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代衍聖公服飾展孔子故裡開展 部分服飾首次對外亮相

明代衍聖公服飾展孔子故裡開展 部分服飾首次對外亮相

“齊明盛服——明代衍聖公服飾展”開展。 孔子博物館供圖

中新網山東曲阜1月1日電(記者 趙曉)“齊明盛服——明代衍聖公服飾展”1月1日在孔子故裡山東曲阜開展,該展集結23件孔子博物館所藏衍聖公家族服飾,并輔以明代衍聖公衣冠畫像、孔府檔案、碑刻拓片等相關資料。其中,6件修複完成的明代服飾首次對外亮相。

記者當天在孔子博物館看到,現場展出的服飾按照禮儀場合可分為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忠靜冠服、吉服、素服和日常家居穿着的便服。每一個類别,都依據穿着場合的不同,被賦予特定的政治與禮儀内涵。6件修複完成的明代服飾,為衍聖公的朝服、祭服、吉服、素服以及衍聖公夫人吉服、常服。

明代衍聖公服飾展孔子故裡開展 部分服飾首次對外亮相

現場展出的服飾按照禮儀場合可分為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忠靜冠服等。 孔子博物館供圖

據孔子博物館孔府服飾研究中心主任徐冉介紹,傳世服飾在資訊留存方面優于出土服飾,但是由于材質原因,服飾類文物相對來說較脆弱、易老化,加之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溫濕度變化、光照以及有害氣體的影響,部分服飾文物曆經幾百年的時光,出現了纖維斷裂、糟朽的情況。“針對上述情況,我們開展了保護修複項目,對産生‘病害’的文物采取相應的保護修複措施。”

徐冉說,明代衍聖公服飾因衍聖公的特殊地位而留傳至今,是明代帝王尊孔崇儒的展現,也是诠釋明代禮制的最佳依據。傳世明代衍聖公服飾以其色彩之原真性、紋飾之完整性、結構之穩定性等特點優于出土明代服飾,同時因儲存完好、類别完整、傳承有序、配服完備等成為研究明代和曆代服飾體系的珍貴一手實物資料。

“此次展覽既是對明代衍聖公服飾藏品研究、保護、修複工作的一次展示,也是恢複和再現文物曆史價值,使收藏在博物館的文物重煥活力的呈現和踐行。”徐冉表示,孔子博物館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推出“齊明盛服——明代衍聖公服飾展”并集結圖錄出版,旨在深入解讀中華民族的曆史文化傳承,使收藏在博物館的文物重煥活力,引導大衆欣賞服飾之美的同時,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明代衍聖公服飾展孔子故裡開展 部分服飾首次對外亮相

該展共集結23件孔子博物館所藏衍聖公家族服飾。 孔子博物館供圖

為提高遊客參與度,本次展覽為衆多同袍提供試穿體驗,精心設計明代衍聖公書房場景區,并提供明代服飾複原款、改良款以及原創款多件以供遊客試穿,營造沉浸式體驗氛圍,同時推出“衣冠載道”社教項目,使觀衆在動手制作明代服裝小樣的過程中深入了解明代服裝的結構、紋飾及禮制内涵。

據了解,“衍聖公”這一稱号是中國古代王朝對孔子嫡裔的優待封爵,自漢高祖劉邦以太牢之禮祀孔子之後,孔子地位不斷提高,孔氏後裔也不斷得到榮封賜爵,封号随朝代不同有所變化。“衍聖公”封号前後曆時880年,傳承三十二代,計有四十二人襲封。(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