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光鬥2022跨年演講:财富大變局和增長新思維

作者:李光鬥觀察

文/李光鬥

2021跨年的時候,我們每個人最大的祈望是苦盡甘來;此時此刻,2022已翩然而至,但人類卻依然仿佛身陷無盡的隧道,在微弱的光亮中艱辛探索。雖然2022年唯一确定的還是不确定,疫情反反複,人們仍要如常生活。交易是人類的天性,增長是自然的追求。這一年我飛行了八萬七千多公裡,去過20座城市,和各行各業上百位企業家做過深度溝通。他們都說沒想到2021年比2020年過得還艱難;但他們沒有一個人選擇“躺平”,而是都在不折不撓的努力奮鬥,為國擔當,為國分憂。曆史與現實再次告訴我們,企業家與企業家精神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原動力之一。

李光鬥2022跨年演講:财富大變局和增長新思維

2020年跨年之際,有一句話到現在無人認領:“2019年是過去10年最艱難的一年,但将是未來10年中最好過的一年”,如今,艱難已成常态。2022年我們面臨新的挑戰:第一個是需求收縮,第二是供給沖擊,第三是預期減弱。但再凜冽的暴風雪都阻擋不住春天的腳步,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宣布,疫情必須在2022年底前結束。無論以何種方式,人類一定是最後戰勝疫情的勝利者。

李光鬥2022跨年演講:财富大變局和增長新思維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包括财富的大變局,從集中壟斷到分享經濟,從赢家通吃到共同富裕,财富的流動模式與财富的配置設定方式已然在深刻地變化:階層變動、财富洗牌、行業重組、新人輩出……新産業、新消費、新品牌、新傳播讓人應接不暇,所有人都面臨着如何重生、如何創新的大考。我們應該如何迎接這樣的變局時代?如何實作逆勢增長?新商機就是從“高剛海”中找到“高剛痛”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高剛海”總能産生大品牌,所謂高剛海是指“高頻、剛需、海量”的消費需求。如何在“高剛海”中發現新商機?就是要關注“高剛痛”,隻要你比競争對手做得更好,找到消費者沒有被滿足的需求,就是你的機會。Z世代來臨,2022年00後大學畢業踏入職場。他們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也是伴随着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長大;見證了大國崛起的一代,他們也是文化自信和品牌自信空前高漲的一代。過去長輩總是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但是在這個萬物互聯、資訊爆炸的時代,這個情況實際上已經反過來了,很多東西我們真沒年輕人知道的多,也因為年輕人眼界開闊、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并且成長在快速變化的時代當中,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非常強,辨識資訊的能力也非常強。如今國潮在年輕一代消費者中已蔚然成風,中國本土品牌迎來了黃金時代。

李光鬥2022跨年演講:财富大變局和增長新思維

中國經濟的下半場,我們們要考慮兩個問題:第一、如何滿足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第二、如何讓自己的品牌更新換代。得年輕人者得天下,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也是拉動内需增長的一股強大力量。如何抓住年輕的消費者,是企業的一件頭等大事。盡管當下消費疲軟,但新快消依然爆品疊出。很多網紅店為什麼人潮洶湧,因為他們把握住了年輕化的潮流,提供沉浸式的新體驗。物質的極大豐富帶來的還有消費品位的更新,不管是中國造還是外國造,誰的東西好就買誰的。面對新一代消費者,國貨品牌的上司者們早已不再單純地把成本效益放在首位,而是更注重産品品質、設計創新。“Z世代”消費者既看中品牌和體驗,又注重品質和内涵,不僅擁有較強的消費能力,也擁有更大的話語權,他們要求品牌所傳達的價值觀要與自己的理念相契合。以餐飲業為例、用工慌、成本漲都讓老闆們苦不堪言。但現在年輕的消費者坐到你桌子面前,從點完菜到最後結帳走人,可以全程不跟人說一句話。但你的門店有什麼瑕疵?哪個菜受歡迎?他們甚至比你還清楚;數字化轉型不僅是開個外賣那麼簡單,而是産品的轉型、組織的轉型,乃至傳播引流的轉型。對吃客來說找好館子是痛點,點菜是痛點,結賬也是痛點……建立新消費場景,用資料賦能,利用私域流量和消費者建立強關系。所有這些商業機會,你都關注到了麼?勞動力短缺,就需要企業家借助網際網路的力量,把人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懶人也是推動社會的進步,懶人不想走路,發明了汽車、火車、飛機、超級高鐵;懶人不想耕田,發明了拖拉機、收割機;懶人不想洗衣洗碗、發明了洗衣機洗碗機;可怕的是年輕人連孩子都不想生了,如何延續人類社會的繁榮和人口紅利,也給高科技提出了新的挑戰。

