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造化弄人,這三位太子如若順利登上至尊之位,曆史或許會改寫

作為擁有五千多年文明的中國,人們對于曆史的興趣,是其他國家所不能了解的。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在浩瀚的史冊中活靈活現,仿佛就在你眼前。曆史不能重來,卻但我們可以從一些文物和史料記載,去大膽猜想和假設,這也是其最大的魅力所在。

以往的封建帝制朝代,一朝之興亡,與皇位繼承人息息相關,曆朝曆代都有為了争奪那至尊之位而發起的陰謀與叛亂。下面這三位,無疑就是其中非常令人扼腕歎息的悲情人物,因為各種原因,未能登上皇帝寶座,如若順利繼位,怕是能改寫曆史了。

一、秦公子扶蘇。

扶蘇是很多喜好秦朝曆史人的意難平,他作為嬴政長子,性格仁厚、禮下賢士,體恤百姓,對嚴苛的秦律一直有改革之意。但嬴政作為始皇帝,威服四海,一統六國,開啟了我國大一統的時代,必須具備殺伐果斷、心狠手辣的心理素質。畢竟六國餘辜并未全部歸心,依然存在很大的隐患,而扶蘇經常谏言勿施苛政,久而久之父子二人就産生了沖突。

造化弄人,這三位太子如若順利登上至尊之位,曆史或許會改寫

嬴政那次飽受知識分子诟病的焚書坑儒,其實大部分殺的是那些妖言惑衆的術士,所燒的書籍也多是鬼怪之言,但扶蘇為了嬴政的名聲和收攏文人之心,直面進谏嬴政,卻被流放到了北方長城蒙恬軍中。嬴政無意改立太子,流放扶蘇到北方軍中,一是曆練保護,讓他明白統一的大秦帝國還需要面對很多危機,不是簡單的施行仁政便可以做到的。二是讓他親近得力将領,籠絡人心,以便後續掌控,可謂是用心良苦。隻是沒想到秦皇巡視途中暴斃,害怕被扶蘇清算的李斯跟胡亥合謀,矯诏讓扶蘇自殺,赫赫大秦,自此走上了短命王朝不歸路。若是扶蘇可以順利繼位,以他的威望和才能,再加上蒙家軍支援,改革秦律。秦朝絕不至于二世而亡,以秦律法制之完善,我國制度必然後發生巨變,曆史也會随之改寫。

二、西漢劉據

劉據是漢武帝劉徹的長子,母親是傳奇皇後衛子夫,舅舅是大将軍衛青,表哥是霍去病,而且都深得劉徹喜愛。長大後雖然稱不上驚才絕豔,但是為政寬厚,經常平反冤案,經手的政事也都處理得井井有條,而且愛護百姓,深得民心。

造化弄人,這三位太子如若順利登上至尊之位,曆史或許會改寫

隻是随着霍去病早逝,衛青又離世,劉據失去了他最大的政治依仗。晚年的劉徹也變得剛愎自用,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經常疑神疑鬼。碰巧那時候長安和皇宮大内發生了巫蠱之案,此事牽連甚廣,劉據的政敵江充在調查的時候栽贓劉據,誣告他要對漢武帝不利,導緻他無法自明,兵敗自缢而死。事後得知真相的劉徹雖然誅了江充滿門,後悔莫及,還在輪台下了罪己诏,但結局已經無法挽回,若是劉據能順利繼位,起碼少了後面那幾十年的波折,曆史也必然會改寫。

三、明朝朱标

如果說中國曆史上,太子地位最為穩固的人是誰,毫無疑問那一定就是朱标。作為朱元璋和馬皇後的嫡長子,也是明朝的第一位太子,他的儲君位置沒有人質疑,也沒有受到過皇帝的猜疑。

造化弄人,這三位太子如若順利登上至尊之位,曆史或許會改寫

朱元璋為人暴戾,因為窮人出身,一直對貪官污吏深惡痛絕,動辄就是誅九族,剝皮揎草等酷刑,搞的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對此,朱标一直有不同意見,勸誡朱元璋不要大肆殺戮,為此經常争吵。但朱元璋明面上雖然不爽,暗地裡卻對朱标寄予厚望,把一衆開國功臣都請來給朱标當老師,放手讓他全權處理朝政。

造化弄人,這三位太子如若順利登上至尊之位,曆史或許會改寫

可惜朱标性格仁厚,承受了太多的壓力,又不幸染上風寒,最終英年病逝。朱元璋痛徹心扉,愛屋及烏,把皇位傳給了年幼的孫子朱允炆。後來建文帝削藩不利,最終引發了靖難之變,白白為朱棣作了嫁衣。如若朱标在位,想必後面那位永樂大帝,怕是沒這個膽子的,明朝的曆史走向也會産生新的變化。

小結:曆史可以假設,卻不能重來,家天下一個很大的弊端,便是人亡政滅。作為最高統治者,無論才華高低,生死都會影響整體的曆史走向。就算這三位成功繼位,改變的恐怕也不過是一朝之氣象,而非根本,惋惜之餘,也難免惆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