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勵志#
在你的記憶裡 ,過年是什麼樣子?你覺得,什麼才是“年味”應該有的樣子?
少年時的“年味”。過年是一年中最美的期盼,可以穿喜慶的新衣,吃平日裡無福消受的年夜飯,還有放鞭炮等等。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開始,我們姐弟三人就要幫母親做豆腐、蒸年糕、生豆芽、釀黃酒、炸肉丸,真正做到了不含添加劑和防腐劑。父親負責去集市買涼菜、炮仗、燈籠、幹果等。

對聯由父親手寫,筆法湊合,但文字還算喜慶。年夜飯有豬尾勾雞、紅燒魚、炖豬骨頭、涼菜和幹果若幹,加上幾瓶平民價的香槟,在我眼中就是滿漢全席的标準。一家人圍坐一桌,看着春晚哈哈大笑,其樂無窮。
青年時的年味。我對過年的認知,不再停留在吃喝玩樂上,而是在意家人團聚的心理滿足感。由于姐姐早已出嫁,過年團聚成為了我們最奢侈的願望。年夜飯比小時候更豐盛了,一家人偶爾拼酒量、玩撲克牌,等到李谷一出場的那一刻,春晚結束就要倒計時了。
現在的年味。這個時候,我最怕過年,唯一的快樂來源于“我的孩子很喜歡過年”。節前,不再需要手忙腳亂地做準備了,除了做年夜飯,别的事情都可以通過花錢置辦。年夜飯豐盛至極,海鮮和紅酒交輝相映,幾杯薄酒下肚,睡得一塌糊塗。第二天一大早,用微信拜年後,感歎自己又少了一個春秋,仍然在追夢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