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螭紋镈

春秋戰國蟠螭紋镈。2002年山東泰安新泰市周家莊東周墓群出土,國家三級文物。通高36.9厘米、口長21.6厘米、口寬13.3厘米、舞長18.5厘米、舞寬14厘米、紐高9.4厘米。紐部作兩卷龍相背,合瓦形镈體,镈兩側各有三排九枚,枚作螺旋形,舞、篆部飾蟠螭紋,鼓部中間飾渦旋紋。
镈:古代打擊樂器,貴族在宴飨或祭祀時,常将它同編鐘、編磬相配合使用。形制接近于鐘,鐘口呈弧狀,镈口為平口,器身橫截面為橢圓形或合瓦形,盛行于東周時期。
作者機關:新泰市文化和旅遊局 新泰市博物館
蟠螭紋镈
春秋戰國蟠螭紋镈。2002年山東泰安新泰市周家莊東周墓群出土,國家三級文物。通高36.9厘米、口長21.6厘米、口寬13.3厘米、舞長18.5厘米、舞寬14厘米、紐高9.4厘米。紐部作兩卷龍相背,合瓦形镈體,镈兩側各有三排九枚,枚作螺旋形,舞、篆部飾蟠螭紋,鼓部中間飾渦旋紋。
镈:古代打擊樂器,貴族在宴飨或祭祀時,常将它同編鐘、編磬相配合使用。形制接近于鐘,鐘口呈弧狀,镈口為平口,器身橫截面為橢圓形或合瓦形,盛行于東周時期。
作者機關:新泰市文化和旅遊局 新泰市博物館
原标題:報效祖國建功西部|青春力量破譯文物“密語”,文創“出圈”激活文旅勢能——省博東方密國文創團隊打造文化IP助力西部...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