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帝與大哥的差別,宋徽宗為何能招安宋江,卻不招安方臘?

讀《水浒傳》,最興奮之處就是梁山好漢齊聚一堂,替天行道,打抱不平。最氣憤的一段是宋江受招安,為朝廷賣命,打遼國征方臘,最後梁山好漢傷亡慘重。作為同是起義軍的領袖方臘,宋朝為何不招安方臘呢?

皇帝與大哥的差別,宋徽宗為何能招安宋江,卻不招安方臘?

一個願招一個不願

宋江與方臘都曾被宋朝招安過。而宋江自梁山入夥後,就一直想招安。在宋江腦子裡始終有君君臣臣那一套,渴望從一介小押司幹宋朝的高官,為朝廷效力。

宋江雖然結交梁山好漢,但在他的内心深處,他不願意丢下小縣城公職去做“匪”,是以梁山曾希望宋江去,宋江沒去。即使殺了閻惜嬌,宋江雖有去梁山打算,卻也是有不甘之舉,這才有浔陽樓上題反詩被抓。

皇帝與大哥的差別,宋徽宗為何能招安宋江,卻不招安方臘?

宋江一開始就想招安,自己想當官,也想帶着自己的弟兄當官。對于這樣的起義軍最後損失慘重,再來宋江受招安原因就很簡單了。

而方臘卻與宋江不同。方臘是青溪萬年鄉幫源洞地主方有常的長工。後來他聲稱聲稱“得天符牒”,殺死方有常,聚集一幫貧窮民農民舉起反宋的義旗。從出身上看,宋江就高出方臘一籌。

皇帝與大哥的差別,宋徽宗為何能招安宋江,卻不招安方臘?

方臘就窮苦農民出身,他手下的起義軍也大都是貧苦人家,他們舉義旗的目的,就是翻身做主任,方臘起義時列舉宋朝罪狀時稱“天下國家,本同一理,今有子弟耕織,終歲勞苦,少有粟帛,父兄悉取而靡蕩之”,“今賦役繁重,官吏侵漁,農桑不足以供應”,“且聲色、狗巴、土木、禱祠、甲兵、花石糜費之外,歲略西、北二虜銀絹以百萬計,皆吾東南赫風響應,旬日之間,萬衆可集。”

在方臘眼裡,推翻皇帝老子,翻身做主人。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想到招安,就是一拼到底。宋江那幫弟兄則不是,除了地主老爺就是朝廷命官,他們大都想洗清“匪”名。

皇帝與大哥的差別,宋徽宗為何能招安宋江,卻不招安方臘?

宋徽宗看到方臘起義軍發展迅速,實力越來越強大,于是就想招安他們,他下诏稱:“如能束身自歸,或告言動息,捕緻賊黨,并特予免罪,一切不問。同稍有功績,即伏與推賞。”

但方臘的起義軍對宋徽宗下的招安诏書根本不感興趣,方臘繼續率兵攻打杭州城,而起義軍男女老幼都上戰場,打了五天終于攻下杭州城,方臘一氣之下毀了蔡京父親的墓地。

後來方臘起義軍又連續攻下宋朝幾個重鎮,殺了很多貪官污吏,使方臘的起義軍很受老百姓信賴。

由此可見,方臘從起義時就不想招安,一反到底。宋朝根本無法招安他們。

皇帝與大哥的差別,宋徽宗為何能招安宋江,卻不招安方臘?

一個大哥一個皇帝

從宋朝招安宋江而不招安方臘來看,還有一個因素需要提一下。宋江作為梁山的“帶頭大哥”,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将,都是按能力而排座位,而且都以兄弟想稱。也就是說,梁山這幫起義軍,嚴格意義上說還不是一個政權。而在招安問題上,宋江也發揚民主,征求兄弟們的意見,大部分兄弟都同意招安。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宋江才走了招安這條路。換句話說,宋江想招安,也包括下面那幫兄弟大都願意。

皇帝與大哥的差別,宋徽宗為何能招安宋江,卻不招安方臘?

而方臘就不同了,1120年,方臘率衆起義後,他自稱“聖公”,建元永樂,而且設定官吏将帥,軍隊以頭巾來差別等級。無論這個“聖公”是皇帝還是王,方臘是一支反抗政權了,與宋江截然不同。至于是否接受宋朝的招安,方臘一人說了算,不用受手下掣肘。

是以從兩人的地位來看,宋朝招安宋江容易,招安方臘就難了。方臘既然建立了政權,他的目标就推翻趙家天下當皇帝,宋江境界就是官升一級,光宗耀祖。

皇帝與大哥的差別,宋徽宗為何能招安宋江,卻不招安方臘?

一個超強一個太弱

宋江帶領一幫弟兄在梁山聚衆反宋朝,但梁山的起義力量太薄弱,也隻能固守在梁山一帶,以“泊”作為天險(史料暫不說)。宋江明白,如果不招安,以梁山的力量很難與宋朝抗衡,很快也會被消滅,到那時就是人頭落地,想當官也沒機會了。在宋江眼裡,早招安,早在宋朝為官,也為兄弟們謀個後路,為他們的家人謀個平安。這是宋江的想法。

皇帝與大哥的差別,宋徽宗為何能招安宋江,卻不招安方臘?

而方臘則不同,他剛起義時就聚集了萬人,而且萬人都是貧苦百姓,隻要有飯吃就行。在方臘起義軍眼朝,招安對他們來說根本不喜歡,重要的是他們能殺盡宋朝貪官,然後過上好生活。這是一種樸素的想法,與宋江小官吏想法當然是兩個思路。

方臘率領起義軍反宋朝時,他的地盤很大,他先攻占了宋朝的青溪,然後又攻占睦、歙兩個州。方臘起義軍向南發展,還攻克衢州,殺死該州郡守彭汝方。向北發展後,攻占了新城、桐廬、富陽各縣,然後逼近杭州,利用5天時間,占領杭州。此時方臘的勢力與地盤擴充很迅速,有一定實力和宋朝對抗。

皇帝與大哥的差別,宋徽宗為何能招安宋江,卻不招安方臘?

即使宋江沒有招安的那條心,就他那點兵力,那點地盤,想和朝廷對抗,實力根本不允許。而方臘起義後,勢力不斷擴大,使他有了雄心與宋朝争奪天下了,不過還是那句老話,農民起義軍,手下人才少,戰略戰術上出現錯誤,整個就會翻盤。

對于宋江的招安,看客隻是從《水浒傳》中總結的原因,與史料不同。但方臘起義軍不受招安,則從方臘的史料總結。兩者沒有一定對比性,但主要還是分析《水浒傳》中宋江心理而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