李光鬥2022跨年演講:财富大變局和增長新思維

在這個品牌年輕化的時代,一定要從原來的高大上到現在的宅萌寵,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和年輕化制造轉變,年輕人已成為消費的主角,新家電、單身家電的需求越來越大,以海爾為代表的家電企業嗅到這個商機,推出“一人份”家電,迷你洗衣機、複古小冰箱、迷你音響、迷你電鍋、便攜榨汁機成為了新單身時代的标配。“需求、流量、創新、品牌”是網際網路下半場的關鍵詞。需求從“高剛海”到“高剛痛”;流量從電視到社交媒體,從大屏到小屏,從讀文字到刷屏,以前人們擷取新聞的管道是傳統媒體,現在所有的新聞都在朋友圈裡。冬天是積蓄能量的季節,經濟下行的時候更應該把握住品牌提升的機會?為什麼冷飲店應該在冬天開張?因為冬天是冷飲銷售的淡季,顧客稀少,營業額增長緩慢;隻有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服務規範,鍛煉員工的意志,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賺錢的艱辛,讓各部門度過磨合期,真正做到默契的互相配合。當盛夏——銷售旺季到來時,冷飲店才可以在殘酷的競争中生存下來,立于不敗之地。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管理學大師查爾斯·漢迪在闡述他的“第二曲線理論”時說道:“當你自以為該往向處走時,你往往已經錯過了轉向的最後機會。”對于企業來說,一定要在傳統業務衰落之前就去尋找新的商機,這就是第二增長曲線理論:任何一條增長曲線都會滑過抛物線的頂點達到增長的極限,持續增長的秘密是在第一條曲線到達頂點之前就要開始發現新的增長曲線。這個時候,時間、資源和動力都足以使新曲線度過它起初的探索掙紮的過程。

李光鬥2022跨年演講:财富大變局和增長新思維

馬斯克一共創立了9家公司,分别是火箭公司Space X、 光能發電Solar City、星鍊StarLink 、手機公司Model π、超級高鐵Hyperloop、城際高速地鐵Boring Company、人工智能Open ai、腦機接口Neuralink ,還有特斯拉TSLA。在這九家公司中,特斯拉是最沒技術含量的,但特斯拉這一家上市就讓馬斯克成了世界首富,其市值超過了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總合。國土有邊界,生意無邊界,其實這正是商業變化的趨勢,我們要打開思路。

現在很多定位叫虛假定位,定位定死了很多中國企業,大家一定要記住,任何企業要想成功,最後就是全品類發展,重新定義品牌、重塑平台。突然企業面臨産品銷售斷崖式的下滑;突然一夜之間客戶消失不見了;突然舊的消費者退出,而新的顧客沒有跟進來……這是近幾年我走訪國内企業時,經常發現的一個嚴峻問題。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順風順水躺着都能賺錢的紅利時代已然遠去;常常面對“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當客戶在一夜之間全部消失,企業如何轉型?當品牌老化,新舊消費者的動能無法轉化,企業又應如何先知先覺,逃出生天,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AT&T現在為什麼沒市場了,從輝煌走向衰落了,現在消費者的需求不是打電話,而是語音、視訊、資料傳輸和價值傳輸。是以,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要勇于否定自己,在本産業中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産品,而且要在産品暢銷的時候否定自己,不斷的要推出新産品。如果一個企業在自己産品銷售最紅火的時候,吃老本看不到危機,很快就有同類的競争企業推出新一代的産品。百年老店柯達創立于1880年,曾是膠卷的代名詞,在"膠卷時代"占據了全球份額的三分之二,是當之無愧的膠卷大王,在其巅峰時期柯達公司共有14.5 萬名員工。上世紀90年代,柯達還被公認為是全球最有價值的五個品牌之一。可悲的是巨大的成功也讓柯達陷入路徑依賴的泥淖而不能自拔。柯達本來是一個善于發明家的偉大企業家,在1970末到80年代初,柯達實驗室産生了1千多項與數位相機有關的專利,奠定了數位相機的架構和發展基礎,1975年,柯達的工程師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台數位相機,成像之後不需要再沖洗照片了。但柯達的高層卻驚恐于這一跨時代的發明,因為數位相機不需要膠卷直接成像,一旦數位時代開啟,自己最主要的膠卷業務就會被侵食颠覆。于是柯達的高層決定雪藏這一新發明。然而僅僅過了六年,索尼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台數位相機——MAVICA,搶得了市場先機。數位時代來的比任何人想象的都快,進入21世紀,數位已成為了市場與生活的标配,個人的手機都可以照相,都可以分發照片,柯達幾乎失去了自己的所有老客戶,對新的年輕消費者又沒有任何吸引力,一步步走向衰落,最終在2012年破産。

