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達爾文傳》,我對理想和信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謹以此文來記錄我的感受。
達爾文出生于一個富裕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頗有名望的醫生。小時候的達爾文成績平平,然而他卻總是把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采集各種昆蟲和植物标本、釣魚、掏鳥窩上,是以在大人的眼中,達爾文實在是個過于頑皮、不成器的男孩,整天不務正業。
為了讓兒子學一門正當的技藝,父親希望達爾文以後繼承他的事業,于是将達爾文送進愛丁堡大學學醫。但是醫學院枯燥的課程無法激起達爾文的學習欲望,由于好奇心的驅使,達爾文仍就每天去池塘采集各種動植物标本、去野外觀察鳥類,這使得他在學醫的道路上半途而廢了。
父親終于明白達爾文不适合學醫了,在經曆了一輪周折之後,父親決定讓達爾文去讀神學,将來做一個牧師,不僅能拯救人的靈魂,而且會有穩定的收入,最終達爾文采納了父親的建議。然而,他卻在足夠多的業餘時間裡故态重萌---大大滿足了自己的第一大愛好,就是野外采集,尤其是采集昆蟲。在此期間,達爾文結識了亨斯羅、塞治威克等有名的生物學家,在他們的指導下,達爾文打下了紮實的科學根基。
讀完了神學的達爾文,正準備回到家鄉做一個普通的牧師之前,卻收到了亨斯羅教授的邀請---以博物學家的身份去參加“貝格爾”号艦的遠洋航行,于是達爾文從此走上了另外一條人生道路。曆時五年的遠洋航行生活是枯燥的,常常好幾個月在茫茫大海上漂泊,看不見陸地,但是達爾文很快就适應了這樣的生活,而且,在航海期間他每天都勤勤勉勉地做着日記,養成了安靜思考的良好習慣。五年的航行經曆實在是過于豐富,這讓達爾文搜集了大量的标本。尤其是在經過加拉帕戈斯群島和火地島這兩個地方的時候,達爾文的所見所聞更是為他後來尋找人類的起源埋設了線索。五年的航行生活徹底改變了達爾文的生涯,回到家鄉之後,達爾文果斷放棄了牧師的工作,他開始一門心思地整理标本和思考問題,最終舉世震驚扥《物種起源》問世了,達爾文的夢想終于實作。
托爾斯泰說“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是的,縱觀達爾文的一生,不難發現,最終還是他的夢想指引着他一步步走向了成功。而蕭伯納卻說“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一是躊躇滿志”,人生在世,沒有理想信念是不行的,而如果隻有滿腹志向卻不付諸任何的實際行動亦不可取。若想堅守住理想信念并使其實作,讀完《達爾文傳》,我總結出以下幾點要素:
一、良好的習慣很重要。人們都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達爾文從小就養成了愛思考、勤動手、及時做記錄的好習慣,這為他能夠在五年的遠洋航行中搜集大量的資料奠定了基礎,同時他的航海日記也為《物種起源》一書的編撰提供了最原始的資料。達爾文的成功與其良好的習慣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二、優秀的精神品質很重要。陶鑄說:“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一定是一個很有理想,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個隻做物質的主人而不做物質的奴隸的人”。從達爾文的身上,我們看到耐心、勤勉、仁慈、謙遜、耐得住寂寞、不怕吃苦、敢于為夢想堅持到底等優秀的精神品質,這些優秀的精神品質使得達爾文在遠洋航行中,不顧外界條件的艱苦,仍然能夠忘我地工作。達爾文的成功與其優秀的精神品質密不可分。
三、機遇是實作理想信念的關鍵。拉羅什富科說:“不管人們怎樣誇耀自己的偉大行動,它們常常隻是機遇的産物,而非一個偉大意向的結果”。在達爾文的成長過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大師。從愛丁堡到劍橋,達爾文有幸遇見了格蘭特、亨斯羅、塞治威克等生物學家,他們是達爾文的啟蒙者、和塑造者,正是他們的出現,才推動了達爾文的進一步成功。由此可見,達爾文的夢想之是以實作,與其機遇密不可分。
四、學問出于好奇與探索。亞裡士多德說:“學問出于閑暇與好奇”。就達爾文來說,這兩方面他都有了:對于博物學,他從小就充滿好奇;此外,他還碰巧擁有閑暇。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達爾文總是喜歡搜集動植物标本,并常常去池塘采集各種小動物做解剖;在他的閑暇時間,他還去參加各種學術聚會,拜訪學界精英。這使得達爾文積累了很多博物學的知識和本領。由此可見,達爾文的夢想之是以實作,與其好奇之心和探索之心密不可分。
高爾基說:“讀一本好書,猶如和高尚的人談話”,讀《達爾文傳》,我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我認識到了理想信念對于我們成長的重要性。理想和信念之于人,猶翅膀之于鳥,理想和信念是飛翔的翅膀。堅定信念,守望夢想!我将帶着我的感悟努力走好接下來的路程,不負青春,實作我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