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星光大道》的舞台上,節目主持陣容仍然沒有調整,高浩森、範明兩人依然留在舞台上。
但是對于觀衆而言,這兩位主持人的工作表現達不到市場要求,是以節目的口碑再度下滑,而這兩位主持人的市場口碑也受到一定影響。
其實從畢福劍離開之後,《星光大道》一直被所謂的口碑問題困擾,節目組似乎找不到合适的人選。
在此基礎上,《星光大道》口碑不斷下滑,這檔門面節目也開始出現落下神壇的趨勢。
讨論《星光大道》不被看好的原因,主持人的安排顯然是其中不可被忽視的一點。
尤其随着朱迅的離開,節目主持人表現不理想這一點再次被放大,而高浩森、範明兩人也成為衆矢之的。
他倆的工作表現相較于朱迅看起來更加不成熟,即便節目身處改版階段,觀衆的質疑與不滿卻在不斷高漲。
尤其是範明,舞台上的他看起來完全不具備一位優秀主持人所應該具備的能力。
節目組安排其完成廣告詞的播報,但範明卻出現卡殼情況,作為一檔節目的主持人,尤其是一檔央視門面節目的主持人,如此表現又怎麼被觀衆所認可呢?
誠然範明并非專業主持人,但既然出現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市場就會以專業主持人的标準要求他。
換句話講,範明敢于以主持人的身份站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就代表着他認可了自己的業務能力,自然也需要接受市場觀衆的檢驗。
就結果來看,範明尚未獲得觀衆認可,其業務能力尚且不足以支撐其亮相《星光大道》。
另外一方面,主持行業半路出家的範明呈現出個人特色鮮明的特點。
對于優秀主持人來講,該評價是正向評價,因為他們已經具備基礎的主持技巧,而能夠在整個行業中保持特點鮮明就是工作立足之本。
然而對于新面孔範明來講,個人特色鮮明其實對其業務能力的一種質疑。
就好像沒學會走路已經開始跑步一樣,範明尚不具備主持人的基礎能力,特色鮮明反倒凸顯其專業能力不過關的短闆。
搶嘉賓風頭、主持表現浮于表面這些問題屢見不鮮,範明在《星光大道》舞台上的工作又怎麼可能得到觀衆認可呢?
《星光大道》的觀衆對于節目主持人的要求本就嚴苛,範明的出現無疑讓節目口碑下滑這把火燒到了自己身上。
對于觀衆來講,節目組培養新面孔高浩森尚可了解,畢竟央視主持陣容正值換血階段,未來需要更多有能力的新面孔。
培養範明又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說是大膽嘗試的話,目前就市場口碑進行分析,嘗試已經失敗,觀衆不認可範明在《星光大道》舞台上的主持表現。
後續在主持人的選擇上,央視還是需要從專業主持人中進行物色。
想要滿足《星光大道》觀衆的要求,主持人需要具備個人特色不假,但前提是具備基礎的業務能力。
如果連主持人的基本要求都無法滿足,又何來撐起央視門面節目一說呢?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