李光鬥2022跨年演講:财富大變局和增長新思維

随着技術、科技、社會環境、消費人群的變化,任何領先的企業都不能對創新掉以輕心,市場無時不刻地發生着變化,企業要想增強自身的競争力,在不斷疊代的競争中勝出,不但要充分運用“達維多定律”突破創新,甚至是颠覆式的創新。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我國經濟發展質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敢于奉行達維多定律,投身于對市場現狀挑戰、對技術的突破、以及對商業模式的創新。例如海爾就通過不斷地全面創新而強化自己優勢的競争與品牌地位。 在産品創新上,15年前的海爾已是中國白電市場的頭部品牌,但為了品牌升位,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以及把握消費更新的趨勢。海爾從2006年就開始着力推出高端家電品牌卡薩帝,如今卡薩帝作為海爾獨立品牌,已占據了高端家電市場的最大份額。

李光鬥2022跨年演講:财富大變局和增長新思維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永遠的要走在市場的前面。無論是一個個人還是一個組織,都不能躺在以往的功勞簿上睡大覺。而是要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這樣你才能,永遠的立在潮頭。企業不能被現有的核心競争力拖累,你要時刻關注消費者的需求。一個不能持續更新和擴張核心競争力的企業将逐漸沒落,退出曆史舞台。不能說你的長處是什麼,你就想着我做什麼,而是消費者有什麼樣的需求,你就要滿足它。全時空、全流程、全場景2021的一大年度熱詞是元宇宙。“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人們對另一個世界總是滿懷憧憬。随着高速無線通信網絡、互動技術、雲計算、VR/AR、人工智能、物聯網以及區塊鍊等技術創新的深入融合,催生出新型虛實相融的網際網路應用和社會形态,這就是正在逐漸變為現實的平行世界—元宇宙。

李光鬥2022跨年演講:财富大變局和增長新思維

對于新新人類,元宇宙不是烏托邦,是數字新世界,是兩栖理想國。如今的元宇宙,已被視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基本形态,是一種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産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網際網路應用和社會形态,對新新人類的吸引力更加顯著,不亞于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是一個可以讓新新人類完全沉浸其中的平行宇宙,在這個虛拟世界裡新新人類更具優勢重建人類現實世界裡的一切,同時栖身于現實與虛拟的這兩個“平行”世界。。當60後與70後還在因中國足球疲軟而遺憾,90後與00已經為EDG戰隊奪冠而狂歡。許多年輕人為什麼不願社交,因為他們在虛拟世界裡得到的刺激和快樂遠甚于成人世界。元宇宙的新井噴基于智能硬體(頭盔、眼鏡、耳機以)等可穿戴裝置和天空網際網路的更新換代,通過VR(虛拟現實)、AR(增強現實)、MR(增強現實)和XR(擴充現實),年輕人會發現元宇宙除了吃喝拉撒,可以滿足人的絕大部分需求,足不出戶就能體驗比現實更精彩的工作、社交、娛樂和生活。未來元宇宙的沉浸感會讓新新人類更加耽于一切盡在掌握的美麗新世界。元宇宙重構的是人類精神世界,在這個無形勝有形的世界,新新人類更加看重虛拟财富,以房子、車子、票子為代表的傳統财富将被新财富符号取代。室雅何須大,帶寬定乾坤。如果未來10後成為元宇宙的原住民,就可能不再攀比房子大小,而隻是炫耀網速的快慢,房地産的升值概念将可能被重新定義。汽車将不再是社會地位的象征物,而會回歸到代步工具的本質;當無人駕駛汽車滿街跑,招之即來,新新人類就沒有買豪車炫富動力;如果在虛拟世界打遊戲掙的“工分”可以當代币,更年輕人會更多選擇在現實世界躺平。如果NFT成為共識,人們的收藏品會完全數字化;傳統藝術品的價值體系也會被颠覆。未來人類将和機器人、智能人在元宇宙時代共存共處,但制造業仍然是根本,一切的食品行業都必須向快餐業轉變;現在人們在吃飯的時候都放不下手機;未來新新人類将認為吃飯不再有聚會的儀式感,“上天可戲嫦娥,入地可差閻羅”,他們從元宇宙中獲得的快感将遠勝于現實中的飲食男女。元宇宙的核心在于對虛拟資産和虛拟身份的承載,我們甚至可以從中獲得在現實世界中也被認可的利益。在“元宇宙”平行世界裡,經濟系統的運轉需要區塊鍊技術為其認證機制提供支援與保障。基于去中心化網絡的虛拟貨币,“元宇宙”中的價值歸屬、流通、變現和虛拟身份認證成為可能,具有穩定高效、規則透明、确定的優點。這賦予元宇宙巨大商業價值的想像空間。當下80後、90年、00後已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年輕一代的消費群體更在意自我感受,追求新鮮、個性、獨特的消費體驗,具有互動型功能的品牌更受年輕人的青睐。他們生活在一個超連結化和資訊飽和的世界中,也更加相信科技,依賴智能産品,推動元宇宙的實作,為虛拟世界添加更多内容,未來的元宇宙将成為他們消費的主要市場,蘊含着巨大的财富機會。所有的生意都可以重做一遍:新的阿裡、新的京東、新的位元組跳動……都可能在元宇宙誕生。

