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态系統,各種生物體彼此保持着平衡的關系,以前,中國有很多地區野兔,但是當野兔的生存環境發生變化時,不僅野兔的數量減少,而且一些大型動物與野兔一起生活作為食物也會因為食物短缺, 和減少的數量。幸運的是,随着當今生态環境的改善,各地野兔的數量已經恢複到一定程度。可以看出一個地區生物鍊的重要性,但是當生物鍊系統被外來物種破壞時,造成的危害也非常非常大。

在澳洲,有這樣一種植物,被帶到這片領土後,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危害,甚至人們曾經花了24億元錢将其淘汰,但效果并不好。該植物是仙人掌,18世紀澳洲或英國殖民統治下,當時有一種叫做蚜蟲的蠕蟲,可以提取并加工成一種天然無毒的安全染料,稱為胭脂紅,在18世紀,英國軍服使用的染料原料就是這種蛞蝓紅。但當時養殖業被西班牙壟斷且價格昂貴,為了改變這種現象,英國殖民者打算将鯉蟲引入澳洲進行人工繁殖,以降低染料的成本。
由于鯉魚在仙人掌植物中很受歡迎,引進了鯉魚,英國人也把鯉魚蟲最愛的仙人掌從南美洲引進到澳洲的新南威爾士州進行養殖。起初,人們并不關心仙人掌的擴張,畢竟引入仙人掌的目的是為了喂養鯉魚。然而,當地的氣候等原因最終不允許蛞蝓的發展,而是讓貧瘠、極其頑強的生命力迎來了仙人掌的瘋狂擴張和繁殖。後來的工業革命,鯉魚紅等天然染料原料失去了主要用途,逐漸被合成色素所取代,胭脂紅也退出了曆史舞台。
但這次,新南威爾士州的人們也開始賺錢,仙人掌給當地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當地人稱它為"王樹",它不僅可以進行有性繁殖,還可以進行無性繁殖,但凡是有一點根,莖稈就能繼續頑強生長, 最高的仙人掌可以生長在當地到10米左右,堪比大樹,而澳洲無數的行走動物更是仙人掌繁殖的幫助,仙人掌果實甜美的汁液,不僅做爬行動物如牛羊喜歡吃,還有鳥類喜歡吃。種子也被運往其他地區。
仙人掌的迅速擴張帶來了無盡的危害,不僅侵占了農民的農田,還剝奪了其他植物生存的空間,在20世紀20年代,仙人掌成為澳洲曆史上最嚴重的入侵物種,農田、路邊都堆滿了仙人掌的身影,讓人嘗到了無盡的煩惱。後來,人們用理化手段對其進行治理,花費了近24億元卻無法消滅它們,但後來卻用一種叫仙人掌的小飛蛾來控制仙人掌,效果極佳,這種以仙人掌為食的幼蟲成為仙人掌最大的天敵。
現在澳洲的仙人掌已經得到控制,但在我國,仙人掌是一種非常好的經濟作物,它的果實可以吃、榨汁,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藥,也是一種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可以說,我國仙人掌的現狀與澳洲曾經的待遇截然相反。您如何看待這一點,期待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