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若問,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段曆史是什麼,那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國共内戰,1927年至1937年爆發了國共第一階段的内戰,而在此期間,一直對我們虎視眈眈的日本軍也出手了。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當時的中國不僅要面對内部交戰,還要應對軍隊裝備,還是士兵人數都有着壓倒性優勢的日本,不過在此期間國民黨和共産黨兩派也暫時的放下了沖突,攜手并肩,一起對抗真正的敵人,——日本。經過13年的奮戰之後,我們終于取得了勝利。但有一就有二,剛把外憂解決,内患就接踵而至,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期間又爆發了長達四年的國共第二次内戰。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每次提到那段讓人熱血沸騰的曆史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贊揚歌頌那些第一時間沖在前列的革命英雄,但還有一類英雄比前線拼搏的将士處境更加危險。就是深入敵人内部,潛伏當卧底的地下工作者,因為這一類人若是被發現了,都會遭受非人的折磨,即便是死亡也難以留的全屍,會非常的凄慘。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今天要講的就是這樣一名英雄,他就是範明,相信不少對曆史有了解的人都會對這個名字很熟悉,但鮮少有人知道範明隻是個化名,這是主席親自為他給起的,他的真名為郝克勇。他是當時唯一與主席保持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郝克勇的革命啟蒙之路

1914年,郝克勇生于陝西西安的名門大家,他的父親郝鵬程早年畢業于武備軍官學校,與楊虎城結拜為兄弟,他們也算是西北軍的創始人。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出生于這樣的家庭環境,郝克勇自幼衣食無憂,但他沒有像是其他的大家子弟那般不學無術,安于享樂,他反倒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學習上,為此還被不少同齡人所恥笑,但功夫不負有心人,15歲的時候郝克勇就考入了上海的建國中學。

也許是因為父親的影響,郝克勇一直都是熱愛國家的有志之士,他孤身一人來到上海,不僅沒有絲毫膽怯,還經常跟着同學一起參加愛國運動,那段時間可以算是郝克勇對于愛國和革命的啟蒙,但真正引領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卻是他的哥哥郝克俊。

郝克俊1926年就成為黨員,兩年後考上了上海政法大學,他聰明伶俐,且很有責任心,很快成為學校的校黨組織的負責人,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後,郝克俊就帶着自己年僅18歲的弟弟郝克勇參加了抗日義勇軍。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加入第三十八軍,改名為範明

正是因為見識過戰争的慘烈,郝克勇更加堅定了要為國家做貢獻的決心,不久他就加入共青團,開始了漫長的革命生涯,在抗日戰争爆發之後,郝克勇還建立了抗日救亡團體“夏藝學會”,1938年3月他正式成為了一名中産黨黨員。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在郝克勇入黨後不久,考慮到郝克勇的父親與楊虎城的特殊關系,上頭就将他派往趙壽山上司的國民革命軍第17路軍38軍,在那邊他擔任了中共工委委員、書記,以及三十八軍教導隊隊長的職位,直屬搜尋連連長,開展統戰以及上司教導隊的工作。

進入第38軍後,郝克勇經常利用《新華日報》、《大公報》以及新華社的消息、社論在軍中進行宣傳活動;并最終完成了對三十八軍的統戰工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第38軍的黨員從20多人發展壯大到了600多人,第38軍不僅紀律嚴明,戰鬥力也非常強橫和八路軍不相上下,當時陝、晉、豫一帶的老百姓還親切的稱38軍為“七路半”。

第38軍的變化引起了蔣介石警覺,尤其是郝克勇的崛起,這讓國民政府看到了威脅,他們早就在暗中盯上了他,在他的部署下,第38軍被湯恩伯幾個軍團團包圍,無法像以前那般大張旗鼓的排兵布陣,為擺脫困境,趙壽山決定讓郝克勇去延安請示以後的工作方向。

