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聿明有着極強的軍事指揮能力,為什麼最終被陳誠所代替?

看得出來杜聿明的指揮能力是不錯,是比陳誠強,但也強不到哪裡去。國民黨一流武将根本還輪不到杜聿明,而東北戰場和後來的徐蚌戰場,而蔣介石任命杜聿明實際上也是無将可派,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關麟征對此就不以為然。始終認為老頭子用人不當。而對于陳誠而言,國民黨上下所有的将領都不認為陳誠會打仗,白崇禧說,辭修是老頭子的親兒子。回顧解放戰争,東北的得失最為關鍵。這點可以從國共雙方的領袖對于東北營運和布局以及一線将領軍事指揮。

杜聿明有着極強的軍事指揮能力,為什麼最終被陳誠所代替?

杜聿明,黃埔一期,蔣介石的天子門生,國民黨陸軍中将,從教導團副排長做起,到1939年已經的國民黨的第5軍軍長,而此時的杜聿明不過33歲。在抗日戰争期間參加桂南會戰,指揮桂南昆侖關對日作戰,重創号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1942年遠征緬甸戰功卓著,解放戰争爆發以後,杜聿明就任第一任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在東北兩年有餘,可謂高開低走,剛開始不錯,屢有斬獲。但後來就不行了。多次敗于四期小師弟小他三歲的林彪之手,杜聿明是一籌莫展。由于腎病不得不離開作戰一線,于1947年7月8日垂頭喪氣離開東北。1948年6月,杜聿明就任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全權指揮國民黨方面所說的徐蚌戰場最終以全軍覆沒告終,自己也被俘虜。

陳誠,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将。報考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但因考試成績差沒有被錄取。後經疏通,以備取生名義進了保定軍校第八期炮科。以少尉排長開始,經連長,營長,在黃埔軍校正式建立,擔任教育副官兼炮兵隊區隊長。由于被蔣介石看好,1929年被蔣介石任命為十一師師長,後為十八軍軍長。由此,陳誠在蔣軍中的地位正式确立。土木系就此産生。抗日戰争期間陳誠軍功不顯,而解放戰争爆發以後,陳誠基本上在中樞機構任職,任國防部參謀總長,1947年接替杜聿明為東北行轅主任。在任一年多無尺寸之功,而且弄得東北各界怨聲四起,紛紛上書殺陳誠謝罪。1948年,陳誠遠走台灣給蔣介石安排後路。

杜聿明有着極強的軍事指揮能力,為什麼最終被陳誠所代替?

蔣介石用人是三個标準,黃埔系,浙江人,保定系。而國民黨各個将領也是派系林立,即便是中央軍也是講派系、論人情。而在這裡陳誠無疑三個都占了。蔣介石看好陳誠不在于他的能力而在于他的忠心,用李宗仁的話說就是 蔣介石天天說重用人才,可是到頭來還是覺得奴才好用。實際上陳誠的能力在于政治而非軍事,軍事能力真不行,沒有指揮什麼像樣的戰役,戰略戰術都不行。解放戰争中期全權中樞指揮負責戰略層面,結果打得比誰都差,白崇禧告訴參謀,以後陳辭修來電話就說我不在,在實戰方面,在東北被林彪打得頭破血流,關鍵是麾下進階将領都不聽他的,搞得陳誠灰頭土臉。可以說,這是蔣介石用人不當,把陳誠放在了一個不應該放的地方。

杜聿明有着極強的軍事指揮能力,為什麼最終被陳誠所代替?

對比而言杜聿明比陳誠強一些,但也強不了多少,共産黨看好的國民黨進階将領他都排不上号,在東北國民黨曆經三任軍事主帥,從杜聿明,陳誠将,最後是衛立煌。可謂一個不如一個。在軍事上,杜聿明能力很差,唯唯諾諾,機械教條執行上司指令,遇事推诿。但也有人說,杜聿明無論是在東北,還是在淮海,指揮還是有章法,但是被蔣介石坑了。戰略上有所欠缺,但戰術還可以,在國民黨裡算是個中上的人才了,類似于保盧斯一樣。杜聿明本人以臨戰指揮論和應變能力還算可以,但戰略眼光不行,自主性很差,過于盲從蔣介石,失敗就在所難免。

杜聿明有着極強的軍事指揮能力,為什麼最終被陳誠所代替?

無論陳誠還是杜聿明都不足以撐起國民黨的軍事局面,國民黨的失敗是曆史的必然,不會因為個别将領就可以改變局面的。

我是清水空流,曆史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