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說呂布是戰神,為何卻是個蠢笨的小人形象?

今天想要探讨一下,三國時代的風雲人物——呂布。

提起呂布,就算不熟《三國演義》的人,也會知道他跟董卓、貂蟬之間的關系。如果玩過《三國志》這款電腦遊戲的人,會知道他的武力100是無人質疑的。

都說呂布是戰神,為何卻是個蠢笨的小人形象?

如果熟悉《三國演義》的人,會認為他是智力遠遜于武力的武将。呂布最猛的一場戰役應該是“三英戰呂布”。先是張飛與呂布戰了50回合,然後關羽加入戰局,三人再打了30回合,最後劉備再加入戰局。

都說呂布是戰神,為何卻是個蠢笨的小人形象?

《三國演義》對于關羽、張飛的武力描述是深入人心的,以武力見長的關羽與張飛聯手,呂布一個人都可以戰成平手,他這樣的戰績絕對可以被稱為戰神,我想這沒有人可以懷疑,這也是人所共知的。

但關于呂布的相貌卻是沒有定論,他到底是型男,還是帥哥?是英武,還是健壯?我們先來讨論一下他的相貌問題。

許多史料都推斷呂布是混血的美男子,可能是中亞的民族混血。

《三國演義》一出場的時候,借由李儒的眼,對于呂布的形容是“見丁原背後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

之後董卓與丁原兩軍對陣,董卓說:“吾觀呂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慮天下哉!”

就讓董卓這個敵人都非常想要認識呂布。

都說呂布是戰神,為何卻是個蠢笨的小人形象?

張飛曾經稱呼呂布為“三姓家奴”,意思就是他原本姓“呂”,投效在丁原的麾下時,認丁原作幹爹;投效到董卓的旗下時,認董卓為幹爹。

三姓家奴的說法會讓大家認為,呂布的忠誠度不高。

但是,再仔細思考看看,如果一個忠誠度不高的人,你留他在身邊,丁原、董卓可是前車之鑒,那為什麼如此精明的曹操卻也在抓到呂布的第一時間,也想要收降呂布?

布叫曰:“明公所患,不過于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

操回顧玄德曰:“何如?”

玄德答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

曹操詢問劉備的意見,這就代表着曹操已經被呂布的說辭打動了。這全是出于愛才嗎?我想這也是其中之一。

都說呂布是戰神,為何卻是個蠢笨的小人形象?

但是,相貌肯定也是另外一個關鍵。在古代當官,除了你個人的學識之外,還要看你的長相,如果太抱歉,就算你是學富五車,你還是有可能無法當官。這可以參照龐統的遭遇,龐統與諸葛亮齊名,号稱卧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可即便龐統如此大的名氣,也因相貌的問題,而備受冷遇。

都說呂布是戰神,為何卻是個蠢笨的小人形象?

像關羽,之是以會被捧上天,大部分原因也是因為長相,而非他的人格。

都說呂布是戰神,為何卻是個蠢笨的小人形象?

是以,呂布能讓三個野心家先後都表态想要納他于麾下,可見呂布是何等的魅力呀!

另外,再談談呂布的智謀。

我們都喜歡文武全才的武将,從古至今,能兩者兼具的通常沒幾位。而在整部《三國演義》中,我們卻隻看到呂布的骁勇善戰,從來沒有看到他的計謀……

自從呂布殺了董卓,被李榷等人趕離長安之後,呂布麾下唯一的有名的謀士僅有陳宮。

甚至在呂布被曹操所擒時,陳宮還對曹操說:“布雖無謀,不似你詭詐奸險。”、“恨此人不從吾言!若從吾言,未必被擒也。”

看來呂布應該是武力遠大于智力的武将。整部《三國演義》中确實找不到呂布,使用計謀的蛛絲馬迹。

難道呂布真的有勇無謀嗎?

我想要從其他情節,提出兩點合理的推測。

我要舉出第一個合理的推測是:連後來有名的張遼,一開始也隻是呂布陣營中的一名小将。所謂強将手下無弱兵,反推回來,兵勇就代表将勇,這樣的說法應該是算合理。

從古至今,很少有那種天生的武将,因為戰場上瞬息萬變,武将必須掌握的訊息有别于其他的職系。

是以,武将是必須一步一步養成的。

基本的體能、國術與兵法的學習僅是第一步。

之後就是在戰場上,在每一場戰役學習,更是關鍵的是學習戰勝如何接收勝果,學習戰敗如何逃亡的藝術。

一個有名的武将的養成除了天賦之外,還要有以上的學習。

武将之是以有名,一定有他獨特的養成方式,他當上司之後所采取的訓練方式,也一定會跟他被養成的過程息息相關。

之後張遼為曹操所用,成為曹魏首屈一指的武将,或許張遼個人本身的特質有關,但是,張遼一開始是在呂布麾下學習的,這個成長過程不容抹殺。

都說呂布是戰神,為何卻是個蠢笨的小人形象?

張遼的成就是否可以間接證明呂布的文武呢?可能還不夠。

我要舉出第二個合理的推測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的來由。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應該是這樣解釋的:如果要論人的話,以呂布作為代表,以馬來評論的話,則以赤兔馬為代表。

這句話可是著名的史官裴松之的注解。而在《三國演義》中,對赤兔馬的描述在第3回,李肅帶赤兔馬去賄賂呂布時:

有良馬一匹,日行千裡,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

果然那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

後人有詩單道赤兔馬曰:“奔騰千裡蕩塵埃,渡水登山紫霧開。掣斷絲缰搖玉辔,火龍飛下九天來。”

在25回,曹操将赤兔馬贈與關羽時:那馬身如火炭,狀甚雄偉。

如果這僅是單論外表,赤兔馬絕對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代表。赤兔馬不隻長得好看,而且還很能跑。

再用這個觀點來看呂布,與赤兔馬在馬界的地位相對于呂布在人界的地位。呂布除了好看之外,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

都說呂布是戰神,為何卻是個蠢笨的小人形象?

除了上述的這點推論之外,應該還有其他的。

如果說呂布沒有智慧的話,你會相信一個智力不到30,幾近于癡呆、魯莽又武力很高的武将,會被當時的人冠以“人中呂布”的稱号嗎?

另外,在史料來看,在殺死董卓之後,呂布還跟司徒王允共同執掌朝政兩個月。一個繁雜而龐大的國家機器,不是你說想掌控就一定掌控得來的!

但是,這個部分在演義中僅以一回不到的内容帶過,顯得呂布沒有絲毫的功用。雖然這段曆史被掩蓋了,但是在文學上,“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還被流傳了下來就是一個證明。

呂布可以說是“封建忠君思想”的反面典型,因為呂布不符合封建社會的需求,是以演義對他多有抹黑,尤其在智力這方面。

為什麼要在智力方面抹黑呂布呢?如果隻講呂布的反複無常,讀者還是會着迷于他的威猛,這樣呂布的不忠有可能被人所接受,基于此,演義成功的把“笨蛋”和呂布做了連接配接。演義成功地将“忠君思想”散播到每個人的心裡。至于莫名其妙變成笨蛋的呂布,就隻能和他說聲抱歉,誰叫他造反失敗呢?

隻是成王敗寇而已,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不也是個反複無常的小人嗎?

都說呂布是戰神,為何卻是個蠢笨的小人形象?

是以,呂布帥是一定的,應該也是一個文武全才的美男子。你覺得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