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上顯示,陳歐是一位企業家。但是從陳歐的履曆來看,他更像是一個網紅。他的頭銜有聚美優品創始人兼CEO,創立團美網,是街電董事長。陳歐曾經帶領自己的公司到美國上市,被紐約交易所稱贊為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
這種名頭一向都很虛,陳歐當時靠着網際網路的力量,擴大了自身的影響力,但是他的商業帝國卻一敗塗地。曾經在三年之内賠掉了120億,之後要花三個億買一個有前途的項目,卻遭到王思聰的嘲諷。

陳歐
王思聰為什麼要嘲諷陳歐呢?據說陳歐現在已經變成了行業第一,其中又有什麼内情?陳歐曾一度參加各類綜藝節目,在網際網路以及視訊網站上,還在電視台上頻頻露面,為何後來學會了低調,銷聲匿迹?這就要仔細翻閱陳歐本人的經曆了。
陳歐是80後,身上有着80後的特質,特立獨行,追求自我,但是又有着極強的虛榮心。他是四川德陽人,父母很有錢,他在16歲就已經去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讀書,26歲去美國斯坦福大學獲得了MBA學位。陳歐去國外鍍金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且MBA,相信許多人有所耳聞,許多人花錢隻是去為了混圈子,結交人脈和資源。
盡管有家庭得天獨厚的條件加持,陳歐卻是一個認真讀書的人。他在國小的時候就拿過不少奧數的獎,還跳過級。如果稱呼他是少年天才也不為過。
陳歐和很多80後一樣,喜歡計算機喜歡打遊戲,他在打遊戲方面有着驚人的天賦。曾經在新加坡參加電競遊戲,獲得了前三名。陳歐從電競遊戲中發現了商機,他看到遊戲項目會是爆火的一個領域。不得不說陳歐是非常有眼光的,王思聰後來也參與到電競遊戲當中,他們兩個人都是為了賺錢,而不是單獨為了玩。
2006年,陳歐正在讀大四,他建立了一個遊戲對戰平台。這個平台吸引了國内外很多電競愛好者。陳歐憑借這個遊戲平台,賺了許多錢。
但是在2009年陳歐賣掉了這個公司,雖然這個遊戲平台是他創辦的,但是他并沒有占據絕對的股權。當他發現自己和股東們的步伐不一緻的時候,他認為也是分道揚镳的時候。嫦娥沒有一絲留戀,賣掉了公司,去了斯坦福大學讀MBA。
在斯坦福大學讀MBA有多少好處呢?至少陳歐結識了他的創業夥伴戴雨森。 MBA畢業後,陳歐回國創業。這個階段陳歐讓許多人見識到了他的人脈和資源有多麼的強大。首先他找到了一個天使投資人為創業融資,然後遇到了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之一的徐小平,需要憑借他的創業項目融資。兩個人相見甚歡,一見如故。一拍即合,共同做大事業。
但是這一次陳歐碰到了瓶頸,他發現照搬國外的模式根本無法在中國行得通。是以陳歐轉型了。
衆所周知,女人的錢最好賺。2010年前後,許多女性對于化妝美容整形等能提升自己顔值的項目都非常感興趣。那個時候大家普遍認為通過化妝通過一些外在的調整,可以使自己變得很漂亮。是以很多女孩子願意在這些項目上投資。
陳歐建立了聚美集團,主做化妝品。他瞄準的是電子商務,在這個時候,陳歐和自己的合作夥伴戴雨森發生了激烈的争執。他們兩個人的意見無法統一。但最終還是尊重陳歐的意見,先把一個化妝品網站上線。
陳歐,劉強東,李國慶
