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迎新年放飛和平鴿源于何時?帶你了解“和平鴿”的前世今生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衆号

2022年1月1日。清晨。北京天安門廣場。

在朝陽的輝映下,伴随着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萬羽和平鴿在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城樓前騰空而起,翺翔在藍天之下。這一讓人熟悉的美好畫面,成為中華民族熱愛和平、中國和平盛世的最經典寫照。

迎新年放飛和平鴿源于何時?帶你了解“和平鴿”的前世今生

2022年1月1日清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放飛和平鴿。中新社記者 易海菲 攝

鴿子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吉祥之鳥。但她們以“和平鴿”的名義,成為人們寄托美好願望的使者,卻經曆了漫長歲月的洗禮和演繹。

中國信鴿協會副會長、首席專家黃劍告訴中新網記者,在西方神話故事中,鴿子是讓人類看到生機的天使。據記載,上古洪水之後,人類最後的幸存者諾亞從方舟上放出一隻鴿子,讓它去探明洪水是否退盡。鴿子銜回一枚橄榄枝,諾亞見後斷定:洪水已退,人間迎來生的希望。

迎新年放飛和平鴿源于何時?帶你了解“和平鴿”的前世今生

美麗的和平鴿。中國信鴿協會供圖

在中國,鴿子被當做吉祥之物,已有着數千年的曆史。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中國在商代就開始人工飼養鴿子。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鴿子更被看做是能祛災避難、帶來好運的“喜鳥”。清代官修省級地方志《畿輔通志》中,就曾記載了兩隻鴿子救下漢高祖劉邦一命的故事:“項羽引兵追漢高祖,避井中。有雙鴿集井上,追兵不疑,因得免。”

黃劍說,正因為鴿子美麗溫順聰明,有着極強的歸巢信念,還有着人類難以企及的飛翔之能,是以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所喜聞樂見,并被賦予吉祥之意。

“我6歲時就開始養鴿子,當時就是被鄰居家鴿子的溫順美麗和胡同裡的悠揚鴿哨聲所吸引。兒童的眼睛最純淨,能從鴿子美麗的外表下看到‘本心’與善意。”黃劍笑稱。

據考,明末清初的《鴿經》,是世界上最早的鴿文化專著。書中有雲:“鴿雌雄不離,飛鳴相依,有唱随之意焉……凡家有不肥(肥:和睦興盛之意)之歎者,當養斯禽。”此時,鴿子已開始為和睦、和平“代言”。

但鴿子最終完成其為“和平鴿”的世界認證,卻是源自于一個并不和平的悲慘故事。

迎新年放飛和平鴿源于何時?帶你了解“和平鴿”的前世今生

剛飛出鴿舍的鴿子。中國信鴿協會供圖

1940年8月,法西斯匪徒占領巴黎,摔死一名小男孩,并刺死了他所飼養的鴿子。小男孩的爺爺找到當時僑居于此的畢加索,請求這位西班牙畫家幫他畫一隻鴿子,以紀念慘遭殺害的孫子。

看着老人手中鮮血淋漓的鴿子,本就厭惡戰争的畢加索更加悲憤,他揮筆一蹴而就,“和平鴿”的雛形應運而生。

1950年,為紀念在波蘭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畢加索在那隻鴿子形象的基礎上,又畫了一隻銜着橄榄枝的飛鴿。彼時智利詩人聶魯達将此畫中鴿命名為“和平鴿”,鴿子從此成為世所公認的和平象征,很多國家也自此在重大活動中,以放飛“和平鴿”表達祈求世界和平的願望。“國際和平年”的徽志圖案就是由雙手放飛的和平鴿與橄榄枝組成。

“但如今,說起‘和平鴿’,世人大多隻知畢加索,卻不知在畢加索之前,一位中國畫家已将自己的百鴿圖命名為‘世界和平的信使’。”黃劍說,這位畫家就是曾與徐悲鴻、柳子谷并稱“金陵三傑”的張書旂。

