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機車迎來“變局”?13年報廢制度或将被取消,駕駛證也随之改變

有人說,我國即将迎來“機車的春天”,為什麼這麼說呢?從2021年開始,有許多知名的汽車企業不僅僅專注于新能源汽車,似乎還對機車感興趣了。其中,包括五菱、長城、吉利等等國産知名企業。

這可以說是令人非常不解,因為我國機車曾經的的确确很“火爆”,但那已經是十幾年前,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紀的事情了。可是後來,買機車的人越來越少,在大街上幾乎看不到這種代步工具了,許多機車企業更是紛紛倒閉、轉型。

機車迎來“變局”?13年報廢制度或将被取消,駕駛證也随之改變

機車在國外更受歡迎

說起來,我國确實經曆過機車行業的“低谷期”,華經産業研究院的資料顯示,2012年是我國機車行業的拐點,從那年開始,銷量逐漸降低,産銷量最高的降幅甚至在1000萬輛以上。

不過,2019年的時候,“國四标準”的切換逐漸完成,再加之一股騎機車的風氣也流行了起來,機車銷量略有回升,而機車更受歡迎了。但是我國的機車,仍舊是在國外比國内更加受歡迎。這一點從銷量上我們就能看得出來。

根據我國機車商會公布的資料,2021年的前11個月内,我國燃油機車創造了1480.39萬輛的銷量,以及1483.76萬輛的産量,這個産銷量呈現增長的趨勢,跟2020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長了16.79%以及17.61%。

機車迎來“變局”?13年報廢制度或将被取消,駕駛證也随之改變

雖說整體銷量有增長,但是要清楚一點,那就是這個銷量是包含了出口、内銷的資料的。華經産業研究院的報告中曾經表示,我國是機車出口大國,每年的出口資料都占據了整體銷量的“半壁江山”。

而同一時期,我國機車的整車出口量就已經達到了813.97萬輛,同比也增長了29.57%,出口金額更是達到了51.88億美元。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正說明了我國的機車,在國外更受歡迎。

當然,這和我國對于機車“不寬松”的政策,有很大的關系。

機車迎來“變局”?13年報廢制度或将被取消,駕駛證也随之改變

“禁摩”範圍還在擴大?

曾幾何時,機車是我國使用人數最多的代步工具之一,不過因為種種原因,在許多城市中,都頒布了機車限行的政策,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禁摩”,讓許多“摩友”感到非常苦惱,而如今“禁摩”似乎仍舊在進行。

雖然有個别地區縮小了“禁摩”的範圍,但主城區仍舊是無法騎摩托,而且更有城市還在不斷擴大禁摩範圍。例如天津市就在2021年12月27日釋出最新通告,将現有的“禁摩”範圍再次擴大,通告自釋出之日生效。

機車迎來“變局”?13年報廢制度或将被取消,駕駛證也随之改變

這無疑是對于機車車友們的一次“打擊”,對于整個機車行業的發展也是有了一些限制。不過,即便是如廣大車友們的願望,“禁摩”真的解除了,但其他問題不解決,機車市場還是無法發展。

其中最令人煩惱的莫過于機車報廢的制度了。根據相關規定,機車報廢年限最長為13年,許多人将其稱為“13年報廢制”。可是,同樣是機動車、工業産物,汽車就沒有強制報廢的年限規定。

機車迎來“變局”?13年報廢制度或将被取消,駕駛證也随之改變

如今的機車工業和汽車工業一樣,都在不斷發展,我國的機車零件、發動機等等,每年也都出口到許多國家,可見産業也算成熟。是以,即便到了13年,許多機車還是能夠安全騎行的。

是以說,廣大車友們最希望的事情,其實正是取消這個“13年報廢制度”。而如今這個願望,似乎已經有了“眉目”,機車或者會迎來“改革”,這個報廢制度也或許能夠取消。

專家建議:取消機車報廢制

2021年,在某次行業會議中,我國機車商會常務副會長李彬出席時就對此事做出了回應。作為行業專家,李彬表示,取消報廢制度已然是一種“趨勢”,目前正在同有關部門積極溝通,但具體方案還未制定。

機車迎來“變局”?13年報廢制度或将被取消,駕駛證也随之改變

不過,這番話已經是給許多機車車主一顆“定心丸”了,或許不久之後,機車就不用到13年強制報廢了。同時,李彬不僅僅提出了這一個建議,還有其他的,其認為現有的機車駕駛證也不合理,是以說未來駕駛證可能也會随之改變。

這麼來看,如今行業似乎正在向好發展,或許正是是以,這些企業才會入局機車行業。但是有着“禁摩”的限制,也可以預見,即便是機車行業發展再好,也難以回到當年的“巅峰時期”了。

不過,作為收藏或者在不限制機車騎行的地區騎行,機車還是比較有市場的,而且就算國内不行,還是可以賣到國外的。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你們認為我國應不應該解除“禁摩”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意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