陳歐所建立的美團美網,當時号稱是中國第1家專業女性團購的網站。專賣正品,超低價格。當時這個噱頭确實讓陳歐的電商在國内立足,然後這個網站,最終改了名字,聚美優品。對陳歐了解的人或者從那個時代經曆過的人,應該都聽過這個名字。雖然小編沒有在這個網站上買過任何東西,但是當時憑借鋪天蓋地的廣告和成功個人的宣傳也聽說了這個名字。
聚美優品當時的優勢在于他們是正品,并且比專賣店便宜了4成,價格方面。這吸引了大量的女性使用者。盈利額突破了1.5億,然後受到了紅杉資本的青睐,獲得了投資。
創業成功之後,陳歐頻繁出現在大衆面前,不僅參加了央視的節目訪談,還參加了天津衛視的綜藝節目,超的形象爆火是因為參加湖南衛視的快樂女聲和天天向上兩個欄目。當年這兩個節目收視率非常高,掀起了全民選秀的熱潮。陳歐憑借這兩個節目,被廣為人知。
赢得極大的曝光率之後,陳歐似乎把自己當做了一個大IP,他親自出鏡做廣告。那時候他的廣告語還挺經典的,“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在那個青春疼痛文學都無比受到追崇的時刻,陳歐的這些廣告語應運而生,很受歡迎。
陳歐從此成一個企業家變成了一個網紅,可能他的本意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曝光度,為了公司形象才這樣做,但實際上他這樣做為公司的發展帶來了隐患。到了2013年聚美優品,因為爆倉被使用者投訴,有幾十萬使用者投訴,他們十幾天都沒有收到貨物,然後聯系不上聚美優品的客服。
面對這個情況,陳歐和聚美優品的高管站出來向大衆道歉也發表了聲明,可是并沒有解決這些事情。2014年聚美優品上市,在紐約交易所上市。這一年陳歐風光無限,被胡潤富豪榜評為第16位。
2003年開始電商已經是爆火的行業,從2014~2017傳歐的聚美優品一直在擴張狀态。聚美優品的交易量能占到同行的51.6%。這麼大的市場占有量,讓陳歐被稱為中國跨境電商第一人。
随之而來的是,京東淘寶,天貓唯品會全部湧入電子商務市場。當這些強有力的競争者進入市場之後,陳歐的聚美優品已經有點岌岌可危了,但此時嫦娥并沒有意識到這些競争對手給予他的威脅有多大。
陳歐依然把自己作為大IP營運,他擁有了4000多萬的粉絲。他的帶貨能力在當時來講非常強悍。可是聚美優品曝光的賣假貨這種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處理。雖然最終刑拘了幾個人,但在網上曝光聚美優品賣假貨的人。但是大衆對聚美優品的印象沒有好轉。這個時候聚美優品的競争對手全都發力,搶走了聚美優品的使用者群體,損失了120億。
聚美優品不在占據優勢之後,陳歐繼續轉型。他投資了母嬰用品,建立了寶寶樹平台。寶寶樹這個母嬰品牌在2018年的時候很火爆。但是陳歐這一次學會了低調,他沒有把自己的品牌大張旗鼓的對外宣傳,而是悶聲發大财。
但陳歐并不想止步于此,成立了一家影視公司,拍了一部影視劇,找了張翰和張鈞甯出演。但是這部影視劇并沒有獲得很高的收視率,口碑也非常差。盡管如此,但是陳歐還是賺了一筆錢。
然後陳歐參加各類綜藝節目擔任導師。但在2017年之後,陳歐的帶貨能力已經大不如前了,比如他曾經推出過兩款空氣淨化器,請了人做代言,他自己也出來打廣告,但是依然賣不出去,是以這一次的投資打了水漂。
但是陳歐很能折騰,他在空氣淨化器投資項目失敗之後,又轉入了共享充電領域。他在社交網絡上面給自己的新項目打廣告。告訴大家以後出門都不用帶充電寶了,而且充電寶還可以送紅包。
