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6年,老兵和兩位元帥的合影被發現,事後大家才知他是特等功臣

四川省有一個退伍老兵,他在民間隐姓埋名32年,一直都沒有跟别人說過自己的英雄事迹。

家鄉人本以為,他隻是個普通的士兵,根本不知道他是一個曾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功臣。

1986年,有兩名軍事專家為了宣傳革命事迹,到各個地區收集素材,他們途經四川省萬縣時,聽說當地有一個退伍老兵,于是就找上門來打聽了一下。

結果意外發現,這個看似平平無奇的老兵,家裡居然有一張跟兩位元帥的合影。照片裡的兩個元帥,分别是賀老總和彭老總。

1986年,老兵和兩位元帥的合影被發現,事後大家才知他是特等功臣

兩位元帥在戰争時期,為國家做出過極大的曆史貢獻,能在重要場合與兩位元帥一起合影的人,肯定是個來曆不凡的英雄人物。

是以,兩位專家趕忙問老人的早年經曆,結果老人卻始終沉默不語。兩位專家不肯死心,多次詢問老人具體原因。最後老人因為實在推脫不過,開口解釋了一下。

在老人看來,自己并不是什麼英雄,他當年獲得的特等功,嚴格來說是整個部隊一起創造的。那枚特種功勳章之是以落到他的手中,隻是因為他在戰争時期幸運地活了下來。

跟那些已經壯烈犧牲的戰友相比,他實在沒有什麼值得稱贊的地方。那麼,老人到底是何來曆?他叫陳仁華,很早以前就加入部隊,還在抗美援朝戰争中,以志願軍的身份去了北韓。

1986年,老兵和兩位元帥的合影被發現,事後大家才知他是特等功臣

剛進北韓時,他手裡的武器,是落後而又破舊的步槍,跟敵人打起來後,他用精準的槍法,接連擊斃了幾個敵軍。

後來,他不僅繳獲了敵人的卡賓槍和機槍,還因為表現突出,被上司授予了一次三等功。

随着時間推移,原本隻是一個新兵的陳仁華,逐漸習慣了慘烈的戰場。他的戰鬥經驗,也變得越來越豐富。

每次跟敵人戰鬥,他都表現得特别積極。有一次,他帶領手下的三名戰士,冒着槍林彈雨,沖到敵方碉堡附近,用炸藥摧毀了敵人的碉堡,為後續部隊的進攻,減輕了極大的壓力。

在這次戰鬥中,陳仁華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他後來又被組織上司授予了二等功。

1986年,老兵和兩位元帥的合影被發現,事後大家才知他是特等功臣

上甘嶺戰役爆發後,陳仁華所在的部隊,在負責攻打陣地時,總是被躲在火力點中的敵人襲擊,時常出現巨大的人員傷亡。

組織上司深知,要想赢得勝利,必須将敵人的火力點摧毀。是以,上司下達了摧毀敵人火力點的指令,陳仁華所在部隊的連長,是個特别積極的革命戰士,他一直希望能到前線,為那些已經犧牲的戰友報仇雪恨。

是以,當上司的指令傳達後,他争取到了摧毀敵方火力點的重要任務。陳仁華得知此事後特别激動,趕忙跟戰友一起準備武器和彈藥。

1986年,老兵和兩位元帥的合影被發現,事後大家才知他是特等功臣

戰鬥爆發後,陳仁華所在部隊,很快就遭到了敵軍火力點的瘋狂掃射。大量年輕勇敢的戰士,還沒來得及沖上陣地,就被敵人的炮彈,奪走了性命。

經驗豐富的陳仁華,幸運地躲過了敵人的掃射,還配合其他戰友一起摧毀了4個敵方碉堡。

抵達敵方第5個碉堡時,陳仁華隻剩下一個炸藥包和一枚手榴彈。那時候,敵人的碉堡非常堅固,單靠手榴彈的話,根本無法将敵人的碉堡摧毀。

在這個萬分危急的時刻,他福至心靈,想出了一個計策。他趁着敵人掃射的間隙,用打滾的方式,迅速沖到敵方碉堡附近,在敵人無法進行射擊的死角,引爆了威力較大的炸藥包。

1986年,老兵和兩位元帥的合影被發現,事後大家才知他是特等功臣

緊接着,他引爆手榴彈,用爆炸的氣浪,把自己沖到另一個地方進行緊急撤離。這個操作說起來簡單,可實際上就是極其危險。

陳仁華最後雖然靠着手榴彈勉強撤了出去,但他自己也因為氣浪的沖擊,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戰友們發現陳仁華時,他不僅失去了半個腳掌,還失去了一根手指,整個人奄奄一息,基本沒有生命迹象。

幸好戰友們沒有放棄,他們含淚把陳仁華送去醫院,讓他接受了緊急治療。傷勢痊愈之後,陳仁華受邀去了北京,因為之前在戰場上多次立功的緣故。

1986年,老兵和兩位元帥的合影被發現,事後大家才知他是特等功臣

陳仁華不僅被組織上司授予了特等功臣的榮譽,還得到了彭老總和賀老總的熱情接見。三人聚在一起頗有興緻,還拍了一張合影。

按照原本的安排,陳仁華接下來應該接受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接見。得知這個消息時,早就已經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陳仁華,不由得激動了起來,結果因為太過激動,引發了戰争時期留下的後遺症,直接昏了過去。

緊接着,他被組織上司送到了醫院進行搶救,事後他勉強恢複清醒,但是也錯過了跟主席見面的機會。這個極其遺憾的事情,讓陳仁華記了一輩子。

1986年,老兵和兩位元帥的合影被發現,事後大家才知他是特等功臣

我們都知道,國家上司對戰争時期的功臣特别重視。既然陳仁華當年為組織國家做了那麼多貢獻,他為何沒有在部隊中繼續發展,反而選擇了退伍回家,還隐姓埋名32年。最後還是因為當年的一張合照,才被暴露特等功臣身份。

之是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陳仁華自己的身體比較虛弱,他出院之後,總覺得精力不夠,幹什麼都非常吃力。

為了避免給别人拖後腿,陳仁華選擇了退伍回家,他在離開部隊之前,曾領取過榮民證明和殘疾證明。

如果有需要的話,他回家鄉之後,完全可以利用自己之前的功臣身份,向當地政府求助。

1986年,老兵和兩位元帥的合影被發現,事後大家才知他是特等功臣

可是陳仁華從來都沒有這麼做,他一直自力更生,努力地進行生産和建設,以普通農民的身份,為家鄉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一定的曆史貢獻。

這麼多年以來,他仿佛徹底忘記了自己的曆史經曆,基本不跟别人說自己的傳奇事迹。

直到兩名軍事專家偶然間找上門來,大家才知道他原來是一名特等功臣。

陳仁華身份曝光之後,受到了家鄉上司的高度重視,其生活水準迅速提高,有了一個更加安穩的生活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