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才”範仲淹:50歲娶15歲雛妓為妻,沒被罵反而被傳為一時佳話

“全才”範仲淹:50歲娶15歲雛妓為妻,沒被罵反而被傳為一時佳話

一篇文采斐然的《嶽陽樓記》使得他成為了北宋一介文學大家,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讓他成為了宋朝的一代名臣,率兵戎邊西北、令西夏軍隊聞風喪膽而獲得“小範老子”之稱的他彰顯了自己出色的軍事才能……這樣一位能文能武、文采卓越又為政清廉的忠仕賢臣不是别人,正是北宋的“全才型”官員範仲淹。

有人曾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範仲淹再怎麼完美也有私德方面的瑕疵,比如說他五十歲的時候娶了一位雛妓為妻,可以說是染指妓女、有傷風化、私德有虧。

而實際上,範仲淹與最後一任雛妓出身的夫人甄氏之間的感情過往非但不是想象中的那般龌龊不堪,反而還有情有義、頗為純真,堪稱是北宋曆史上的一段佳話。

“全才”範仲淹:50歲娶15歲雛妓為妻,沒被罵反而被傳為一時佳話

自強不息、才學了得的北宋好少年

公元989年,範仲淹出生在徐州的一戶官宦人家,但命運無情,範仲淹2歲之時其父範墉便病逝了,為了衣食俱暖,母親謝氏隻得帶着兒子改嫁給了一個朱姓讀書人。

幸運的是,繼父對母子二人十分愛護,還細心地教範仲淹習字、彈琴,彼時,年幼的範仲淹一度以為繼父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範仲淹長大後,漸漸知道了自己的出身和家世,他發誓要憑借刻苦讀書、奮發向學而正式回歸本宗。

自那以後,年少的範仲淹辭别親人,委身于破廟之中,在缺衣少食的條件下勤勤懇懇地讀書緻學。公元1015年,26歲的範仲淹進士及第,2年後入仕為官,終于實作了心中的夙願。

“全才”範仲淹:50歲娶15歲雛妓為妻,沒被罵反而被傳為一時佳話

昔年,範仲淹回鄉認祖歸宗卻遭拒,因為範氏族人都不希望他回來分走一份祖産。

已經中舉的範仲淹無依無靠,卻不墜心中宏志,他在一處寺廟中找到了暫且可以安身之所,每日早晨用很少的米熬煮成一鍋粥,等到粥全部涼透結塊之後,範仲淹将之切成四塊,2份拿來當早飯,2份留作晚飯,再無其他食物果腹佐餐。

希望的螢火雖小、日子雖然艱苦無味,可範仲淹卻在苦寒的境遇之中磨煉出了超凡的意志力,其後,志存高遠的範仲淹取得了功名,不但成功地認祖歸宗,還叩開了讀書人治國平天下的大門。

“全才”範仲淹:50歲娶15歲雛妓為妻,沒被罵反而被傳為一時佳話

矢志報國、能文能武的官場多面手

寒門學子入仕後一向是從基層小官做起的,範仲淹自然也不例外。初入宦海的那些年裡,範仲淹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學智慧,為官一任便造福一方,在摸索為官之道的同時還能恪守本心,這,便是範仲淹不同于凡衆,最終能成為一代名臣的人生底色。

14年後,已近不惑之年的範仲淹憑借才幹實績而博得了宋仁宗的信重,默而有識的他被調任到皇帝身邊,成了一位内閣校理,直接接觸朝政諸務,向仁宗提供治國的智慧錦囊。

宋仁宗趙祯在位之初,霸氣專權的章獻明肅皇後劉氏垂簾聽政、把持朝綱。範仲淹以為這樣不妥,大膽奏本上疏,請求太後歸權還政于仁宗。

劉太後自然不喜直言進谏的範仲淹,她将範仲淹貶官到河内府,算是給了他一個政治警告。

“全才”範仲淹:50歲娶15歲雛妓為妻,沒被罵反而被傳為一時佳話

然而範仲淹卻不以為意,他為官盡職盡責,将原本民生凋敝的河内府治理得越來越好,劉太後去世後,宋仁宗速速拟旨将才臣範仲淹重新調回了身邊。

重返京師後的範仲淹在直言進谏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但凡不利于朝政穩妥、政風清達的事情他都會上疏奏折,甚至不惜觸怒皇帝、彈劾宰相。

天性如此耿直且不懂曲婉,令範仲淹在8年間曆經了3次貶官,官場摯友紛紛勸其認清形勢、少言避禍,而範仲淹卻淡然一笑道:人生不過百年耳,中年的歲月方可有所作為、一展抱負,又豈可被功名所累?!

