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近代以來,腐朽落後的清朝,已難以跟上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諸國。當農業強國面對工業強國時,曾經強盛的大清在炮火中轟然崩塌,自此受盡列強屈辱。而
日軍全面侵華的開始,更令中華大地山河破碎。
為了赢得這場戰争,也換得中國的未來,無數軍民抛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打下了和平與強盛的基礎。他們每個人都值得我們去銘記,烈士英魂必将永恒不朽,但同樣,
我們也不會忘記嚴重傷害中國人民的侵略者,而在雲南就永久跪着四個日本兵,至今沒有拆除
。

騰沖國殇墓園
為了紀念在抗日戰争中犧牲的英雄們,我國曾在雲南騰沖修建了一處國殇墓園,其中安葬着數萬具烈士的遺體,也承載着無數烈士的英魂。不過與其他烈士陵園不同,
每當有人來這裡為烈士掃墓時,總會看到這裡4個士兵的雕像,他們正跪朝烈士,為自己犯下的罪惡“永生忏悔”
。在他們一側,有一碑上書:倭冢,這也說明了幾人的身份是日本兵。那他們為何會跪在這裡呢?我們還得從1942年說起。
血戰騰沖
1942年,日軍發動猛攻,取得了騰沖的控制權。由于騰沖位置關鍵,1944年,我方派出4個師的兵力與日軍交戰。經過數日血戰,
我方收複騰沖,擊斃敵軍6000餘人
此戰意義深遠,被視作反攻大西南的關鍵之戰
。勝利的凱歌高高奏響,也點燃了中國人民的愛國之情。不過這一仗,我們打的其實并不輕松,
僅此一役就有超過9000名遠征軍長眠于此
為了紀念這場勝仗,同時也緬懷英烈,牢記他們的豐功偉績。經李根源将軍與當地部門讨論,決定在此修建一處墓園,而在李根源将軍的監督下,它也被修築成了
我國現今儲存規模最大的一處墓園
“突兀”的倭冢
不過在督工過程中,除了修建該烈士陵園外,李根源将軍還特意令人在這裡修建了一處“倭冢”,而倭冢前的四名日本兵也是大有來頭。據悉,
倭冢前的4名日本兵,正是倭冢中4名日軍指揮官的原型
。他們以低頭跪姿面朝志願軍墓碑,不僅為自己的罪行永世忏悔,更警醒後人勿忘國恥,牢記曆史,不忘英雄們付出的努力與代價。
我方的三個條件
事實上,自從4人長跪于此後,
日方就曾多次與我方溝通,希望能拆除倭冢及雕像并歸還屍骸
。為此,日方不惜以重金贖回。但面對滿園英魂,我們不可能輕易答應,而是在深思熟慮後給出了
三個條件
首先
第一點是:必須拆除靖國神社,同時停止對所有戰犯的供奉。第二點則是
敬告
日方正視曆史,不得繼續美化侵略行徑,并篡改曆史教科書。第三點則是日方必須向滿園英靈做出最誠摯的道歉。
如日方不擺正态度,仍一意孤行,那他們将永遠跪在這裡,繼續向全體中國人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