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之獬是剃發令的始作俑者,一個流傳千年的谶語,讓他後人沒有了

衆所周知,明朝是漢人江山,清朝時的滿人江山,雖然清朝時期滿漢共治,但在清朝初年的時候頒布一道剃發令,一時間讓天下之人為之憤怒和驚恐。或許很多人不知道,這道剃發令的始作俑者竟然是孫之獬,并且最後孫之獬的下場也無比凄慘,甚至殃及後人斷絕香火。這究竟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就來給你揭秘。

孫之獬是剃發令的始作俑者,一個流傳千年的谶語,讓他後人沒有了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對于孫之獬,或許很多讀者都比較陌生,他是山東淄川縣人士,出生于一戶富商之家,是以幼年時就接受到良好的私塾教育。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孫之獬參加科舉進士及第,進而步入仕途為庶吉士,主要職責是為皇帝講解經書典籍和起草一些文字。當時,宦官魏忠賢當權,而孫之獬為人精明,于是很快就和魏忠賢等人沆瀣一氣。後來,崇祯帝朱由檢繼位,大力懲治閹黨,而魏忠賢自缢而亡,一時間樹倒猢狲散。

孫之獬是剃發令的始作俑者,一個流傳千年的谶語,讓他後人沒有了

鏟除魏忠賢之後,崇祯帝開始焚毀閹黨編寫的書籍,比如《三朝要典》,這是一本排斥和誅殺異己為目的的書,無數賢臣良将都是以書喪命。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閹黨編寫《三朝要典》,孫之獬也有功勞,不少内容都出自他手,是以崇祯皇帝要焚毀《三朝要典》的時候,孫之獬就抱着這本書在太廟痛哭,不允許皇帝焚毀此書。後來,崇祯皇帝借此機會将孫之獬革職,還把他列為閹黨,雖然沒有殺他,但将其貶為平民。

孫之獬是剃發令的始作俑者,一個流傳千年的谶語,讓他後人沒有了

明朝覆滅之後,清軍依靠吳三桂進入了關内,自此也就開始了清朝的統治。不知是何人推薦,清廷入關後竟然召見了孫之獬,并且還授其官職任禮部右侍郎。作為明朝遺民,孫之獬本應當拒絕,畢竟儒家思想是一臣不侍二主,但孫之獬卻滿心歡喜地答應了,不僅當即就進京謝主隆恩,并且還幹了一件極為不齒的事。

當時的清廷實行滿漢共治,上朝的時候滿人官員在左,漢人官員在右,并且滿人剃發穿滿服,漢人留頭發,身穿漢服。然而,孫之獬上朝的時候就搞得四不像了,他穿着漢服,但卻剃成了滿人的發式,站在朝堂上左右都進不去,因為漢人說他發式不對,而滿人說他是漢人,是以也讓孫之獬極為尴尬,最後隻好站在了外面。

孫之獬是剃發令的始作俑者,一個流傳千年的谶語,讓他後人沒有了

在清軍入關的時候,滿人發式被稱之為“金錢鼠尾”,即把頭發全部剃光,隻在頭頂上留下一撮頭發,并且規定這一撮頭發隻能有銅錢大小。另外,留下一撮頭發還要編成一根小辮子,粗細也要剛好和老鼠尾巴差不多,故此得名“金錢鼠尾”。後來,清朝滿人的發式經過多次變化,直到清末才變成所謂的“半光頭”。

在順治皇帝時期,滿人的發式依然以“金錢鼠尾”為主。我們都知道,清廷後來頒布了影響極大的“剃發令”,要求滿朝文武和天下百姓都剃發,然後改成滿人的發式,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在一開始清廷對“剃發令”并不強求,甚至一開始隻讓官員剃發。然而,不知道為何孫之獬卻對剃發情有獨鐘,不僅自己率先剃發,還讓自己的家人也跟着剃發,甚至還多次上書給順治皇帝,讓他一定要在全國大力推行“剃發令”。

孫之獬是剃發令的始作俑者,一個流傳千年的谶語,讓他後人沒有了

為了推行“剃發令”,孫之獬還用“發不剃,國将亡”來吓唬順治皇帝,最後順治皇帝下旨,命全國上下必須剃成滿人發式,否則就是想要造反,一時間“留頭”還是“留發”成了生與死的選擇。對漢人來說,儒家思想教育的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是以剃發不僅僅是把頭發剪了這麼簡單,而是對父母的不孝行為。在清廷大力推行“剃發令”的同時,全國上下的反抗也與日俱增,據《研堂見聞雜記》記載,江南一帶因不剃發而被殺的人數以萬計,全國加起來恐怕有百萬。

孫之獬是剃發令的始作俑者,一個流傳千年的谶語,讓他後人沒有了

雖然“剃發令”是清廷的旨意,但始作俑者卻是孫之獬。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孫之獬回鄉祭祖,恰逢山東爆發農民起義。當時,起義軍的首領叫做謝遷,他聽說孫之獬回到了山東,于是就立馬派人去抓他,因為謝遷等人就是因“剃發令”而起義。其實,也不僅僅是謝遷痛恨孫之獬,全國各地的人都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最後,孫之獬被起義軍成功活抓,他們将其五花大綁,然後用釘子在身上戳滿了窟窿,接着再插上羽毛四處遊街。人們看到孫之獬被遊街時,還都拿臭雞蛋爛菜葉子打,實在大快人心。

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孫之獬哪還有命活着回去,此外他一家七口人也全部被起義軍所害,整個家裝也都無一人幸免。孫之獬的死傳到朝野,滿朝文武不僅沒人替他感到悲痛,反而都還都在内心暗自竊喜,就連順治皇帝也什麼都沒說,多年後也鮮有人提及此事。

參考資料:

《順治》作者:立行 ,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