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尊敬的人

“人到七十古來稀”,我爺爺已近古稀之年,卻依然活躍在家裡的第一線,他做着最平凡的事,但他的一言一行都讓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我尊敬他,不僅因為他是我的長輩,而是他作為一位老人,卻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品質。

爺爺屬牛,他象老黃牛一樣勤勞。每天一大早,天才蒙蒙亮,一個身影就在廚房忙開了。煮稀飯、蒸饅頭、炒青菜、打豆漿……待我們一起床,桌上已經擺好了豐盛的早餐。吃完飯,爺爺送我們上學,從早到晚,一年四季,風雨無阻。爺爺總是這樣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爺爺還很倔,他有“牛脾氣”。記得幾年前,爸爸要去荷蘭,媽媽要去日本,家裡一下就剩下老老小小。當時我馬上要上國小,學校離家又遠,為了更友善送我上學,爺爺宣布了一件大事:他要去學車了。家裡一時反對聲一片,理由是年紀大了。可爺爺卻執意要去,記得那段時間,他經常一邊做飯,一邊拿着書背交規。人上了年紀,記憶力不好,常常背了上句,忘了下句,有次爺爺太投入,隻聽見廚房傳來一聲:“糟了,糟了!”接着一股糊味傳來,粥糊了。奶奶聞聲跑過去勸爺爺:“你這大把年紀,還折騰個啥?”爺爺瞪瞪眼,來了句:“老了就不能學習了?不懂就學,活到老學到老嘛!”兩個月後,一本嶄新的駕照擺在了桌上,奶奶笑道:“行啊,中了大獎啦!”爺爺幽默地回應道:“有志者事竟成,成事在人,不問老少。”我則在邊上豎起了大拇指:“姜還是老的辣!”

爺爺有句口頭禅:“縫縫補補又三年”。我小時認為他很“葛朗台”。記得我上學之初,筆盒裡裝了幾支新鉛筆,每次鉛筆用一半,我嫌握起來麻煩,就會随意一丢,結果有一天我想找隻鉛筆寫字半天找不着,爺爺卻不知從哪裡拿出了一個鐵盒,待我打開一看,傻眼了,全是半截鉛筆,不同的是每支後面都套上了用廢舊塑膠殼卷的筆套,我嘟哝道:“這鉛筆不都丢了,怎麼又撿回,又值不了幾個錢。”爺爺嚴肅地說:“粒粒皆辛苦,能用則用”,我不情願地拿起一支,心裡還暗自埋怨:摳門啊!過了段時間,聽說機關組織捐款給貧困山區,爺爺毫不猶豫地給了兩千元。事後,我好奇地問:“爺爺你怎麼突然這麼大方啊?”爺爺很平淡地說:“錢要用在刀刃上!”原來我爺爺并不是“葛朗台”,那是爺爺給我潛移默化上的又一課。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就是我的爺爺,他就是這樣言傳身教,讓我們耳濡目染,他是值得我尊敬和學習的人。

上一篇: 我的好朋友
下一篇: 我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