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司馬徽還說了4字,道破劉備失敗玄機

在《三國演義》中,存在着許多堅不可摧的君臣關系。比如周泰曾多次舍身保護孫權,而孫權也對周泰為救自己所受的傷如數家珍。

這樣的君臣之情着實令人動容。劉備與諸葛亮的關系同樣非比尋常。諸葛亮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可謂鞠躬盡瘁,最後死在了北伐的征程之中,至死都在努力地兌現他“興複漢室”的承諾。

司馬徽曾說過:“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是他們都投靠了劉備,劉備卻沒能安天下。其實司馬徽對這一結果也早有預測,隻是書中一帶而過,是以鮮有人知。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司馬徽還說了4字,道破劉備失敗玄機

神秘的水鏡先生

司馬徽在《三國演義》中,是一位極其神秘的人物,對于他的描寫并不多,但卻是十分關鍵的人物。正是這位道号水鏡先生的隐士,引出了徐庶、諸葛亮、龐統三位重量級人物。

而劉備與司馬徽的相遇也極具戲劇性,劉備在前往荊州投奔劉表後,在一次與劉表的談話中,因口不擇言而招來蔡氏的忌恨。蔡氏設計要殺害劉備,但劉備得到伊籍的幫助,得到消息後當即騎馬奔逃。

但是逃至半路有檀溪攔路,劉備隻好涉險渡河。渡河過程中,劉備所騎的的盧馬還在水中馬失前蹄,使劉備落入水中。就在這時,盧馬卻馱着劉備一躍而起,一躍三丈,劉備就這樣來到了對岸。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司馬徽還說了4字,道破劉備失敗玄機

危機解除之後,劉備偶遇了一個牧童。在牧童的引領下,劉備來到了水鏡先生的住處。在交談之中,劉備得知了徐庶、諸葛亮和龐統的大名。正是這一次談話,讓劉備在網羅人才方面有了具體的目标。

不僅如此,水鏡先生挽留劉備在自己家休息,當晚徐庶由于對劉表感到失望而來到水鏡先生宅中,在經過司馬徽一番點撥之後,徐庶改投在劉備的帳下。初到營中,便為劉備立下奇功。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司馬徽還說了4字,道破劉備失敗玄機

自此以後,劉備對徐庶言聽計從,視為自己的左膀右臂。而徐庶也對劉備的信任銘記于心,結果一件事情的發生打破了他們二人的親密合作。

徐庶走馬薦諸葛

在徐庶為劉備擊破曹軍之後,曹操将徐庶的母親扣押,并模拟徐母的筆迹,将徐庶從劉備處诓騙至自己的麾下。徐母見徐庶中計,憤恨不已,自殺身亡。而徐庶從此之後,在曹營中也一計不發。

在前往曹營之前,徐庶為劉備舉薦了諸葛亮,這才有了之後的三顧茅廬。徐庶走後,司馬徽第二次與劉備見面,正是在這一次的見面中,司馬徽對諸葛亮的命運做出了精準的預言。

在徐庶離開之後,司馬徽來到劉備營中來看望徐庶。在得知徐庶臨走時推薦了諸葛亮後,司馬徽笑着說:“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來嘔心血也?”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司馬徽還說了4字,道破劉備失敗玄機

從司馬徽的這句話可以看出,對于徐庶為劉備舉薦諸葛亮這件事,水鏡先生似乎不是非常認同。在他看來,徐庶的這一行為有些多此一舉。

在劉備的追問之下,司馬徽向劉備詳細介紹了諸葛亮的情況。當聽到諸葛亮自比管樂時,熟讀《春秋》的關羽大為不屑,認為他言過其實。

而在司馬徽的眼中,諸葛亮的此番言語也不太準确,因為這二人的能力與諸葛亮仍有差距,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漢四百載的張子房才可以與之媲美。此言一出,衆人錯愕不已。

在與劉備道别後,司馬徽說出了極為重要的一句話:“卧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而這句話,正是諸葛亮一生命運的預言,也是對劉備興漢大業的判斷。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司馬徽還說了4字,道破劉備失敗玄機

卧龍為何“不得其時”

從司馬徽的這句話來看,他對諸葛亮和劉備的這一君臣組合表示贊成,認為諸葛亮輔佐劉備,是“卧龍得其主”,劉備正是諸葛亮值得輔佐的人。“不得其時”四個字,則可以看出司馬徽對于這兩個人的合作持悲觀态度。

水鏡先生的這一番話,就是說“諸葛亮能夠輔佐劉備是很好,但是時間不對,可惜了!”那麼,水鏡先生所謂的“不得其時”,又有怎樣的含義呢?

首先,劉備在赤壁之戰之前,尚未形成自己的勢力。曹操在官渡之戰後統一了北方,東吳經過孫堅、孫策和孫權父子三人的苦心經營,已雄踞江南。其餘諸如劉表、劉璋、馬騰等諸侯,都有各自的勢力範圍。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司馬徽還說了4字,道破劉備失敗玄機

反觀劉備,此時則顯得有些窘迫。幾經輾轉之後,劉備至今仍沒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其他人早已兵強馬壯,而他可以拿得出手的隻有中山靖王之後,一個空有其名的皇叔身份。

此時諸葛亮跟随劉備,那麼無異于白手起家。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以劉備目前的實力,即便有諸葛亮的輔佐也很難有所作為。

其次是此時的劉備内心還不夠強大,這也是司馬徽所說的“不得其時”的另一個原因。

在那個弱肉強食的年代,隻有内心足夠強大的人才能得以存活,而劉備此前的種種做法,表明他過于仁義,忽略了在最好的時機做最有利于自己的事,這樣的性格對于一個要做大事的人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司馬徽還說了4字,道破劉備失敗玄機

正因如此,諸葛亮在後來輔佐劉備的過程中,受到了極大的制約。劉備将名聲看得極為重要,拒絕接受徐州、荊州,甚至在執行諸葛亮早已為其規劃好的奪取益州的計劃時,劉備也不贊成。

如此一來,諸葛亮即便有再多的智謀,也很難得以施展。

最後,司馬徽說“不得其時”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對于這對搭檔的惋惜。

此時的漢朝已是奄奄一息,曹操把持朝政,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同時,也推行了許多的改革,其中也包括對士大夫階層的提拔和重用。如此一來,士大夫階層和曹操的沖突也有所緩和。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司馬徽還說了4字,道破劉備失敗玄機

簡單來說,就是曹操收買人心的計謀已初見成效,精英階層對于漢朝的執念已經沒有那麼深了,皇帝姓劉與否,士大夫們已經不那麼關心了。

如此一來,諸葛亮“興複漢室,還于舊都”的口号,号召力也将大打折扣。在司馬徽看來,諸葛亮是在幫劉備阻擋曆史的前進,這樣的舉動,下場如何自然可想而知。

如果劉備和諸葛亮的彙合能夠提前幾年,在人們對大漢王朝的認同感還沒有被削弱的時候能夠相遇,那麼光武中興有可能在他們二人的合力之下再度上演,延續漢朝國祚的夢想未必遙不可及。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司馬徽還說了4字,道破劉備失敗玄機

事已至此,司馬徽也隻能發出“不得其時”的感歎而已了。

曆史總是在向前飛奔,當人們的意識開始慢慢轉變的時候,任何人都無法再修改曆史的走向。

雖然諸葛亮是一位稱職的丞相,然而即便是卧龍也無法阻止漢朝的滅亡。

所謂“卧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此言并無差錯。隻是“安天下”不一定非要安劉家的天下而已,“不得其時”恐怕同樣也是諸葛亮一生最大的無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