李光鬥2022跨年演講:财富大變局和增長新思維

同樣,中國經濟下半場的财富機會,是創新和财富轉軌的機會,是全時空、全流程、全場景。711是早上7點開門,晚上11點關門,為什麼麥當勞、沃爾瑪成為全球500強?因為可以做全世界的生意,亞馬遜的出現做的是7×24,随時随地可以下單,這是就全時空、全流程、全場景。在中國經濟的下半場,智慧産業,技術造福、新娛樂、專業服務将日新月異,公司會消亡。新品牌的機會是品牌小衆化、個性化潮牌。因為品牌的壟斷力分散了,小衆品牌、小微品牌、個人品牌紛紛出現。從電腦聯網到手機将人移動聯網,再到萬物互聯的物聯網,網際網路發展三部網的每次跨越都帶來了商業模式創新的巨大革命。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正一步步的滲透并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掀起一場新的财富革命和配置設定革命,産生新的朝陽産業和新的經濟增長方式。未來,物聯網将更大範圍的走進人們家中,除了智慧家居還有智慧養老、智慧停車、網際網路金融等,改善人類的交通、健康、安全、工業、能源、城市規劃等各個方面。作為未來競争的科技高地,各國都開始建設自己的産業鍊,從消費網際網路向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網際網路演進。中國的産業更新首先要引領消費更新更具現實意義。中國正在從傳統資源驅動型為主導的發展模式向自主創新、科技驅動為主導的新興模式轉型更新。人工智能則被視為推進轉型更新的新動能。令人鼓舞的是,中國5G、人工智能、大資料、區塊鍊等基礎資源領域核心技術已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科技優勢,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産業融合加速推進,激發産業鍊和供應鍊的創新。在這方面,中國海爾在物聯網方面的發展就做出符合中國國情的有益嘗試,海爾的卡奧斯COSMOPlat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已經孕育出機械、模具、服裝、電子、建陶、能源、房車、農業、醫療和化工等15類行業生态子平台,覆寫全國7大中心12個區域,并在全球20個國家複制推廣。

李光鬥2022跨年演講:财富大變局和增長新思維

以前,中國的企業總是在比誰便宜,是以我們的水在全世界瓶裝水銷量最大,但我們的利潤卻不及依雲的1%。我們怎麼生存?之前加多寶為紅罐的涼茶打得一塌糊塗,後來我說,你為什麼不賣水呢?它注冊了一個商标叫昆侖山,這個水現在正慢慢超過涼茶的貢獻,大家應該都看過這個品牌,但不一定知道,這是加多寶的新品牌。那怎麼打情感營銷呢?比如褚橙就講了一個故事,人生中有起伏,精神中可傳承。這個橙子一下子成了全世界最貴的橙子。老品牌如何煥發青春?黃酒是家飯酒,我們給它重新做品牌定位,皇帝喝的酒,花雕酒。一下子這個品牌就提升了。從平替到高贊,從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大國崛起需要品牌助力

