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是一條長路,沒有終點亦沒有起點。也許,在我們降臨人世間的那一刻,我們就開始了一段沒有征程的遠行。在這段遠行當中,誰也沒有絕對的燦爛與榮耀。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通往人生的朝聖之路上,荊棘與鮮花會交錯生長,困難與成長會相伴相依;而面對困難,我們是會選擇勇敢的攀爬還是退縮,是會選擇曆經艱辛後的榮耀與贊美還是不經努力獨自啜泣的傷心。
盛唐氣象,孕育了一位狂傲不羁的詩人,他以超脫世俗的人性智慧,譜寫了盛唐的最強音。政治上的失意苦痛,鑄就了飄逸灑脫、傲岸不拘的詩仙和“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的酒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他在失去了理想抱負之後沒有沮喪和失望,因為他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的确,他做到了,政壇上的失意造就了他詩壇上的得意。因選擇了另一條路,他赢得了“詩仙”的稱号,赢得了無數後人的尊重與景仰。
南唐時期,培養了一位被後人千古頌傳的詞人,他才華橫溢,能詩善詞,通曉音律,長于工畫,造就了詞的巅峰。無奈生于帝王家,本無心奪權,卻登上皇位。結局可想而知,陳國最終免不了滅亡,他亦終身幽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他在重樓之中,寫下了對亡國的哀思,他悲痛“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有人說,曆史上少了像他這樣的一位皇帝人們也許不會太在意,但文學上少了像他這樣的一個詞人人們大多會痛惋。他雖沒能當一位好皇帝,卻因選擇了另一條路,以一種别樣的方法讓世人銘記于心。
這不禁讓我想到縱橫鋪展在時間長軸上的那些畫面: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原始文明的陷落、舊中國的淪落,還有蘇聯的解體。是的,他們是都有着相同的地方,它們都走在同一條循環重複發展的道路上,盡管有着無數耀眼的繁華和令人驚歎的财富,但實際上已走到了盡頭。在盛世的掩蓋下隐藏着的是無盡的危機與黑暗,這都源于國人的墨守成規。
現在的中國已經富強,但若是沒有走出一條新的路,一條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中國是不可能進步如此之快的。而我們,新一代的青年學生,必須擔任起守衛國家的責任,必須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一條新的、成熟的、發展的路。行走在這條路上,讓自己的夢想,與美麗的祖國一起繁榮富強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