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虛拟現實: 平行也可以相交

未來,會不會出現沉溺在虛拟現實中,完全脫離現實社會的“殼”一代?

作者王飛躍:教授,曾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現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防科技大學軍事計算實驗與平行系統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經濟與社會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青島智能産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虛拟現實: 平行也可以相交

當臉書CEO紮克伯格宣布将虛拟現實作為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紛紛投入巨資研發虛拟現實技術之後,整個科技行業對虛拟現實的熱情像火焰般蔓延開來。在正舉行的德國漢諾威工業會展上,就連奧巴馬和默克爾也對虛拟現實贊不絕口,稱這一技術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嶄新奇妙的新世界”。然而,此前許多社會學家擔憂:随着網際網路、智能手機的普及,人類将越來越逃避現實,活在由虛拟世界構築的“殼”裡。現在,由虛拟現實技術搭建的世界将比網際網路世界更加精彩逼真,“殼”自然也更厚。未來,會不會出現沉溺在虛拟現實中,完全脫離現實社會的“殼”一代?

這種擔憂十分現實。在美國,随着“遊戲一代”進入大學,許多問題已經浮現。本世紀之初,我的同僚Bahill教授就調查發現,大學裡多數學生不願甚至害怕與老師面對面談話,有問題多以電子郵件或用論壇裡提問的方式解決,令他十分擔心。

這種擔憂或許是沒有必要的,就像小說《四世同堂》裡的祁老人擔心重孫子讀了“西學”忘了祖宗一樣。老一代與從小玩手機平闆電腦長大的新一代數字“原住民”之間的技術代溝與行為差别是現實但自然的,而且社會發展的曆史告訴我們: 不是新一代适應老一代,必須是老一代适應新一代,否則就是“反”動。

擔憂虛拟技術的人,往往是非技術專業,更不了解虛拟現實背後的智能技術,把想象中智能技術的威力,以文學的手法加以渲染,再以滞後的價值觀去審視,憑空産生出很多擔心。實際上,虛拟現實技術還處在相當初級的階段,目前隻是在裝置和計算光學技術上有所突破,把以前的光學傳感合成視覺效果需要的大量運算用專用晶片和雲計算完成,相應算法也優化了許多,但離成熟并廣泛應用的要求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實際上,虛拟現實是催生網際網路的最直接的動因之一,這一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必将是網際網路,特别是物聯網和雲計算的必須結果。在世界公認的網際網路開拓者名單上,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是“資訊時代的教父”範内爾·布什和“滑鼠之父”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正是布什的Memex(記憶索引器)使得恩格爾巴特開發了“網際網路”原型,目的就是擴充現實和人類智力。今天,個人計算機、網際網路WWW、谷歌百度搜尋等等,仍然還隻是Memex的原型開發階段,網絡、資訊和智能技術的成熟,必須導緻各種各樣更加強大的虛拟現實場境和應用。

認為虛拟現實和實體現實被“殼”隔離開來,就像歐氏幾何中假定兩條平行線沒有交點一樣,是自己硬把自己與現實分裂開來。在非歐幾何空間,兩條平行線自然可以相交,正像虛拟現實與實體現實可以實作平行相交、虛實互動一樣,破“殼”入世,加快兩種現實之間的深度融合。

虛拟現實: 平行也可以相交
一,描述性和可視化。過去我們要了解一種理論,需要閱讀衆多專著,查閱大量資料。而且,由于語言文字的存在,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很難達成一緻。再加上,當某個專家看到某個現象并寫進書裡,由現實到文字這段時間,現實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依靠虛拟現實技術,如果要描述一個故事,就把人放到故事的虛拟場景中去,臨場感覺将不通過語言直接進入腦海,省卻了很多通過語言轉述、了解所消耗的時間,極大提高了效率。 二,人工智能技術與虛拟現實的結合。由人工智能幫人選擇,讓人聚焦,使人能夠預測性、實驗性地進入不同的場景。這是虛拟現實未來要努力實作的。 三,引導性,由牛頓時代向默頓時代升華,這一步目前還主要在研究階段。牛頓時代,人類需要遵循實體學定律;默頓時代,通過虛拟現實、雲計算、大資料,人有能力自我實作想象中的一種目标或者場景。引導的過程是互動的,可以把龐大的目标分成若幹微小易實作的目标,并且封裝化、組合化、可視化,讓每一步做起來更加簡單,不斷給人選擇,這就是波普爾所稱的“零星工程”。

現在制定和實施一項社會政策,往往需要多年才能檢驗到實際效果。如果有虛拟現實構造的人工社會模型,政策制定後,拿虛拟人做試驗品,在“計算”試驗中發現政策中的可能漏洞,推理中的可能局限甚至偏見,再通過虛拟現實把邏輯上的錯誤和個人的私利盡可能清除出來加以修正。通過智能系統選擇最優化的方案,而不是拿實際的人力、資源、财政來試錯。此外,還可以在虛拟和實體社會中同時實施政策,比較兩者的結果,如果兩者不一樣,之間的差别就變成了修正政策的回報信号。是不是當時的假設錯了?如果假設沒錯是不是現實社會中有人搞了鬼?通過虛拟現實,形成閉環的、有回報的虛實互動,最後走向虛實一體、知行合一。

不單是社會政策,未來甚至每個人每做一件事之前都應該先虛拟化,模拟每一步有什麼目标,怎樣實作,這就是知識自動化的第一步,由于效率提高節省出來的時間将被用到事前虛拟中去,不難設想,事前虛拟将減少許多社會沖突和資源浪費。

目前,中國輿論圈把目光都瞄準到虛拟現實的娛樂甚至色情應用上,我們可否少點荒唐,把虛拟現實盡快運用到教育中去,改善我們的教學技術,比如先把一門課程設定成虛實互動智能平行教學? 去年我曾與同僚在中科院大學的一門課中初試這種互動的平行教學理念,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未來能不能實作全課程的互動式虛拟教學?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關鍵,這才是中國在虛拟現實領域中應當也必須抓緊實施的頭等大事。

原文釋出時間:2016-05-09 12:45

本文作者:王飛躍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鎂客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