中國在應對外部挑戰的同時,正在建構以國内大循環為主,國内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品牌強則國更強,品牌才是企業緻勝的終極法寶,品牌競争力是國家競争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衡量一個國家競争力的強弱,是看它有多少世界性的品牌,衡量一個地區競争力的強弱,是看它有多少全國性的品牌。2021《财富》雜志釋出的世界500強榜單顯示,中國公司上榜數量達到143家,比美國多出了21家,連續第二年超越美國居世界首位。這一方面展現了中國大型企業實力強勢增長的趨勢,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在全球疫情沖擊下,中國經濟從疫情中較快恢複中獲得的相對競争優勢。雖然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中的數量已居首位,形成了數量多、規模大、品類齊全的商業競争高原優勢。但我們更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中國的全面崛起仍面臨着巨大的挑戰,更需要中國企業在做大的同時,進一步的做強。

李光鬥2022跨年演講:财富大變局和增長新思維

中國已确定了制造業向更高附加值更新發展的戰略目标,品牌發展戰略已經成為中國的國家戰略。小到企業大到國家,其生産能力和品牌價值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品牌強國不僅在改變世界對中國産品的偏見,更在重塑國人對中國品牌的信心。未來,随着品牌塑造、品類細分、管道下沉的繼續優化,中國本土消費會有更大的想象空間。以前中國企業的生産多是在自己熟知的領域裡進行大規模生産,随着疫情對經濟影響,以及“逆全球化”風險的不斷加大。産業鍊重構勢必會帶來反全球化的趨勢。以前世界還能接受東莞一堵車,矽谷晶片就要漲價的情景。現在全世界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都有了建設自己的産業鍊,形成小而全的格局的沖動與戰略意向。國際局勢複雜多變,中國某些高、精、尖企業常有“斷炊”之虞。電子科學、通訊工程、生物醫學、工業軟體等行業面臨着更大的瓶頸。中國要強盛、要複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讨不來的,這是中國企業從做大到做強必須攻克的第一個高地。同時全世界已經離不開中國制造。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世界第二大進口國。從代工服裝到制造汽車,從模仿到創新,中國也早已不再是廉價的象征,既有生産能力又不斷在提升研發能力,從“制造”到“智造”,将220多個商品品類做到了全球産量第一。全世界已經離不開中國制造。但中國模式存在着嚴重的缺陷——大國寡品,即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沒能樹立起中國品牌在全球的地位。許多國貨的擔當是平替,也就是進口替代。知名市場研究機構Interbrand釋出的“2021年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顯示,華為依舊是中國唯一上榜的企業,其品牌價值為61.96億美元,排名第85位。美國依舊占據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半壁江山。中國企業在後疫情時代,更應着力于本土品牌崛起,對品牌進行重新更新改造,在網際網路下半場通過差異化、高端化、全國化的路徑,實作新消費、新産品、新品牌的品牌重構。創新與品牌驅動仍然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強大的雙引擎,中國要建設創新驅動型國家,中國經濟要轉換動能,完成“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的“三個轉變”;中國企業應通過不懈的努力去增強中國産品的競争力,實作品牌價值從平替到高贊的升位,改變“制造大國、品牌小國”的現狀。品牌創新的力量如何打造網紅品牌?先講故事後創品牌,取個好名字是很重要的,而這其實賣的是社交。什麼是國潮?中國獨有的品牌時尚化和年輕化。什麼是品牌再造?品牌的年輕化和藝術化。什麼是顔值經濟?先好看再好用,品牌必須和藝術相結合。國際化、時尚化、年輕化,紅色文化也可以做得很時尚。未來的品牌趨勢是什麼?虛拟代言人成為新潮流,以前是米老鼠,拍了一集又一集的電視連續劇劇,現在珍娜貝爾什麼作品都沒有,卻從“高大上”到“宅萌寵”一下子走紅出圈。

李光鬥2022跨年演講:财富大變局和增長新思維

2021年中國的房地産、學科教育、航空客運、酒店、旅遊、乃至餐飲行業都遭遇了寒潮回冷;但上帝在關上一扇又一扇門的時候,總會打開一扇新的窗戶:素質教育、職業技能教育訓練、人工智能、線上遊戲和元宇宙、新能源、大健康、養老産業、鄉村振興、個性化消費等……又在孕育着新的風口和商機。有人辭官歸故裡,有人星夜趕科場。星光不負趕路人,江河眷顧奮楫者。2022年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所謂企業家精神,就是要在一切都不确定的情況下依然砥砺前行、奮發有為,創造出财富新世界。

(部分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