陳歐花三個億買了這個項目,他對共享充電的領域非常看好,但是每個人的眼光不一樣,比如馬化騰,比如俞敏洪,比如王思聰都認為陳歐的這個投資項目一定一定會打水漂。尤其是王思聰,他在社交網絡上公開表示,“如果這個項目能夠成功,我就吃翔,立帖為證”。
王思聰為什麼如此不看好這個項目?那就要從兩個人的眼光來看起。每個人投資的目光都不一樣,不可能一個項目所有人都能看好,如果一個項目所有人都看好,那可能這個項目不一定賺錢。就好像股票市場有一句名言,如果滿大街的人都開始買起股票,那麼股票市場估計要跌到谷底。
王思聰,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他這個人喜歡出現在綜藝節目上,電視節目上,視訊網站上,也喜歡在社交網絡上發表自己的言論。他的個人言論曾經引起過非常不好的影響,但是曾經憑借他是萬達首富王健林的兒子,這個身份很多人都給他一個面子,而且有很多沉迷于消費主義金錢主義的人,甚至很崇拜王思聰。
但是王思聰在這兩年也遭遇了滑鐵盧,首先是他們的家族企業,再然後就是他的投資失敗,被登上頭條。當然最令廣大網友喜聞樂見的是,聊天記錄,讓人意識到了富二代追求女孩子有多麼恐怖。
王思聰喜歡嘲諷明星,喜歡嘲諷陳歐這樣的人已經不是一回兩回了。很多人說王思聰是背靠豪門,是以講話毫不留情,但實際上王思聰也是看人下菜碟的。不該說的話不該惹的人,他是絕對不會招惹的。
但是對于陳歐這樣可以招惹的人,他講話就比較粗魯。對于王思聰的嘲諷,陳歐公開回複:“不是每個項目都能做成,本來創業成功就是一件小機率事件,街電做不成可以做公益,但希望不要因為你的情緒,不讓這個項目入駐萬達。”
陳歐的回答情商非常高,而且盡顯企業家本色。他的這個回答已經完全抛棄了個人的情感和情緒,而是站在合作者的角度上跟王思聰套近乎,陳歐想的是能把項目做好,其他的并不關注。在商場曆練多年,陳歐成長了許多。
共享充電這個項目,我們在大街小巷上都能看到。因為很多人出來不太會人手必備一個充電寶也不會人人都拿一個充電器,是以當我們逛街約會發現手機快沒電的時候,找到一個共享充電平台,租借一個充電寶是習以為常的。
2018年共享充電寶的使用者已經快達到了2億,在這裡面成歐投資的街電項目占據了。40.5%的市場佔有率。變成了行業的老大。這個不被王思聰看好的項目被陳歐給做成了。
到了2020年共享充電市場不斷擴大,已經達到了400億。很多人認為我們使用的智能手機的電池技術一定會進行突破,讓我們獲得超高蓄電量,是以共享充電行業的前途是一片迷茫的,甚至令人堪憂。對于這種說法,不論是哪個行業都會有人唱衰,我們也要承認很少有哪個行業永遠是常青樹。
陳歐也聽到了這種聲音,他對此表示智能手機的電池最起碼5年之内沒有辦法完成巨大的突破,那麼共享充電市場依然樂觀就可以做下去,當然如果有一天這個行業确實成為了夕陽行業,那麼陳歐會迅速轉型。
從陳歐創業的履曆來看,陳歐是一個非常靈活的人。他并不會墨守成規,也并不會死守着一個項目一條路走到黑,而是在關鍵時刻進行轉型,不斷進行突破。是以如果真的有一天共享充電行業前景堪憂,那麼陳歐也會在前景堪憂之前進行轉型。
對于王思聰的嘲諷,陳歐沒有不屑一顧,反而是借力打力,化幹戈為玉帛。這足以說明陳歐的性格經曆了巨大的變化,他也越來越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做人越來越穩重。曾經他在三年之内賠掉了120億。但是經過這個事件的成長,他變得更加沉穩,更加老練,這是他人生的曆練,是他人生寶貴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