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一曼孫女:父親沒有領奶奶的撫恤金,他将趙一曼三字刺在手臂上

1954年,一名叫做陳掖賢的人來到了東北烈士紀念館,他看到了烈士趙一曼寫給自己兒子的遺書,陳掖賢看完後,手抄了一份作為紀念,回到家,他用鋼針蘸着藍墨水,在自己的手臂上刻下了三個字:趙一曼,是的,這個叫陳掖賢的人,就是趙一曼遺書中的甯兒。

趙一曼孫女:父親沒有領奶奶的撫恤金,他将趙一曼三字刺在手臂上

趙一曼是四川宜賓人,原名李坤泰,20歲時,她帶領2000多名學生參加反帝愛國遊行,同年,她加入共産黨,11月,黃埔軍校武昌分校招收女學生,趙一曼報名後被錄取,她成為了黃埔軍校第六期的女學生,在離開家鄉時,全家人在宜賓合江碼頭為她送行。

兩年後,趙一曼被黨組織安排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在這裡,她結識了陳達邦,經黨組織同意,兩人結為夫妻,1929年1月21日,趙一曼生下兒子,因為這一天是列甯逝世五周年紀念日,她給兒子取個小名叫“甯兒”

趙一曼孫女:父親沒有領奶奶的撫恤金,他将趙一曼三字刺在手臂上

由于黨組織當時急需女幹部,趙一曼還沒有和兒子多相處一些時間,就被黨組織給召喚走了,在臨走前,趙一曼将兒子寄托給丈夫的大哥,這成為了她和兒子最後的訣别。

“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主動要到東北工作, 黨組織将她調往東北,在抗日隊伍中任職,當時她與趙尚志兩人并稱為“哈東二趙”讓日本人視他們為眼中釘,肉中刺,日軍千方百計的要抓她。

1935年11月14日,由于戰鬥受傷,趙一曼不幸日軍俘虜,經過一個多月的酷刑,趙一曼堅貞不屈,她的身體已經完全傷透了,日本人又将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救治,在醫院,趙一曼受到了熱血護士和警察的幫助,逃離出來。

趙一曼孫女:父親沒有領奶奶的撫恤金,他将趙一曼三字刺在手臂上

1936年6月30日,趙一曼在前往抗日遊擊隊時,再次被日軍抓捕,8月1日,趙一曼不幸犧牲。

在趙一曼臨終前,她寫下一封遺書: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争,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甯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趙一曼孫女:父親沒有領奶奶的撫恤金,他将趙一曼三字刺在手臂上

由于當時在東北工作時,趙一曼都是用的化名,因而在她犧牲10多年的時間裡,家人都不知道她在哪,直到1954年,趙一曼的二姐李坤傑,找到了當年趙一曼的戰友何成湘,李坤傑拿了一張趙一曼的照片,何成湘看到後,當即認定趙一曼,就是李坤泰。

對于母親的囑咐,陳掖賢心裡一直都記着,此後,他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周恩來總理對他很關心,曾看望過他,從大學畢業後,陳掖賢覺得祖國更需要工業建設,因而主動來到北京工業學校工作。

趙一曼孫女:父親沒有領奶奶的撫恤金,他将趙一曼三字刺在手臂上

後來政府通知陳掖賢,要他去領取趙一曼的撫恤金,陳掖賢沒有去,他連母親的烈士證都沒有領,陳掖賢的女兒陳紅說:父親不敢去領奶奶的撫恤金,他曾說過:“媽媽的鮮血錢,我是用它來吃還是來穿?”那個時候,全國都在放趙一曼的電影,但是陳掖賢不敢去看,因為他實在不願看自己母親受到酷刑的樣子。

1982年,陳掖賢自缢身亡,享年53歲,臨終前,他給子女留下話:不要以烈士後代自居,要過平民百姓的生活,不要給組織上添任何麻煩。以後自己的事自己辦,不要給國家添麻煩。記住,奶奶是奶奶, 你是你! 否則, 就是對不起你奶奶。

趙一曼孫女:父親沒有領奶奶的撫恤金,他将趙一曼三字刺在手臂上

陳紅是陳掖賢的大女兒,1958年出生,是四川大件運輸公司退休的一名普通員工,對于父親的囑咐,她一直都記得,這麼多年以來,她認為自己最驕傲的事就是,她一直在不遺餘力的宣傳着奶奶的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