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津菜起源于紅橋,晚清混兒"天一方"吃白菜,迫使廚師創造了跳鯉魚

作者:天津往事

天津最有名的菜品之一是"跳鯉魚",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起源于清末,誕生于紅橋區附近的大胡同"天一坊"。天津小吃中的三家中,狗狗忽略了包子和耳眼炸蛋糕,誕生于紅橋區,清代天津著名的大餐廳"八大成"也是最早來自紅橋區的。從這一點說起,天津菜從紅橋區開始,複興在紅橋區,沒問題。

自古以來天津盛産鮮脂鯉魚,天津蔬菜中有幾十種鯉魚菜肴,以"彈跳鯉魚"的色彩香味造型最好,最能代表天津菜系。這道菜,誕生于清光緒天一坊餐廳的最後一年,民國文人呂信農的《美食詩》記錄了這段狂野的曆史——

天津菜起源于紅橋,晚清混兒"天一方"吃白菜,迫使廚師創造了跳鯉魚

清末的天津大頭洞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天津,混鍋幫趁火,到北門街"天一坊"吃喝。"天一坊"始建于清光緒時代,經營江、海兩道清鮮天津菜,曾經名氣,當時有名菜"青蝦炸吃",這些褒貶不一的認不出幾句話,随便叫"跳魚",跑着名人堂,不知道該說什麼。把憤怒混在一起,砸毀博物館。别忙着跑過來處理,說那家夥是新來的,不明白,你沒看到奇怪,馬上就給你做!說完匆匆忙忙地回到爐子上,挑一條大活鯉魚,宰殺到髒兮兮的左鱗片,油迅速煮沸,魚菜出盤,尾巴滿滿,一開始鱗片,倒出糖醋汁後"吱吱"響,走到大廳,混雜,隻感覺到魚鱗酥脆,魚鮮,香香滿,甚至叫出來, 轉動盤子是空的,讓廚房像之前的盤子一樣快速。

陸新農專門為鯉魚寫了一首詩,傳遍了子孫後代:"北箔南上上百條魚,東西邊都說着海神居所,第一條白鯉魚,煮出骁魚跳魚。"鯉魚在天津的餐館裡流傳,但最正宗的,當然是《天一坊》。"天一方"有兩位大師——趙可琴、楊熱新,最擅長做這道菜。後來這道菜也是大師馬金鵬的招牌菜,主人把馬在爐子上搖勺子簡單地放下,從殺魚到鍋裡,隻有一分二十秒。

天津菜起源于紅橋,晚清混兒"天一方"吃白菜,迫使廚師創造了跳鯉魚

跳鯉魚

到民國後,"天一坊"倒閉了,經過幾次改名改名為"中性大廈",然後又關門,1976年重新開業,位址還在紅橋區北門大街,命名為紅橋酒店,專營天津風味,屬于紅橋區食品公司,是一家國有酒店。

20世紀80年代,紅橋酒店決定恢複舊名"天一坊",但首選是日本東京。1982年,日本大榮有限公司與紅橋飯店合作,邀請了18位優秀廚師到東京,由楊勵欣擔任主廚的"天津菜四大大師"之一,開了一家天津風味的餐廳,命名為"天一坊"。

天津菜起源于紅橋,晚清混兒"天一方"吃白菜,迫使廚師創造了跳鯉魚

20世紀80年代,天津一一街

"天一坊"在東京繁華的豐島區開業,東池包,餐廳前大招牌"中國菜,純正天津風味",店内經營天津風味傳統菜肴炸蝦仁、雞絲銀汁、鳳尾蝦、紫紅色蟹海米油菜、南炒球、背鍋肉、四大快樂餃子、天津包子、面條十片、"定時米飯"每天換一個, 隻有背鍋肉連續五周沒變,因為最受歡迎。

當時,日本中餐館,主要是北京、淮陽、廣東、四川四大風味,早日進入日本餐廳的天津風味,除了天津龍門架外,隻有蓮花蛋"天津米飯"。日本顧客對"天一方"非常認同,評價這裡的菜肴"新鮮酥脆",認為它反映了同源的醫療食品,藥品和食品成一個科學原因。一位日本客人對豆腐很感興趣,廚師給他做了一桌豆腐菜肴,日本朋友驚歎不已。許多去過天津的老海外華人和日本人都一次又一次地來,吃飽飯後還要求見主廚楊熱心,以示感謝。

天津菜起源于紅橋,晚清混兒"天一方"吃白菜,迫使廚師創造了跳鯉魚

日本 東京

"天一坊"位于神地包内,在東京僅次于銀座和新宿的繁華地區,周圍有各類餐廳700餘家,互相聯系,但由于晉菜口碑的不斷提升,"天一坊"可以24小時營業,長期銷售。

1986年,紅橋區投資220萬元對義藝街進行綜合改造,修複古玩重建106處,安裝中式牌匾、燈箱、壁燈、前燈、串燈及福、壽、西街,再造了藝藝街最繁榮的時期。此時,"天一坊"在日本賺了不少錢,紅橋酒店又投資大頭通成立了新的"天一坊"。

天津菜起源于紅橋,晚清混兒"天一方"吃白菜,迫使廚師創造了跳鯉魚

天一坊

1988年11月,大胡通"天一坊"開業,為了保持天津菜的傳統特色,日本"天一坊"主廚楊勵欣回國擔任顧問,另一位天津菜師趙克勤調到日本。天津"天一坊"發掘傳統,恢複雙爆、炸鳥、鯉魚、炸蝦、腌全菜等10餘種傳統天津美食。其中,"采摘全菜"以八種食材做成素食,使用金菜最好在大勺子上,腌制蔬菜不散落,汁液鮮豔,食材在盤中成一圈,意在字裡滿滿。

除了楊勵欣,大頭"天一坊"還邀請了兩位一流廚師、八位二等廚師和一流服務員,經營近百種菜肴,既研究天津菜,又培養新人。趙可勤的親王弟子,"群星杯"晉廚廚藝大賽金杯得主張貴生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他最擅長烹饪,依然是蹦床鯉魚。"天一坊"為這道菜,特意在餐廳一樓設定了一個噴泉來喂鯉魚,那個時代的粵菜在北方還不受歡迎,餐廳大堂可以吃魚,非常新鮮明亮。

天津菜起源于紅橋,晚清混兒"天一方"吃白菜,迫使廚師創造了跳鯉魚

80年代末90年代初,天一坊風靡一時,增菜、燒制、快閃菜,加入鐵闆烤豬肉、鐵闆海鮮、烤牛肉,還原了鳥市區獨有的洋蔥羊肉,還有蟹黃魚、酸砂紫蟹、錢、竹鴨、高麗銀魚等30餘種傳統天津風味菜肴, 先後開發了繡球花銀魚多、皮帶浸泡黃蘑菇、八大珍稀茄子、濟居豆腐、溫燒黃蝸牛、黑蘑菇帶綠芽等新菜,還引進了傳統蔬菜一道煮熟,包括紅腌肘、元寶肉、虎眼丸、四粒快樂丸、炸雞腿、羅漢肚30餘種, 買一個火鍋就可以了。

"天一坊"是一家國營餐廳,輝煌不到十年,1998年陷入困境,倒閉,負債1380萬元,絕大多數勞工下崗,最後由"由鑫泰材料公司"連同債務、債務和員工收受。"天一坊"曾被改造成音樂廳,多次舉辦當時罕見的搖滾派對,已成為青年文藝的記憶裡程碑。(文字:何玉新)

天津菜起源于紅橋,晚清混兒"天一方"吃白菜,迫使廚師創造了跳鯉魚

天津一一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