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2年春晚看點,申奧成為當時主流,趙麗蓉探戈舞步俘獲觀衆芳心

作者:北展溜溜球

記得魯迅先生曾經寫過一句話:“翻看每個地方的縣志,大都會有兵家必争之地的說法;每個地方也多湊出個八景來,”這倒是倒出了文化的内涵和氣魄。

另外,在我國的文化傳統之中,有逢五逢十大規模慶賀的傳統,特别是逢十的紀念,更是别有一番姿态和意志。1992年春晚,是春晚開辦之後的第十屆春晚,韻味自是悠長。

晚會也以“除夕大拜年,十年再回首,熒屏心相印,歡樂進萬家,相聚在今宵,爆竹賀新春”為主題,突出了十周年的主題,也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2年春晚看點,申奧成為當時主流,趙麗蓉探戈舞步俘獲觀衆芳心

開頭用了聯唱的方式,回顧了春晚開辦十年來(1983—1992)的經典歌曲,李谷一、殷秀梅、那英、毛阿敏、蔣大為等知名歌手悉數登台,為觀衆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

為了适應當時申奧的時事,蔡國慶演唱了歌曲《走向奧運》,但由于那一屆的申奧失敗,這首歌曲并未收錄到本年春晚的專輯之中,不被廣泛的認知也就可以了解了。

庾澄慶上台演唱了歌曲《讓我一次愛個夠》,也是以奠定了其在大陸的地位,這首歌被放映在大街小巷,流行至今。

1992年春晚看點,申奧成為當時主流,趙麗蓉探戈舞步俘獲觀衆芳心

趙麗蓉與李文啟、鞏漢林一同表演了節目《媽媽的今天》,成為本屆晚會最大的黑馬,時尚且帶有節奏感的舞步和台詞,深深地烙印在每個觀衆的記憶之中。

“探戈就是趟呀躺着走,三步一竄嘛兩呀兩回頭”,趙麗蓉唐山韻味的話語帶着喜劇與幽默,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為獨幕喜劇中的經典之作。

趙麗蓉發明的探戈讓觀衆足足學了一年,也足足笑了一年,作品中用看似誇張的手法表現了老年人豐富愉快的晚年生活,表現了文化生活趨于豐富的時代特征。

1992年春晚看點,申奧成為當時主流,趙麗蓉探戈舞步俘獲觀衆芳心

陳佩斯、朱時茂繼承了《主角與配角》、《警察與小偷》的喜劇特點,用趨于穩定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保持了觀衆的熱愛。

朱時茂演繹的姐夫,和陳佩斯飾演的小舅子,姐夫與小舅子表演了一出貓抓老鼠的鬧劇,陳佩斯一張巧口百般狡辯,難壞了身為黑貓警長的姐夫。

與這兩個相比,趙本山就遜色不少,還未進入作品的黃金期,與黃曉娟合作表演的作品《我想有個家》,給觀衆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直到經典三部曲的出現,才算奠定了地位。

1992年春晚看點,申奧成為當時主流,趙麗蓉探戈舞步俘獲觀衆芳心

侯耀文、石富寬表演了相聲《小站聯歡會》,兩人并沒有穿戴西裝,而是身着鐵路制服上台,表演的内容也與鐵路内容離不開,裡面訴說的春晚分會場在幾十年後成為了現實。

姜昆與唐傑忠合作,表演了相聲《美麗暢想曲》,算是經典之作,也是本屆春晚中最值得銘記的作品。姜昆前期的作品大都充斥着豐富的時代特征,就複述了當時為了追求美,用盡方式的時代特征。

隻不過後來的後來,姜昆也再也說不出這樣的相聲了,由之也淡出了觀衆的春晚記憶。

1992年春晚看點,申奧成為當時主流,趙麗蓉探戈舞步俘獲觀衆芳心

馮鞏牛群繼續合作,表演了相聲《辦晚會》,也就是從這一段相聲的成功開始,兩人的表演模式才趨向于穩定,之後是年年出精品,最終成為春晚相聲的代名詞。

李金鬥、陳湧泉表演了《寵物熱》,也是對現實生活的一個反映,不過筆者沒多大的認識。一對笑林、李國盛,一對李金鬥、陳湧泉,對他們的春晚作品沒法評價,看得忒少。

闫月明、李建華、王平表演了相聲《論捧》,馬大姐夫身上倒是有不少的故事,找個機會好好的描述一下,王平不錯,作品嘛沒記住。

1992年春晚看點,申奧成為當時主流,趙麗蓉探戈舞步俘獲觀衆芳心

唐愛國、齊立強表演了相聲《改門臉》,不過唐愛國留在觀衆記憶裡的隻有《懶漢糖葫蘆》吧。嗨,一段吃一輩子,這也挺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