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預計2021年營收下滑近三成,華為來年目标還是“活下來”

預計2021年營收下滑近三成,華為來年目标還是“活下來”

2021年的最後一天,華為交出了全年成績單。

12月31日,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發表2022年新年緻辭,其中提到,2021年,華為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預計全年實作銷售收入約6340億元,即第四季度單季度銷售收入1782億元。

“營運商業務表現穩定,企業業務健康增長,終端業務快速發展新産業。”郭平表示,公司整體經營情況符合預期。但與2020年同期資料相比,下滑幅度高達28.9%,相當于直接砍掉了近三成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過去5年來華為收入首次出現下滑,并且是“陡降”,大約回到了2017年的水準(6036億)——相當于倒退了4年。

對此,業界其實早有預期——受到美國等制裁影響,華為的消費者業務中手機業務受到重創,嚴重影響了業績。據公開資訊,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華為手機沒有晶片了”,不得已于當年11月剝離了榮耀。與此同時,華為手機出貨量也斷崖式下跌。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資料,2021年Q3國内智能手機銷量份額排名中,華為跌至第六,占比僅為8%。同時,調研機構IDC釋出的第三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前五名中已經沒有了華為的位置。

手機之外,影響更大的無疑是華為的海思晶片了。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公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晶片出貨量情況,華為的海思晶片市場佔有率僅剩下2%,相比去年的13%可謂是“斷崖式暴跌”。

不過,如郭平在新年緻辭中所說,華為“不會因為外部環境變化,就改變自己的理想與追求。”2021年,華為多方出擊,拓展新的業務空間。

首先,華為終端業務中的可穿戴裝置、智慧屏等産品快速增長。華為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9月,華為智能穿戴裝置出貨量全國第一,全球累計發貨量也已超過8000萬。截至目前,華為在全球範圍内累計服務使用者總量超過3.2億,華為運動健康App全球月活使用者達8300萬。

與此同時,華為數字能源業務異軍突起。今年初才正式成立的數字能源公司,已經成為給華為“打糧食”的新主力軍之一。目前,華為數字能源的多個産品在業界處于領先地位,智能光伏逆變器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UPS電源中國區市場佔有率第一,子產品化資料中心中國區市場佔有率第一。今年10月,華為還拿下了目前為止全球最大的儲能項目——沙特紅海新城1300MWh儲能項目。

此外,華為的智能汽車業務也全面爆發。今年4月,伴随着搭載華為自動駕駛方案的北汽極狐阿爾法S汽車公開路測視訊上線,華為正式殺入智能汽車領域。很快,華為聯合小康股份釋出了搭載華為DriveONE三合一電驅系統的塞力斯SF5;12月23日,搭載鴻蒙智能座艙的AITO問界M5正式釋出。

展望2022年,郭平表示,華為仍然面臨着一系列挑戰,“要多産糧食,做強根基,持續投入未來,通過為客戶及夥伴創造價值,‘活下來、有品質地活下來’。”

在戰略層面上,華為祭出産業子公司和軍團戰略:堅持聚焦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領域,在保持大平台優勢的同時,通過産業子公司和軍團的試點運作,縮短管理鍊條,快速滿足客戶需求,創造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具體到業務層面,智能終端堅持高品質、做強長闆,向場景化、生态化發展,為消費者提供優質體驗;數字能源産業,融合數字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發展清源與能源數字化;華為雲攜手合作夥伴和開發者,為客戶提供穩定可靠、安全可信、持續創新的雲服務;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聚焦ICT技術,做好增量部件供應商,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

此外,堅持合作共赢,建構開放生态。華為強調将圍繞“歐拉”打造數字基礎設施的軟體生态,基于“鴻蒙”打造面向跨多終端環境下的生态系統。

“僅靠節衣縮食實作不了高品質生存,堅持戰略投入,強大自身才有未來。”郭平說,華為還将持續戰略投入,建構未來能力。

(钛媒體App編輯劉萌萌整理)

以下為華為郭平2022年新年緻辭全文,來自華為官方:

前行不辍,未來可期

——2022年新年緻辭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

2021年,我們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努力為客戶、為社會創造價值,提升經營品質和運作效率,預計全年實作銷售收入約6340億人民币。其中,營運商業務表現穩定,企業業務健康增長,終端業務快速發展新産業。我們與客戶和夥伴的合作持續深入,全球業務運轉正常,各項變革措施和戰略投入有序推進。公司整體經營情況符合預期。

在過去的一年裡,全球員工克服挑戰,全力保障裝置供應和網絡安全運作,履行了對客戶的承諾。科威特夏天持續50度的高溫,白天無法傳遞,華為人常常淩晨4點就上站工作;菲律賓疫情斷航時,我們包機奔赴傳遞困難區域,坐小火輪、螃蟹船等各種交通工具穿越島嶼、安裝裝置;東京奧運會期間,工程師背着十幾公斤裝備徒步反複測試、保障通信;堅守在“蚊子龍卷風”國度馬拉威的一線團隊,幫助客戶解決經營困難,獲得高度認可;還有救援河南洪災、深入煤礦港口、突破算法極限、保障業務連續等,華為員工努力奮鬥,用自己的行動實踐着公司的願景與使命。

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尖利,發出的光就越璀璨。在此,我謹代表公司董事會,向所有奮鬥者和貢獻者緻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信任和支援華為的客戶、政府及商業夥伴、消費者等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默默支援華為的廣大員工家屬敬禮!

