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式人權觀”的核心:印第安人的血淚曆史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近日,美國聯邦政府針對内華達州斯圖爾特印第安人學校曾将美國原住民兒童從家中帶走,并強迫他們脫離美國原住民文化的指控展開了調查。

“美式人權觀”的核心:印第安人的血淚曆史

内華達州州長日前為該州曆史上協助迫害原住民兒童的行為道歉。

生命遭摧殘、土地被剝奪、文化被滅絕……美國的發展史充斥着對印第安人的屠戮、驅逐和強制同化。印第安人在美國成為“正在消失的種族”。

大肆屠戮印第安人

美國1776年建國後,為攫取自然資源,通過“西進運動”等政策,大肆驅逐、殺戮原住民,迅速侵占他們的土地。

1814年,美國政府頒布法令,規定每上繳一個印第安人的頭蓋皮,就能獲得50美元至100美元的獎勵。

1862年,為了震懾、壓制明尼蘇達州達科他印第安部落的反抗,時任美國總統林肯下令絞死這一部落38名神職人員和政治領袖,這是美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集體執行死刑。

“美式人權觀”的核心:印第安人的血淚曆史

《38個套索》——美國學者斯考特·伯格的著作反映了這一事件和達科他人的反抗、美國同印第安人間的戰争等背景。

與此同時,美國聯邦正規軍也對印第安人發起了數百次殺戮行動。1864年,在科羅拉多州桑德克裡克,美國政府派出軍隊襲擊了已經同意讓出土地的印第安人部落,約160名印第安人被殺,大部分都是婦女兒童。

“美式人權觀”的核心:印第安人的血淚曆史

美國紐約大學曆史系教授 瑪麗亞·蒙托亞在接受相關采訪時曾表示,桑德克裡克大屠殺可能是原住民和聯邦政府之間最可怕的沖突之一 。(當時的美軍指揮)奇溫頓的士兵們剝下婦女兒童的頭皮,砍下他們的頭并且遊街示衆。

發生在1890年12月的傷膝谷之戰被認為是美國白人征服印第安人的最後一場戰鬥,根據美國國會的記錄,戰鬥導緻的死傷者超過350人,印第安人的武裝反抗至此基本被鎮壓。美國原住民社會活動家賈斯廷·賈爾斯這樣說:“我們曾為保住土地而抗争,但到了某個時候,我們不得不意識到,這種抗争隻會帶來死亡。”

“我們的移民擴張勢必讓這些野蠻人背井離鄉”

作為北美大陸的原住民,包括納瓦霍部落在内的印第安人繁衍生息了上萬年。15世紀末,白人殖民者侵占北美,對印第安人擁有的廣袤土地垂涎三尺。美國開國總統喬治·華盛頓曾說:“我們的移民擴張勢必讓這些野蠻人背井離鄉。”

“美式人權觀”的核心:印第安人的血淚曆史

1830年,時任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簽署《印第安人遷移法案》,動用軍隊逼迫居住在美國東部的印第安人遷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區,成千上萬的人因為天氣、饑餓、勞累或疾病死在路上,或者直接被負責押運的美國士兵殺死,留下一條“血淚之路”。

以納瓦霍人為例。為了搶占納瓦霍人的土地,1863年,美國軍隊對納瓦霍部落執行了“焦土政策”。所謂“焦土政策”,用美國曆史學家德伍德·鮑爾的話說,就是“燒掉他們的房屋,燒掉他們的莊稼,殺掉他們的家畜,毀掉他們的财産,讓他們無法維持生活。”

在美國軍隊的脅迫下,約1萬名納瓦霍人分53個批次,步行數百公裡,被武裝押送到新墨西哥州東部的博斯克雷東多保留地,很多人永遠倒在了這條遠行路上。

“美式人權觀”的核心:印第安人的血淚曆史

1863年到1866年間, 萬餘名納瓦霍人被強制遷徙到博斯克雷東多保留地。在這一遷移過程中,在美國軍隊的押送下,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内的納瓦霍人被迫進行了長達400公裡到700公裡不等的遷徙。

在遠行的目的地——博斯克雷東多保留地,美國士兵對納瓦霍人的看守極嚴,不允許任何人離開,毆打等身心虐待成了家常便飯,饑餓、嚴寒和疾病又奪去了許多納瓦霍人的生命。

“美式人權觀”的核心:印第安人的血淚曆史

納瓦霍族戰士在到達博斯克雷東多保留地後的留影。約有3000人在路上失去了生命。

據美國研究者統計,1887年至1933年,全美印第安人被奪走大約9000萬英畝(約合36.42萬平方公裡)土地;從15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印第安人人口從500萬驟減至25萬。可以說,美國發展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血淚史。

“寄宿學校”:文化被剝奪

印第安人失去的不僅是土地和人口,還有他們多彩的語言。經過對印第安人大規模的驅逐和屠殺,對美國統治者來說,所謂的“印第安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他們認為必須對剩下的印第安人在文化上進行同化,才能徹底消滅異己。

美國從1819年印第安人《文明開化基金法》開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推動在全國各地建立原住民寄宿學校,強行安排印第安兒童入學。

“美式人權觀”的核心:印第安人的血淚曆史
“美式人權觀”的核心:印第安人的血淚曆史

《文明開化基金法》

1879年,在美國政府的準許下,美國内戰時期南方邦聯将軍理查德·普拉特在賓夕法尼亞州創辦了第一所針對印第安兒童的寄宿學校“卡萊爾印第安工業學校”,他直言創辦這所學校的目的就是“殺死一個印第安人,拯救一個新人類”。

“美式人權觀”的核心:印第安人的血淚曆史

圖為一名納瓦霍學生入學前後的對比。在寄宿學校裡,印第安兒童被迫放棄他們代表性的服裝和發型,被禁止說自己的語言。從1883年到1918年,有超過1800名兒童逃離這所學校,近500名印第安兒童死亡。美國沃克斯新聞曾評論說,這所學校的開辦,不亞于披着美國教育的外衣,對印第安人進行種族滅絕。

部分美國印第安原住民2021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講述了他們自己和祖輩在印第安人寄宿學校遭受的殘酷虐待。他們表示,這些學校名義上是教育機構,但其真實目的是通過同化教育進行文化滅絕。

保羅·沃克和自己的五個兄弟姐妹都曾被強制送往密歇根州的一所原住民寄宿學校。他在這所學校裡度過了自己的一到五年級。保羅·沃克回想起在寄宿學校的生活,至今難以釋懷。

“美式人權觀”的核心:印第安人的血淚曆史
“美式人權觀”的核心:印第安人的血淚曆史
“美式人權觀”的核心:印第安人的血淚曆史

保羅·沃克:“我們不被允許說自己的母語。他們告訴我們,我們一文不值,我們永遠不會有什麼成就,我們是髒的。(這所學校的目的就是)剝奪我們的文化,基本上,這就是一種文化滅絕。”

據非營利性機構美國“全國土著居民寄宿學校治愈聯盟”的資料,在大約1870至1970年間,14個不同的基督教教派在美國營運了367所寄宿學校。有美國學者估計,在長達150多年的時間裡,美國的寄宿學校可能直接或間接導緻多達四萬名印第安兒童死亡。

從肉體上的消滅到文化上的抹除,印第安人的曆史悲劇揭開了美式人權觀的“核心”,那就是:掠奪他人的人權,以飨自身的貪欲。

來源:環球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