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時差大叔
來源 / 心理0時差(ID:PsyTime)
“我分手了,心裡空落落的,我實在沒辦法相信 ta 居然和我分手了!”
“你知道麼,最痛苦的不是我喝酒吐得難受的時候,而是吐到清醒時意識到失去對方的那一瞬間”
一位 “被分手” 的讀者在背景發來長長的留言,隔着螢幕都能感受到 ta 的痛苦。
資料顯示:在成人世界裡,85% 的人都至少分過一次手;大學生群體中,分過手的人更是高達 90%。
幾乎所有人在生命的某個階段都會有分手的體驗。但是,有許多同病相憐的人,不代表分手的疼痛不值得一提。相反,失戀的痛苦是人類最痛的經曆之一。
如何走出失戀的痛苦?這是無數心理學家們試圖回答的問題。
大叔搜羅了大量資料,并把這些專家之間共識度最高的幾項建議梳理出來,希望對經曆分手之痛的朋友有所幫助。
1
分手究竟有多痛?
在解決痛苦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這是怎樣一種痛。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 Edward Smith,把 40 個近半年内剛分手的人請來了實驗室,讓他們躺進了一架核磁共振機裡,要求他們一邊看前任的照片,一邊在腦子裡不停回想:“前任是怎麼和你提出分手的”。
結果發現,當人們在想起前任、想起分手和上一段感情的時候,大腦中被激活的部位,和當人們切身感受到疼痛時大腦中活躍的部位,是重合的!
不僅如此,分手還會帶來類似 “毒瘾” 的痛苦。
美國 Rutgers University 大學的 Helen Fisher 研究發現:
當人們在懷念舊情的時候,大腦中還有一個被激活的部位:那些毒品上瘾(如可卡因)、毒瘾發作、焦急期盼下一次吸毒機會時腦子裡最活躍的部位!
那是什麼感覺?吸毒的那個瞬間是醉生夢死,但是毒瘾發作的感覺,說是痛不欲生也不為過。
我們都知道毒品是害人精需要戒掉,我們也知道那個決絕離開我們、一心想要分手的 ta 已經不會回心轉意、我們需要 move on…… 但就是做不到不想 ta 。
是以說,分手真的很痛,請給分手後的自己多一點溫柔與關懷。
2
分手後做兩件事,會加劇你的痛苦
上面我們提到的那些大腦中有關疼痛的區域,雖然聽起來很吓人,但是,如果你不想起前任,就不會被激活。
是以,接下來大叔列舉的兩件事,建議你在剛分手、想起 ta 還會心如刀絞的時期,盡量避免:
1. 通過微網誌、朋友圈、共同好友、其他任何你能想到的管道,去摸索 ta 的近況
這才分手多少天?我還在這裡痛苦,ta 居然已經開開心心像個沒事人似了?
分手後放不下對方,本能地想關注對方。可把前任時時刻刻放在心上隻能讓你更痛苦、更難擺脫負面情緒。
而這個時候關于 ta 的任何消息,都會在你的負面情緒指導下,做出負面的解讀。
是以記住:别再去關注 ta,這不是在放 ta 一馬,而是放自己一馬。
2. 去和 ta 一起經常約會的地方、做和 ta 一起兩個人經常做(而你自己一個人不太會單獨做)的事情
以前你們甜甜蜜蜜的時候,哪怕你一個人經過這些地方、想起這些事情,都會是甜蜜的回憶,這就是所謂的 “條件反射”:因為這個地方、這樣東西、這件事情已經在你心裡和這個人捆綁在一起了。
但分手之後,當時的甜蜜會瞬間 180° 大反轉,變成催淚彈。這個時候的你處于療傷初期,目标不在愈合,而在止痛。
是以這種危險地帶,要盡可能遠離。
3
如何治愈失戀的傷痛?
斯坦福心理博士研究員 Lauren Howe 發現:同樣是經曆分手,有些人從疼痛裡振作起來的速度特别快,而有些人則久久無法釋懷。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嗎?
通過研究、采訪和分析,Lauren 發現,那些看不開、很難能從上一段感情裡走出來的人,都會從自己身上尋找 “被分手” 的原因,并認為自己很難改變這個 “缺點”。
用這種自責的歸因方式來看待分手這件事,一方面會讓我們怪罪自己難以釋懷,另一方面也會成為下一段愛情的阻礙,認為沒有人會愛有缺點的自己。
回頭看都是自己的錯,往前看又都是灰暗和陰霾。這種情況下想走出來都難啊!
那麼,面對分手,更好的歸因方式是什麼呢?心理學家們給出的答案是:内外兼修 + 不穩定 + 特定。
1. 内外兼修:“一個巴掌拍不響” 對相愛和分手同樣适用
你自己的問題,你自己還是要承擔的。但是,對方的鍋,你不需要背。
準備好紙筆,梳理以下的問題:
哪些自己的原因是可能可以改變的?
哪些對方的原因是你絕對不能接受的?
哪些你作出的妥協是你在未來絕對不會再妥協的?
哪些外部因素的處理方式是可以換個方法的……?
這個梳理的過程,能很好地幫你完成内外歸因。
2. 不穩定歸因:變,才是萬物之源
人都是會變的,比如性格。性格聽起來是個穩定不變的東西,但人格心理學家已經證明了性格的可重塑性。而我們所處的環境和這個社會也都是會改變的,是以性格的表現方式和産生的效果,也會跟着改變。
如果有什麼事情導緻了你們的關系出現裂痕,你要相信:
這個東西未來是可以變化的、你自己也是會變的。
過去的你不代表現在、更不代表未來的你。
你永遠可以在未來成為更好的自己、收獲更好的愛情。
3. 特定歸因:感情也需要就事論事
什麼是特定歸因呢?
舉個例子:數學考砸了,覺得自己 “學習不好” 的人是普遍歸因,而覺得自己 “隻是數學特别差其他科目還行”,就是特定歸因。
下面我們聊一聊分手後,都有哪些常見的普遍歸因與特定歸因。
普遍歸因:
不僅和這個人會失敗,換個人也還是失敗
不僅愛情的關系處理不好,其他人際關系也不行
特定歸因:
我隻是和前任這個人合不來,這世上還有許多能和我合拍的人
愛情的問題有它的獨特性,我在親情友情職場和社會上的人際關系還是處理地不錯的
分手後普遍歸因容易造成對自己的全面否定,而特定歸因能幫我們更快地從分手泥潭走出來,迎接更好的感情。
寫在最後
幾乎所有人這輩子至少都要經曆一次分手的。
因為生命是流動的,愛情也是一樣。哪怕感情開始之前雙方都已千挑萬選,誰又能保證自己會盯準一個人愛 ta 一輩子?
與其不放過對方和自己,不如帶着感恩的心,感謝那段曾經給你美好記憶的 ta,也感恩那個為了這段愛情真心付出過的自己。下一個路口,我們會和自己更燦爛的微笑相遇。
世界和我愛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