1942年7月,郝克勇到達延安,向主席彙報了工作,并提出趙壽山希望能夠入黨的請求,開明的主席自然是将此事準許了。後來主席也發現了郝克勇是個可塑之才。于是直接給予對方新的訓示,在未來第38軍會直接歸中央上司,但工委書記仍由郝克勇來擔任,且毛主席和郝克勇兩人日後都要保持單線聯系,地38軍的任何工作問題,都需要提前請示主席才行。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由于這個指令是秘密下達的,是以毛主席還再三吩咐郝克勇一定要保守秘密,低調行事。

從郝克勇成為了唯一一個受毛主席直接上司的,且保持着單線聯系的特勞工員,由于未來的他要踏上一條無法回頭的孤單的秘密之路,是以毛澤東直接建議郝克勇改名,在征求對方的同意之後,他用郝的母姓,為他取名“範明”。

傳回第38軍後,範明又舉辦了幾期訓練隊,不僅又拉着數百名人員成功入黨,還在1944年7月17日動員17師發動了洛甯起義,這是解放軍正規軍首次正編制起義,對未來影響深遠。

橫山起義

雖然在當時雖然“外患日本軍”已被擊潰,可是“内憂國民黨還未得到解決”,尤其是對于國土虎視眈眈的蔣介石一行人,這是在當時的最大威脅。

于是乎就有了1946年十月爆發開來的橫山起義,發動起義的是時任陝北保安副總指揮的陸軍少将胡景铎,他雖是國民黨的一員,但内心卻是向着我們共産黨的,再加上此人在抗日戰争之中表現頗為不俗,于是乎毛主席等人決定铤而走險,配合胡景铎發動此次起義,而範明則被連夜派去了波羅堡,與胡景铎商定起義的具體行動計劃。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當時隻有5000多人起義,雖然人數不多,但勝在突然襲擊,打了國民黨一個措手不及,此次之後不僅解放了榆橫12萬人口和近5000平方公裡土地,還拔除了插入陝甘甯邊區北部的楔子,大大減弱了國民黨軍對邊區的嚴重威脅,對結束這場内患和促進全國解放戰争的程序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而到了1951年,範明又被任命為進藏部隊司令員兼政委,他再一次的展現出了自己的智謀,很好的解決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問題,還護送班禅萬裡迢迢來京,為國家統一和民族和睦相處作出巨大貢獻。1952年西藏軍區成立後,範明擔任軍區副政委,1955年的時候還被授予少将銜。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之後,範明這個名字便被打響了,全國人民幾乎無人不知這一位英雄人物,但郝克勇卻不願意頂着範明的馬甲活一輩子,有一次他直接向主席作報告,申請恢複原名郝克勇,不過主席告訴他,“範明”這個名字現在在國内外都很有名,要是突然恢複原名,未來無論是交接工作還是生活方面,都不太便利,他也覺得主席此番話很有道理,最後自然是聽取了主席的意見,未來一直用“範明”這個名字。

研究中醫,醫治疑難雜症

到了特殊年代,範明雖然受到了一些委屈,但他卻沒有像其他人那般從此以後過上碌碌無為的生活,他反倒利用閑餘時間研究中醫,治療了不少疑難雜症,還将醫術運用于小麥、棉花的增産以及當地的畜牧業,他還解救了不少患病的家畜。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1980年,中共中央組織部對範明進行複查,最終給予平反。此後,範明曆任第六、第七全國政協委員,政協陝西省委員會第四、第五屆副主席。

而到了晚年範明又撰寫了《司馬遷》等著作,這一生可謂是傳奇而他也被稱為“多才、多藝、多災、多難、多福、多壽”的“六多将軍。”

結語

2010年2月23日,範明将軍病逝于西安,享年96歲。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老将軍的一生可謂傳奇,所謂武能保家衛國, 文能參政議政,這句話就是對他的現實生活最大的寫照。雖然老先生是以範明的名義死去的,但未來會有更多的後輩記住他,并非是記住範明這個假名,而是記着他的真名叫做郝克勇。他的本名不該被人遺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