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舞蹈詩劇《隻此青綠》首登跨晚,又又美出圈!

一部《隻此青綠》,一卷《千裡江山圖》。在昨晚被譽為最懂年輕人的B站最美的夜跨年晚會上,身着青綠衣裙的宋代女子們翩翩起舞,緩緩地一步步間盡是優雅。

從獨舞到群舞,舞者最後站成一排緩緩走回到舞台後方的畫幕,靜止定格,似一幅畫卷,融回《千裡江山圖》中。在不知不覺中,讓觀衆以身入畫,體會到極緻寫意的傳統“美”。在跨晚直播裡,B站網友紛紛留下“美極了”,“如畫中走出”的彈幕,對于節目的讨論也在微網誌火出圈。

舞蹈詩劇《隻此青綠》首登跨晚,又又美出圈!

女子群舞《青綠》選段截圖

《隻此青綠》是一部立足于名畫《千裡江山圖》,還原了18歲畫家希孟繪制這幅名畫過程的舞蹈詩劇。該劇在北京首演僅3場,就以2.47億的網絡曝光量創下新紀錄。去年10月,《隻此青綠》登陸上海大劇院,因觀衆熱度甚至加場。

此次在B站跨年晚會上,舞劇中的《青綠》選段針對跨晚舞台空間進行了全新改編,畫中顔料、色彩以及畫意化身成為“青綠”少女,以舞蹈的語彙更好地展現出作品追尋中華文明根脈的意義。

其中,領舞的是非常抽象的角色“青綠”,由青年舞蹈演員孟慶旸扮演。在劇中,她是意象化的人物,月亮式的女子,高貴疏離卻又古樸雅緻,是對東方女性的美好想象,也帶着古老文化的自信。微網誌上,網友看完後感慨:“時空的轉盤道不盡文明的交流,一言一語都是中華文化的傳承;曆史的卷軸描不完祖國的山河,一筆一畫都是壯麗的風景。”

舞蹈詩劇《隻此青綠》首登跨晚,又又美出圈!

之是以選用“舞蹈詩劇”來繪就《千裡江山圖》,擔任總編導的周莉亞和韓真曾表示想要追求的是“無聲勝有聲”的詩性表達:“我們不願意重複自己以往創作過的舞劇形式,詩意是劇的核,要展現的不隻是一幅畫,而是自畫中蔓延出的一種意境和宋代文人所向往的理想生活。”

2021年B站的跨年舞台上不僅有從畫中走出的舞者,中國傳統故事也有了創新的延伸。

《待你歸來》取材于《白蛇傳·情》這部小衆的粵劇電影 。電影突破創新,把粵劇戲曲搬上了大螢幕,收獲了戲曲電影的票房新高。B站跨晚在《白蛇傳情》電影内容和中國傳統文化故事的基礎上,采用了創新的平行時空概念。觀衆既可以欣賞斷橋、水漫金山的場景,品味粵劇唱腔《待你歸來》的歌曲,也能穿越時空,在現代的劇組場景裡,聆聽粵語歌曲演繹當代年輕人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白蛇故事的感觸。

舞蹈詩劇《隻此青綠》首登跨晚,又又美出圈!

《待你歸來》選段截圖

曆史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曆史的血脈。仔細想想,優秀的文化遺産,不能僅僅是束之高閣的儲存和研究,還應該承載教導下一代年輕人,傳承中國文化和厚植愛國情懷的教育功能,這是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近年來,傳統文化正在玩起來,活起來,火起來,向年輕人不斷靠攏。

文化離不開傳承,但一味高喊“文化傳承”太過沉重,首先需要吸引更多年輕人來了解。在B站上,有心靈手巧的手工部落客記錄了自己用500克純金手工“複原”三星堆黃金面具、用600克黃金複刻三星堆金杖的全過程,匠心不滅,一錘一敲中鑒往知來。視訊在海内外的播放量過千萬次,外國網友們紛紛留言:“視訊裡的手藝太好了”“還想了解更多中國傳統文化”。UP主古琴診所是幾個年輕人在古畫的場景裡,或輕撫古琴,或彈撥琵琶……讓人不禁恍惚,仿佛穿越了千年,而耳邊響起的RAP,卻一下子把觀衆拉回到現實中。這種古今反差,去打通了傳統和現代,讓古琴“活”了起來,收獲了觀者的喜愛,讓全世界看到了它的美。

舞蹈詩劇《隻此青綠》首登跨晚,又又美出圈!

“大漠孤月俱蒼莽,入卿袖中皆成畫。飛天闌珊君去矣,纖手回鸾化彩雲。”

首演于1979年的民族舞劇《絲路花雨》在舞蹈綜藝《舞千年》中一亮相,就讓不少人直呼“驚豔”,《反彈琵琶》《夢幻伎樂天》等舞段被網友點贊“跳活了沉睡千年的敦煌”。越來越多年輕人正在用自己創新的表達,在B站賦予那些傳承千年的文化遺産以新的生命,也有力提升着年輕群體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知悉度和喜愛度。

曆史似一本舊書,厚重無聲。隻有親手翻閱,才能了解到其中瑰寶。文化既有形又無形,衣食住行,無不沉澱着傳統的基因。以文藝創新來守護好我們的傳統文化,就從我們眼前漸次“活”起來一畫、一曲、一舞、一瓷開始吧。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