1940年春,張書旂受當時國民政府的委托,創作了一幅名為《世界和平的信使》的鴿子圖,贈予美國總統羅斯福,以争取美國盡快加入到國際反法西斯鬥争及建立世界和平新秩序的行列。全圖一百隻鴿子形态各異、動靜相宜,故此畫在民間又有《百鴿圖》之稱。

雖然張書旂的《世界和平的信使》所知者不多,但用鴿子作為世界和平的象征,此畫比畢加索創作的世所公認的“和平鴿”早了10年。

黃劍告訴記者,在他的記憶中,新中國首次在重大活動中司放和平鴿是在1959年新中國成立10周年慶典上。中國信鴿協會成立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有組織地大規模放飛和平鴿活動,則始于中國信鴿協會成立以後,且都是由信鴿會員協助完成。

1990年9月的北京亞運會開幕式,11000羽白鴿同時騰空而起的壯觀畫面,讓不少人至今記憶猶新;1997年6月10日,1997羽和平鴿在香港沙頭角放飛,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懷抱;2005年9月3日,在紀念抗日戰争暨反法西斯戰争勝利60周年大會上,16000羽放飛的白鴿在藍天白雲之下鳴響“和平”之聲。

迎新年放飛和平鴿源于何時?帶你了解“和平鴿”的前世今生

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放飛和平鴿。中國信鴿協會供圖

2014年12月13日,是中國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市信鴿協會組織會員貢獻出3000羽信鴿在現場放飛,再次向世界昭示: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同時表達了中國人“倒載幹戈、世界和平”的強烈願望。國家公祭日放飛和平鴿,也自此成為慣例。

在硝煙彌漫的戰争陰雲下,鴿子以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對戰争的控訴,成就了“和平鴿”之名。如今,在承平盛世的朗朗晴空中,這些飛翔的精靈既是人們和平願望的傳遞者,也是人類吉祥安康的祈福者,更是這安甯、祥和歲月的守護者與诠釋者。

迎新年放飛和平鴿源于何時?帶你了解“和平鴿”的前世今生

2009年10月1日,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上放飛和平鴿。中國信鴿協會供圖

2009年和2019年,分别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和70周年。在這兩個國慶之日,天安門廣場分别放飛6萬羽和7萬羽和平鴿,均成為當時大型活動放飛和平鴿數量的世界之最。

202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産黨的百年華誕。中國信鴿協會組織全國會員,以北京天安門廣場為主場,在全國72個放飛點共同放飛20萬羽和平鴿為黨慶生,再次創造重大慶典活動放飛和平鴿數量的世界紀錄。

迎新年放飛和平鴿源于何時?帶你了解“和平鴿”的前世今生

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在7月1日的慶祝大會上,10萬羽和平鴿被放飛。中國信鴿協會供圖

“鴿子易受驚吓,逢亂不出。是以,鴿子能自由自在地飛翔,本身也是對‘和平’的最好诠釋。”黃劍介紹稱,“200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檔案規定:每年元旦、國慶節期間,在天安門廣場升國旗時司放和平鴿。”

從此,每到新年伊始和國慶佳節,紅旗獵獵,軍樂聲聲,鴿音陣陣,也成為和平中國的一段華彩樂章。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和平鴿身後,還有逾40萬的鴿主——中國信鴿協會會員。正是因為他們數年甚至數十年如一日地投入與付出,才培養和訓練出那些能聽從号令、接收指令的鴿子;也正是因為他們無私奉獻出信鴿參與活動,我們才能目睹大規模和平鴿放飛的壯觀景象,感受其所傳遞出的美好願望與祝福。

又是一個新年到。

沐浴在2022年第一縷陽光中的“和平鴿”,

也承載着14億中國人的共同祝福:

望這世界如你我所願,

止幹戈、休戰事,

永是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

中新社記者:王祖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