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自啟停功能,嚴格來講,它又叫發動機自動啟停技術,這項技術其實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出現過,在70年代時,豐田就曾在皇冠轎車上做過類似的測試,這次測試結果顯示節油率提升了10%,觸發機制是當汽車停止1.5S後,發動機便會自動熄火!
而後,馬自達也開發出了i-Stop系統,緊接着越來越多的車型也開始将此項技術運用到自家車輛上,包括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某些德系品牌和法系品牌,就目前而言,由于環境條約的管控,越來越多的車企也紛紛加入了發動機自啟停的行列,并且還美其名曰:“節能減排,降低油耗!”
其實按道理來講,發動機自啟停技術确實有這個功效!特别是對使用排量大,并且經常通過擁堵路段的車主朋友們而言确實是省了一筆不小的開銷。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和德國博世公司此前還專門做過發動機自啟停的測試,結果均顯示采用了發動機自動啟停技術的測試對象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節油率!
這樣看來,發動機自啟停技術這優點還是不錯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一項完美的技術,有利就肯定有弊!想要獲得什麼,那一定有一方需要付出什麼!
很顯然,付出的那一方就是我們的發動機了,發動機頻繁啟動,肯定對發動機造成的磨損次數也就越多,不過這其實并不是它的缺點,因為發動機自啟停功能一般是在車輛行駛了一段時間之後再次停下來才會啟用,這也就意味着此時的發動機是熱啟動,對發動機的磨損并不會很大,老司機們應該都知道汽車冷啟動時才會對發動機造成最大磨損吧?那麼付出的一方不是來自發動機,來自哪裡?
其實這付出的一方來自的是和發動機相關的部件,那就是它的起動機和蓄電池,發動機的啟動原理是蓄電池給起動機傳輸電能,起動機動起來後産生機械能,然後再将機械能傳遞到發動機上,發動機才開始實作真正的運轉!
是以,頻繁啟動發動機會對發動機造成極大損耗是假,對起動機和蓄電池造成損耗是真!當然,雖然有的車企為了減少磨損,已經盡量采用了增強型的起動機和蓄電池,但損耗畢竟是損耗,盡管這樣,搭發動機自啟停功能的車輛,它們的起動機和蓄電池的故障率都是要高于未搭發動機自啟停功能車輛的,當然,起動機和蓄電池的養護費,還有機油的品質等等都是要上升的,這也就意味着保養費用也是要提高的!
寫在最後
其實就我個人而言,對于發動機自啟停這個功能的看法是,對于技術過關的車型就可用,技術不過關的車型還是慎用的好!這裡分享一個親身經曆,當時在成都去辦事兒,到當地去租了一輛車(具體哪輛車就不說了),這車是帶有發動機自啟停功能的,但在行駛到成都擁堵路段的時候,我就發現了問題,當我踩下刹車後,發動機自啟停功能介入,擁堵解除,踩油門行走時,它居然往後退,當時可把我吓得不輕,然後我果斷給它關掉了!
不過就正常車輛而言,發動機自啟停功能還是比較友善的,比方說你在等紅綠燈時,等待時間比較長,發動機自啟停功能介入,此時就是YYDS了!是以在不同情況下,開啟和關閉發動機自啟停功能,會讓你獲得意想不到的駕乘感,畢竟它還省油嘛!
最後給大家留一個讨論的問題,你們對發動機自啟停功能的看法是?
“圖檔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