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老家後面有一片竹林。那濃郁的一片綠讓人好生喜歡。我常和小夥伴竄進竹林捉迷藏,也曾試圖折斷其中一根把玩,可始終沒有成功。在與竹的親密接觸中,我産生了許多疑問。
為什麼它不易被折斷?為什麼再大的風和雨都不能毀了它?爺爺告訴我:“因為竹有節啊,一節節竹節使它始終挺着腰。”雖然聽得似懂非懂,可從對竹有疑問開始,我便迷上了它。我開始單純地收集竹的圖檔,開始學畫它。
到後來,我上了國中,離開了老家,離開了那片蒼翠的竹林。可我卻感覺我越發地親近竹了。國文課本中總用“竹”來形容一個品質高尚的人——剛正不阿、堅強、不畏風霜雨雪……一個個詞,許多許多人,都在不斷地诠釋竹的含義,而這些,也在逐漸地加深我對竹的了解。老師說:“做人就要像竹,一身清白,看似不堪一擊,實則剛強不屈。”從那時起,我的心中,仿佛有一顆竹苗破土而出,淨化了我的靈魂……
現在,我高中,老家那片蒼翠的竹林似乎被移作他用了,國中國文課本中的那些關于竹的了解的詞,也被時間狠狠地甩在了歲月裡。似乎一切都變了,可心裡那棵竹依然還在。它守在我心裡,像一個正義的使者,指着我前方的路。
在如今這個社會問題頻出的時代,在如今這個全世界都在喚醒道德良知的社會,好像許多美好的東西都到了保存期限,開始變質。這時我開始明白,竹的意義不再隻是剛正不阿,堅貞不渝,它更代表正義,代表一顆熱忱的心!
竹它輕聲告訴我:老人倒了要扶,别怕,“良知”倒下不得不扶;小孩被撞要救,别怕,當“善良”奄奄一息時不得不救;自然災害發生,别猶豫,要幫,要幫助渙散的人心重新凝聚!
如今,一個東西流行起來,很快,但過時,也很快!可是,竹應該是永遠的流行元素,我們每個人,都要在心裡種一棵竹,挽救自己挽救他人。
竹,是我心裡的信仰,伴我久久,伴我們久久!
而我永難忘懷的,仍是老家後院那一片風中搖曳的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