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遠親不如近鄰 疫情下西安的愛與幫助

連續幾日,西安市新冠肺炎确診病例數維持高位。

疫情讓城市中的大部分正常生活暫停,但卻停不了人與人之間的愛與幫助。

城市裡生活的獨居老人,有鄰居擔心他們生活難以為繼,有鄰居自發給他們送飯,有鄰居在業主群發資訊給他們捎菜上門……

市民李先生:年輕人搶菜都難 獨居老人可咋辦

家住一國營老廠區家屬院居民李先生說:“小區有不少高齡老人。平日,小區的老年餐廳時常有老人排隊就餐。疫情一來該停的都停了,菜市場也關了。這兩天,每天在各種APP裡秒殺或小區團購群裡接龍生活物資時,腦子裡都會閃現出這些老人家,沒人照顧,不會用手機的他們,該怎麼解決三餐問題呢?”

李先生說:“平日裡還有社群從業人員照應,但最近各種疫情防控任務這麼重,真不知社群從業人員還能顧得上他們嗎?也許鄰裡間可以互相幫一把,隔一天敲個門,問問老人需要啥,幫老人買買東西或幫老人把送到大門口的物資搬回來?也是順手之勞。”

好鄰居小張:“别讓他們覺得在特殊時期被遺忘”

在雁塔區3507社群, 28歲的小張正在成為這樣的好鄰居。

“我的鄰居是位80多歲的老奶奶,平時獨自居住,兒子、女兒輪流來照顧。”小張說,“而從小區封閉管理開始,我已多天沒聽到老人的開關門的聲音,還以為被兒女們接走了。”

直到30日,社群統計免費發放蔬菜人員名單時,我才知道老奶奶一個人在家。“她家中隻剩幾個饅頭和之前的剩雞湯。”小張說,“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就每天隻吃剩雞湯泡飯了,但看到她這樣子我心裡很不是滋味,甚至有點責怪我自己這個鄰居不稱職。”

據小張說,她的鄰居奶奶還患有眼疾,隻能靠聲音辨人。“老人家還問我為啥兒女們電話都打不通。”小張說,“說這話時,我能感到老人的焦急,卻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隻說把這個情況向社群反映一下。”

從30日起,小張給老人送了一頓米飯,31日中午又給老人送了一頓面,下午準備送稀飯。

“31日,老奶奶還把她領到的政府免費發放福利菜拿到我家,不斷說我們吃啥她吃啥,還說‘這些天我們都是一家人’。”小張說,“聽到老人這話,心裡感動又難受。我想,西安該有不少這樣的獨居老人,如果身邊的鄰裡都能在他們需要時施以援手就好了,别讓他們覺得在這個特殊時期被遺忘。”

好鄰居張醫生:我能出門 順手給小區的老人捎點菜

家住西北政法大學家屬院的藥師張維娜,疫情期間一直參與醫院的線上問診,這幾天她又給自己攬了個新活兒,替小區的獨居老人買菜。

“我們小區裡有不少獨居老人。”張維娜說,“我因為從事醫務工作比較能體會到這些老人的難處。這些天,西安各小區都實施封閉管理,年輕人都得通過社群團購、 手機APP搶購生活物資,我想那些不太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估計有點跟不上。”

張維娜上下班的路上剛好有家有政府許可的可正常營業的生鮮店,想着給老人帶一些是一些。

2021年12月30日,我在小區業主群裡發了則消息:“若有獨居老人,不會拼團搶菜、買菜困難,生活物資不夠,可以聯系我,提前列好清單,我願義務幫忙采購,無接觸送菜過去。疫情期間,人人不易,讓我們彼此溫暖’并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

“因擔心老人看不到資訊,還特意讓小區物業通知到老人。”張維娜說,“31日上午,有一位老人聯系我讓買些雞蛋,我欣然答應;現在我唯一擔心的是:忙起來不一定保證每天回家,但隻要我能正常回家一定在這段特殊時期滿足老人所需。”

此外,張維娜也在業主群裡開起了“義務問診”:有一位老人的女兒聯系我,希望給她老母親帶點糖尿病的藥;還有兩位鄰居咨詢孩子用藥問題,我因為太忙,吃午飯時才回複他們。

張維娜說作為醫務人員,她特别了解任何時候都需要一部分人站出來保護大家。“能做這樣的人覺得很好。希望大家都能給身邊的獨居老人一些舉手之勞的關愛,不再讓他們那麼孤單。”

【倡議】

中國人常言“遠親不如近鄰”,我們為這些好近鄰點贊的同時,也想在疫情當下的特殊時期呼籲,身邊有獨居老人的你,以及轄區有獨居老人的社群工作者,也能多給老人一些舉手之勞的幫助和問候。

有了愛與幫助,也許在這段難熬的時期我們才過得不那麼難。

華商報記者 付啟夢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編輯:方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