下來,因為作者對于人物的心理刻畫太強大了,書中的每個人物的到來都是那麼剛好,非常飽滿,根據他們的性格就可以知道他們做什麼事是理所當然的。

最後引用紀德說的一句話“讀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終身大事。”

“誰表示懷疑,他們就妨礙了他們的愛國主義事業,誰提出警告,他們就嘲笑他是悲觀主義者,誰反對戰争,誰就會被打成叛徒。時代幾經變遷,但總是這一幫子人,他們把謹慎的任稱為膽小鬼,把有人性的人稱為軟弱的人。”
2021讀書盤點|這3部作品,每一部都稱得上“神作”

(以上引言摘自原文)這本書帶我走進了一個遙遠的時代,讓我能夠鳥瞰遼闊的世界,領略當時的社會風貌,結識那個時代的文化名人。人性的溫暖、作者的真知灼見在紙上流淌,漫進了我的心裡,讓我在這個精神花園漫步到不知時間流逝。

2021讀書盤點|這3部作品,每一部都稱得上“神作”
“為了折磨别人,大多數人都以己度人,拿自己以為最為痛苦的事情——也許那本來就是錯覺——來折磨别人。”
2021讀書盤點|這3部作品,每一部都稱得上“神作”

《追憶似水年華》這個系列被公認為一部偉大的作品,開了意識流小說的先河。

書中沒有明确的情節,這一點恰恰像我們普通人的人生。在或平凡或偉大的生命過程中,我們的心,都曾經有過浪潮般的洶湧或冰川般的平靜,我們的喜、怒、哀、樂、愛、欲、惡等欲望就那麼發生了而我們并不真正清晰地知道它是如何發生的。

作者普魯斯特在書中向我們揭示了我們的行為及心理,就像科學家拿着顯微鏡一步步揭示細胞内部的神秘。

2021讀書盤點|這3部作品,每一部都稱得上“神作”

2021年也是許多文學翹楚的百年誕辰,他們是:

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 Fyodor Dostoyevsky 誕辰200周年 代表作《罪與罰》等;

夏爾·波德萊爾 Charles Baudelaire 誕辰200周年 代表作《惡之花》等;

居斯塔夫·福樓拜 Gustave Flaubert 誕辰200周年 代表作《包法利夫人》等;

斯塔尼斯瓦夫·萊姆 Stanislaw Lem 誕辰100周年 代表作《其主之聲》等;

迪倫馬特 Friedrich Dürrenmatt 誕辰100周年 代表作《老婦還鄉》等;

王安石 誕辰100年 代表作《王安石文集》等。

2021讀書盤點|這3部作品,每一部都稱得上“神作”

“他們曾經到來,播撒文字與信念;

昨日世界的群星,數百年後依然閃耀;

緻敬遙遠的先驅,銘記不朽的靈魂。

每一個在閱讀中求索的午夜時分;

書籍如同太陽,

攜來光與暖意,開啟遼闊而熾熱的生命體驗。”——豆瓣

2021讀書盤點|這3部作品,每一部都稱得上“神作”

人生有許許多多的投資,一般而言,投資的風險與收益成正相關。但在一個人的所有投資種類中,投資讀書是成本最低,并且長期來看收益最大的,因為它不僅能影響人的健康、思想,還會影響一個人的終生成就及财富。

2021讀書盤點|這3部作品,每一部都稱得上“神作”

在中世紀,讀書還是少部分富人的特權;而今,收入低微甚至身無分文者都能在圖書館中免費借閱任意書籍,而這些書籍中沉澱的是人類文明自誕生至今的厚重知識和曆史。

這其中,一定有你能夠吸收的精華。

2021讀書盤點|這3部作品,每一部都稱得上“神作”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如果你花時間讀了一本書,卻沒有任何收獲,那麼這本書對你來說,就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無異于謀财害命”。是以我們需要有選擇性地閱讀。

2021讀書盤點|這3部作品,每一部都稱得上“神作”

在網際網路和科技特别發達的今天,有許多方式可以使我們規避掉一些毫無營養或者價值有限的書籍,如參考各大書籍網站或者論壇上2021年書籍評分榜單進行“排雷”,而那些經典著作——已經經曆了時間和一代一代人的考驗而得以流傳,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細細品味。

2021讀書盤點|這3部作品,每一部都稱得上“神作”

當然了,我們看書的時候需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而不能對書中的一切全盤接收。或許某一本他人不喜歡的書籍對你來說正是“雪中送炭”。各大網站的榜單僅作參考,如果你的時間足夠多,也不怕犯錯。那麼你完全可以泡在圖書館裡,在書海裡找尋你的那個“顔如玉”。

讓我們用嶄新的讀書計劃來開啟元氣滿滿、前途無量的2022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