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89歲日本老人,13歲來到中國,為何至死都不願回日本生活?
導語:1943年,13歲的日本福岡女孩水崎秀子被父母送到了東北。在東北,水崎秀子的姑姑經營着自己的木材産業,水崎秀子是以前來謀求一份工作。時值戰亂,姑姑的生意并不好做,水崎秀子也很快失去了生計。日軍戰敗之後,水崎秀子和姑姑被迫分開。1945年8月,蘇聯人攻入了東北,大批日本僑民都被迫遣傳回國。

水崎秀子被姑姑秘密送到了陝西,她流離失所,一路上靠着乞讨生活。水崎秀子學會了一口中國話,她慢慢融入了陝西農村。新中國成立後,水崎秀子嫁給了陝西一個農民,她則改名王玉蘭。對于王玉蘭的到來,村裡人都相當高興,他們沒有嫌棄王玉蘭的日本人身份,反而對她給予了充分的照顧。王玉蘭感激不已,她積極勞動,熱心幫助鄰裡鄉親,這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王玉蘭将村民都看成自己的親人,她的陝西方言更是越說越好。王玉蘭結婚那天,全村人都為她張羅鋪點,這讓王玉蘭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王玉蘭想起自己悲慘的人生命運,新婚之夜她落下了眼淚。丈夫握着王玉蘭的雙手,信誓旦旦地向她承諾:自己會永遠陪伴在她左右。此後,王玉蘭和丈夫相濡以沫,他們一同生育了7個子女。雖然生活重擔非常沉重,但王玉蘭心中充滿了踏實。
後來縣裡有人前來搜捕特務,王玉蘭的身份是以暴露了。眼看王玉蘭要被抓起來詢問,附近鄉民紛紛出來支援王玉蘭。在老鄉們的佐證下,政府相信了王玉蘭的清白。她也如願以償地辦理了身份證,她正式擁有中國國籍了。此後數十年,王玉蘭和日本家人失去了聯系,而她也十分牽挂家裡。2002年,在外交部的幫助下,王玉蘭成功地傳回了日本。此時的王玉蘭已經不會說日語了,她見到自己的表姐也不感到親切。王玉蘭終于明白自己的歸宿。2018年,89歲的王玉蘭病重。日本家人要接她回去,王玉蘭婉言拒絕了。她要兒子将自己埋葬在陝西大地上,這裡才是她真正的家鄉。
結語: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王玉蘭在中國生活了這麼多年。她已經和陝西有了不解之緣。在王玉蘭的生命之中,中國老百姓給她提供了無數的幫助。這深深溫暖了她的内心。王玉蘭不願回到日本生活,她的事迹曾經引起了全國各界的轟動。實際上,王玉蘭的晚年生活非常樸素,她的兒女都是普通人。王玉蘭不羨慕富貴生活,她甘願守着貧寒,可心中無比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