展望未來,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引擎,綠色低碳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行業數字化與綠色的融合,将為資訊處理和通訊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外部環境持續動蕩,ICT行業面臨技術政治化、全球化割據等挑戰。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理性應對外部的不可抗力。

我們不會因為外部環境變化,就改變自己的理想與追求。探索未來是科技公司最大的社會責任,我們要努力探索科學技術的無盡前沿,與世界開放合作,突破基礎理論極限和工程瓶頸;我們也緻力把ICT技術應用到千行百業,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更新和綠色節能減排,為各行各業創造增量價值,讓每個人都從技術進步中受益。

在戰略上,華為堅持聚焦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領域,在保持大平台優勢的同時,通過産業子公司和軍團的試點運作,縮短管理鍊條,快速滿足客戶需求,創造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在公司内,軍團代表行業尋找合适的技術;面向客戶,軍團代表華為與夥伴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把簡單帶給客戶,把複雜留給自己。

2022年我們仍然面臨着一系列挑戰,我們将和全球夥伴們緊密合作、不懈努力,共克時艱。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要多産糧食,做強根基,持續投入未來,通過為客戶及夥伴創造價值,“活下來、有品質地活下來”。

為客戶創造價值,多産糧食。華為與全球營運商、政企客戶、夥伴共同建構綠色、極簡、智能的ICT基礎設施,助力全行業數字化轉型;聚焦關鍵行業,将ICT技術與行業場景深度融合,攜手夥伴滿足客戶差異化需求,共創行業價值;智能終端堅持高品質、做強長闆,向場景化、生态化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極優體驗;數字能源産業,融合數字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發展清源與能源數字化,共建綠色美好未來;華為雲攜手合作夥伴和開發者,為客戶提供穩定可靠、安全可信、持續創新的雲服務;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聚焦ICT技術,做好增量部件供應商,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通過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我們有信心多産糧食、度過困難時期,就像海涅的詩句一樣:冬天奪走的,春天都會還回來。

堅持合作共赢,建構開放生态,與夥伴一起成長。圍繞歐拉打造數字基礎設施的軟體生态,基于鴻蒙打造面向跨多終端環境下的生态系統,堅持開源、開放,讓所有軟體開發人員都來使用、貢獻和受益,共同建構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建設線上的開發者社群、線下的創新中心,打造滿足客戶需求的場景化解決方案,支援開發者持續為消費者提供創新體驗;繼續推動并維護全球統一技術标準;以長遠眼光激勵和支援管道夥伴;積極支援與發展全球優質供應商,同舟共濟,攜手前行。隻有我們的客戶、夥伴獲得了成功,才會有華為的成功。

創造社會價值,構築安全可信,改善營商環境。我們支援行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使數字技術造福更多人,讓煤礦勞工無安全之憂,讓碼頭勞工有更好的工作環境,讓鋼鐵勞工“穿着西服”就可以煉鋼;通過未來種子、ICT學院、科技女性等行動,幫助當地培養數字化人才;通過智能化、低碳化技術,助力綠色可持續發展,保護自然環境。華為在産品生命周期中構築安全可信與隐私保護能力,推動全球合作和統一安全标準。我們也持續與各國政府、媒體等開放溝通,增進信任和了解。

持續戰略投入,建構未來能力。我們要聚焦核心、放開周邊,堅定戰略投入,保持長期競争力;加大“鴻蒙+歐拉”投入,打造數字世界基礎軟體的根,為世界提供第二種選擇;加大數字能源根技術投入,發展清潔能源與推動傳統能源數字化雙輪驅動……僅靠節衣縮食實作不了高品質生存,堅持戰略投入,強大自身才有未來。

推進組織變革,做強客戶根基。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我們不能決定客戶的選擇,但我們一定要把選擇華為的客戶服務好。組織變革的目标就是為了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圍繞作戰指揮權前移,實作大平台下的精兵作戰,充分激發一線活力,2022年全面推進“合同在代表處審結”,實作代表處自主經營,下一階段将啟動代表處綜合業務變革的探索;紮紮實實抓好機關組織的基層經驗、一線實戰經驗和海外成功經驗,牽引幹部和專家奔赴服務客戶的第一線。我們要抓好客戶滿意度建設,決不能消費客戶的支援和同情,而是要以創新的産品和優質的服務加倍回報。

開放吸納全球優秀人才,充分激發内部人才潛力。開展頂尖競賽,廣納天下英才,補齊和提升軟體、算法、算力等關鍵領域人才;我們鼓勵有志者投身科學、探索不确定性問題,也激勵優秀人才上一線、解決具體技術和商業問題,在激勵政策上以責任結果為導向,但不以成敗論英雄;營造開放的思想氛圍,促進多基因文化,既要用好行業老專家,也要培養優秀年輕人,管理者和專家要主動和新員工多喝咖啡,幫助他們開闊眼界;我們要優化專家委員會運作,讓專家在一線作戰中擁有決策權,在作戰中産生價值。也要保持專業人員隊伍的相對穩定,讓積極肯幹的老員工持續發光發熱。我們通過為客戶創造價值擷取合理回報,給一流的人才以一流待遇,持續創新突破,為社會多做貢獻。

我們要堅持以奮鬥者為本,對于工作挑戰大、尤其是海外艱苦地區的員工,要給予更多關愛,改善工作生活環境,合理做好工作與休假安排,保障員工的身心健康。

道阻且長,行則将至;行而不辍,未來可期。選擇華為,就選擇了一種人生追求,我們走的是一條崎岖坎坷、但值得為之奮鬥的道路。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讓我們和客戶、夥伴們一起努力,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建構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祝大家新年快樂!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