“全才”範仲淹:50歲娶15歲雛妓為妻,沒被罵反而被傳為一時佳話

無論順境逆境,人至中年的範仲淹始終都在珍惜韶華、謹慎緻仕,因才能卓著、辦事公正,範仲淹與宋仁宗一道謀求革舊求新,推行了“慶曆新政”。

當大宋與西夏戰事初起,儒臣範仲淹自願調任邊疆,親自整抓軍務、鞏固邊防、沉着冷靜地應對邊關局勢,受到了軍隊和邊關人民的贊可和愛戴。

為了能夠成功抵禦西夏的進攻,範仲淹将邊疆的異族部落都團結起來,嚴明賞罰制度、制定共同進退的規約,在大宋與西夏兩軍對峙不下的數年之間,成功地将敗勢扭轉為勝局,令西夏敵軍聞風而喪膽。

西夏的将領知道彼時已經勢成孤微,不會再從戰事中得到什麼好處,便尊呼範仲淹為“小範老子”,主動卸甲稱臣,與大宋簽訂了議和的條約。

“全才”範仲淹:50歲娶15歲雛妓為妻,沒被罵反而被傳為一時佳話

身為一介儒臣,範仲淹卻懷着一腔報國熱血打破了事業範圍,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幹為大宋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有關和平與發展的難題,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彰顯了他能文能武、甘為官場多面手的忠臣本色。

尊妻敬内,感情真摯純粹的千古完人

範仲淹一生娶過3位内人,他的原配發妻是他昔日同窗的堂妹李氏,李氏出身于大戶人家,與範仲淹情投意合、舉案齊眉,隻可惜李氏福薄命弱,很早就因病去世了。

李氏故去後,忙于朝堂政務的範仲淹為了家中有人主事當家,便将家中的仆婦張氏變成了繼室夫人,張氏為人和善能事,一直認認真真地打理家中内務,還給範仲淹生下了2個兒子。

而在範仲淹47歲那年,張氏忽然一病不起,幾近于藥石無靈的狀态長達了半年之久,令尊妻敬内的範仲淹一度憂心忡忡。

“全才”範仲淹:50歲娶15歲雛妓為妻,沒被罵反而被傳為一時佳話

公元1036年,剛到饒州任上的範仲淹應有人之邀參加了一場酒宴。席間,身旁一名執闆吟哦的稚嫩女孩引起了範仲淹的注意,很快,範仲淹就知道了女孩的身世,她姓甄名金蓮,乃是一名年方12的青樓雛妓。

盡管範仲淹已經年近五旬,可甄金蓮面容姣好、純情至緻,令範仲淹目随心系、情動不已。一旁的摯友梅堯臣見狀,遂低語建議範仲淹将甄金蓮收為妾室。

範仲淹思慮了一番,認為家中妻子長期抱病卧床,實在不宜納妾,考慮這名雛妓身形尚未成熟,不妨幾年後再做打算。

“全才”範仲淹:50歲娶15歲雛妓為妻,沒被罵反而被傳為一時佳話

3年後,張氏夫人因病去世,50歲範仲淹又成了鳏夫一個,梅堯臣見狀,不失時機地提起了當年那個令範仲淹念念不忘的饒州雛妓甄氏。

範仲淹差人打聽甄氏的消息,此時15歲的她身在青樓卻一直未經人事,已經出落成了一個善于歌詠、标緻溫雅的女子。

于是,範仲淹就寫信探求甄金蓮的意願,在得知甄金蓮也傾慕于自己之後,範仲淹便通過好友花錢為甄金蓮贖了身,很快就将她納為了妾室,溫厚善良的甄金蓮與範仲淹恩恩愛愛地生活了近15年,二人的故事還成了北宋曆史上的一段佳話。

“全才”範仲淹:50歲娶15歲雛妓為妻,沒被罵反而被傳為一時佳話

按常理來講,五旬的範仲淹納雛妓為妾的事情本應為世人所诟病一二,可實際上,範仲淹與雛妓甄金蓮自初次相逢之日便一直書信不斷,頗有感情基礎和内心的互相認同。

範仲淹考慮到夫人張氏卧病已久,一旦沖動納妾,總不忍心讓抱病的她再受到情感上的打擊,于是按捺住了納妾之心,直到張氏過世,才與甄金蓮正式結親。

通過3年的考驗,範仲淹與甄金蓮有了深厚的感情基礎才成就了一段姻緣,他正人君子的風骨由此而可見一斑。

以雛妓為妾非但不算私德有虧,反而成了範仲淹尊妻敬内、正統敢愛的客觀佐證。

“全才”範仲淹:50歲娶15歲雛妓為妻,沒被罵反而被傳為一時佳話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範仲淹文能治世、武可安邦,這樣一位堪稱完人的肱骨之臣世所罕見。

即便是在他于57歲的年紀從朝堂上退隐之後,依然勉力推進“明教化、興學校”,并為北宋培養了武将狄青、哲學大儒張載等許許多多能人名仕。

回望如流般的曆史,智者大家範仲淹被後人譽為“天地間第一流人物”的确一點都不為過,他那勵志且傳奇的一生着實是普天下讀書人的絕佳榜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