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士兵衣服上“兵”和“勇”,有啥差別?老兵: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兵和勇,一字之差,天壤地别!

清朝士兵衣服上“兵”和“勇”,有啥差別?老兵: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在清朝影視劇中,觀衆經常看到清朝士兵衣服上繡着不同的字,有些是“兵”字,有些是“勇”字,那麼都是士兵,為何字卻不一樣呢?

首先我們簡單了解一下清朝的軍隊制度——八旗制度,那麼八旗究竟是哪八旗呢?

努爾哈赤起兵的時候,便整改軍制,其先是四旗——黃、白、紅、藍,後來擴大了規模,又增加了四旗——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就這樣一共是八旗。

清朝士兵衣服上“兵”和“勇”,有啥差別?老兵: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八旗制度是民兵合一制度,打仗的時候都是兵,不打仗的時候都是民,這樣既保證了生産力,又保證了軍隊的數量。

清朝入關之後,八旗的地位是非常的高,他們擁有大量的土地,并且不用繳納賦稅,結果奢侈的生活逐漸讓他們堕落。

清朝末年,内憂外患不斷,正是八旗子弟打仗的時候,可是他們卻不會打仗了。本來八旗子弟都是拉弓射箭,能征善戰的,可是經過了兩百年的安穩生活,他們隻顧着享受生活,忘記了訓練,他們連基本的騎馬都不會了,還怎麼打仗。

八旗子弟既然無法指望了,那麼隻能招募士兵了,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湘軍了。

清朝士兵衣服上“兵”和“勇”,有啥差別?老兵: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八旗子弟根本不會打仗,曾國潘便在民間招募士兵,組成湘軍,用來和太平軍作戰。

這些臨時招募而來的士兵,他們的衣服上就是繡着勇字,不是說他們勇敢,而是說他們是鄉勇,不是正規的軍隊。

清朝正規的士兵,納入編制的士兵,他們的衣服上才繡着兵字,說明他們是正兒八經的士兵,而那些臨時招募而來的士兵,不是正規軍,他們隻是臨時打仗,打完仗就解散了,是以他們是勇字。

清朝士兵衣服上“兵”和“勇”,有啥差別?老兵: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兵和勇的差別就是一個是正規的,一個是臨時的。上班的人都知道,雖然正式員工和實習生的工作都是一樣的,但是待遇肯定是不一樣,正式員工肯定比實習生要好一點。

衣服上繡着兵字的士兵和衣服上繡着勇字的鄉勇,他們的待遇也是不一樣,士兵肯定比鄉勇要好很多,無論是工資待遇,還是補貼獎品,士兵都是占據優勢的。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士兵是職業工作,可以長期幹,可是鄉勇就不一樣了,他是臨時的,随便面臨着失業!

清朝士兵衣服上“兵”和“勇”,有啥差別?老兵: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參考文獻:《清史稿》、《八旗制度》、《古代募兵制度》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