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薦書 |《遇見幸福》

作者:lennylee的碎碎念
薦書 |《遇見幸福》
薦書 |《遇見幸福》

下文來自作者自序

這不是一本學術論文集,隻是一本做學術的人所寫的随筆集。我的日常工作就是讀和寫,不過讀的是文獻,寫的是論文。好在我很喜歡閱讀與我專業無關的“亂七八糟”的書,也很喜歡把我的所思所想給寫下來。我在西安交通大學任教三年多,講授社會心理學和積極心理學課程。承蒙學生不棄,凡選課必過千人,凡上課必擠滿教室。尤其讓我高興的是,課上的學生除了選課的大學生、旁聽的大學生,還有很多西安的心理學同行、外校的學生、外地來的心理學愛好者,甚至有幾位一次不落的老者。我始終覺得每個人自己對知識的了解一定是獨特的,講課講的是自己而非書本對知識的了解。我不喜歡教材,是以會推薦許多參考書,每次課後我也盡量将教學内容寫下來促進學生了解,這就是這本書大半篇章的來源——我上課時所講的内容。此外,也有一些是我研究積極心理學的心得,以及對生活中與積極心理學有關的事件的思考。不同場合的所思所想,有時觀點并不完全一緻,也有些案例和想法被不止一次地提及或驗證,它們是我在生活和治學的不同階段中不斷思考的見證。

是以,本書是個人化的積極心理學知識,它是我對積極心理學的了解。也許你同意,也許不同意,我都盡量基于科學心理學的研究,但仍是以我了解的方式。

這是一本有思考的書,你應該能從中讀出我對幸福、意義等問題的思考,或深或淺,希望它能對你有益。這是一本有情緒的書,你應該能從中讀出我寫下或者講出這些文字時的情緒,或悲或喜,希望它能感染你。這也是一本有人格的書,你應該能從中讀出作者獨特的樣子,或明或暗,希望它能鮮活起來。總而言之,這是一本想讓你了解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并能将之用于生活,去追求人生幸福與意義的獨特的書。我想這些文字不是寫給研究者的,而是寫給每一個人,它不是學術性的,而是生活化的。積極心理學重要的不僅是學術,更是實實在在地用于生活。

我在34歲的生日當天摘選了34篇積極心理學文章,這是對我自己一段經曆的總結。我34歲時離開了西安交通大學,回家鄉的武漢大學任教。其中故事,讓我更了解人性與人心,也更能體會到積極心理學在人生困頓處之可貴。我一直以來的願望是寫本小說,來了卻這段經曆。30歲時,我放棄了清華大學的教職來到西安交通大學任心理學教授,這是讓很多人無法了解的選擇。我把曾經的一篇小文《三十》作為後記,也許讀者能體會我當時的心境。我曾寫過一首詞給我的博士室友:“繁花不過三兩月,怎怪空枝不挽留。且看明年枝頭上,知否,新芽更比落花厚。花落無邊飄零處,回首,方恨當年逐水流。再歎那時留戀意,已休,莫将舊酒釀新愁。”這本書也正是我與往日時光作别,告訴自己“莫将舊酒釀新愁”的作品。

過去永遠都是過去,而未來如何,是你可以主動去追尋的。希望每個人讀後都能有所收獲。我的要求很低,哪怕一本書裡有一句話能打動你或者稍微撥弄到你的心弦,這本書就沒有白讀。希望你面前的這本書就是如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