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最後一任内閣首輔,無才無德無恥至極最後死在夾棍之下

在封建王朝時期,讀書人對于考取功名是非常執着的。且不說那些普通家庭出身的寒門子弟,就連家裡世代經商有一定經濟地位的家庭,也是非常希望家裡能夠出一個考取功名的讀書人。因為就算從商積累了一定的财富,也不代表能夠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明朝最後一任内閣首輔,無才無德無恥至極最後死在夾棍之下

朱元璋稱帝之後,改變之前朝堂的格局,将朝中丞相的這個官職取消,并且廢除了中書省。兵部、戶部、吏部等六部直接由皇帝親自掌控。丞相制度也在這個改革之下,退出了曆史的舞台。但是雖然沒有了丞相的官職,卻不能夠沒有人分擔朝廷大事。

朱棣在位時期,繁忙的政務讓他覺得太過繁瑣,為了能夠讓朝中大臣為其分擔,便成立了“内閣”。最開始内閣這個機構隻是負責回答一下皇帝的問題,但是由于政務越來越多,内閣的權利也就慢慢的變大了。

明朝最後一任内閣首輔,無才無德無恥至極最後死在夾棍之下

明朝中期的内閣,已經等同于淩駕在六部之上。雖然沒有了之前丞相的官職之稱,但是所掌管的權利卻和丞相相差無幾。在那個時期,夢想着入朝為官的讀書人,都希望能夠進入内閣為官。畢竟除了皇帝之外,内閣的大臣便是全國上下仰望的人。

能夠在内閣為官,并且成為内閣首輔,一定都是非常優秀的人。上能夠被皇帝器重,下能夠被百姓愛戴。所擁有的的權利和地位在朝廷上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在明朝卻出現過一個内閣首輔,無恥至極。他就是明朝最後一任内閣首輔魏藻德。

明朝最後一任内閣首輔,無才無德無恥至極最後死在夾棍之下

李自成率領着農民軍在崇祯十七年的時候,一路打到了北京城。當時的明王朝已經在苟延殘喘之際,國難當頭,身為内閣首輔的魏藻德卻沒有任何有效的應對措施。皇帝眼看着兵臨城下,着急的發問。他卻提議讓官員捐錢來當軍饷。

這個提議對當時面臨的處境沒有任何的幫助,僅過了十多天,北京城就被攻破。崇祯皇帝悲痛欲絕之下,選擇了自盡,大明王朝終究迎來了破滅。得知破和皇帝自盡的消息之後,當時的大學士範景文、戶部尚書倪元璐等忠心之人也随之赴死。

明朝最後一任内閣首輔,無才無德無恥至極最後死在夾棍之下

北京城内一片混亂,魏藻德卻穿得整整齊齊不慌不忙的準備好投降。他等待了很久都沒有得到召見,于是便不顧臉面和禮儀搶在衆大臣前面拜見李自成。先皇帝剛剛自盡,他就對着李自成恭敬的跪拜,還大聲的喊着萬歲。

明朝最後一任内閣首輔,無才無德無恥至極最後死在夾棍之下

李自成早就聽說了魏藻德這個人,本來就沒有什麼才幹,卻成為内閣首輔。但是為官期間沒有什麼作為,現在前朝剛敗就急着做官。是以非常的看不起他,就問他為什麼他身為首輔,卻沒有像其他那些有氣節的大臣一樣以身殉國。

魏藻德對于這樣的問題沒有絲毫的羞愧之情,反而面不改色義正言辭的說他不能夠自盡,因為還沒有被新朝的君王召見。李自成聽後對這個人感到更加的失望,不再想跟他說話,令自己手下的大将劉宗敏繼續審問他。

明朝最後一任内閣首輔,無才無德無恥至極最後死在夾棍之下

劉宗敏是一個武将,對于文臣本身就不待見。他直接問魏藻德,自己身為一個國家的首輔大臣,既然沒有能力挽救自己的國家,又有什麼顔面在這個世上苟活。沒想到魏藻德卻笑着回答他,自己隻是一個書生,明王朝會滅亡全都是因為皇帝的昏庸。

對于崇祯皇帝在位期間的表現,都是有目共睹的。雖然沒有讓明王朝繼續延續下去,但是他對于國家政事非常上心,并且是一個自律嚴明的君主。面對失敗雖然不能挽救,但是剛烈自盡沒有選擇偷生,魏藻德卻大言不慚把責任都推卸到崇祯皇帝身上。

明朝最後一任内閣首輔,無才無德無恥至極最後死在夾棍之下

劉宗敏生氣得大罵了魏藻德一頓,他雖然自己考取了進士,但是如果沒有崇祯皇帝的提拔,他也不能夠短短幾年就當上首輔。罵完之後覺得不夠解氣,還指令部下打他的耳光。不知廉恥的魏藻德在受盡屈辱之後,也沒有能夠實作再度為官的心願。

明朝最後一任内閣首輔,無才無德無恥至極最後死在夾棍之下

總結:

劉宗敏後來用捐款的名義對魏藻德索要财務,他推說家裡沒有多少錢,就被直接夾斷了手指。他為了保命交出了幾萬兩銀子,劉宗德也沒有放過他。在經曆了五天五夜的酷刑折磨之後,一代内閣首輔死在了夾棍之下。有這樣無恥的内閣首輔,也算是一個國家的悲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