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曆史的朋友們應該知道,晚期的清政府是十分腐敗的,不是内憂還是外患,這個沒落的王朝都曾經曆過。痛苦不堪的百姓們也曾反抗過,但是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說到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運動,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太平天國運動,縱觀曆史長河,似乎從未斷過這種起義運動,但是最終都失敗了,而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首先,這幾場運動的上司者都是農民,是以他們自身的思想确實是比較落後的。在這場運動開始之後,他們定下了自己的都城,而緊接着,他們并沒有想着怎麼進一步起義,而且開始享受起了萎靡的生活,他們不斷大規模擴建自己的王府,讓自己住的非常舒适,出席之外,他們還不斷納妾,隻管自己而不管他人。
而這個時候,他們早就已經忘記了自身的使命,他們最開始是為了推翻腐敗政府的統治,但是時至今日,他們卻也成為了這樣腐朽的人。在建都之後,他們隻派去了兩支隊伍北伐,想要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兩支軍隊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在開始打仗之後,他們根本就沒有前來救援的隊伍,是以最終失敗了。
可以說,上司者萎靡享樂的思想确實影響了這次起義,如果上司者都沒有堅定的信念,那麼這場起義又怎麼會勝利呢?而說到這次起義,就一定得來說一說天京事變,這對于天平天國的打擊是非常大的。我們都知道,天平天國封王無數,這一次就是因為有人不滿而挑起争端,最後這些人互相殘殺,導緻兩敗俱傷,而當時的死亡人數能夠達到兩萬人。
而這些自相殘殺的人好多都是起義的核心人物,畢竟他們從一開始就跟随着,是以很多将士都骁勇善戰,他們的死對于這場起義來說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畢竟這些人有經驗會打仗,而新兵還得再去培養,無論是哪個方面,新兵都是無法追趕的。
而且,這些上司者在封王之後,他們之間也并不團結。當時,石達開自己領走了十幾萬将士,而這些将士都是非常出色的,他們在走了之後,起義大軍的勢力就大不如從前了,而且,在天平天國在需要幫助的時候,他也并沒有伸出援助之手。身為上司者都做不到一緻對外,這場起義取得勝利的幾率更是微乎其微。
除此之外,這場起義失敗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封王太多,可能有的人沒什麼權力,隻是一個名銜,但是這也直接導緻了後來的失敗,到了後期,整個太平天國一直處于一個非常混亂的階段。
而且,上司者規定的規章制度也并不現實,根據當時的發展水準來看是根本不可能實作的。就算是太平軍已經攻打下來了一個地方,對于後期的看守他們也是有所疏忽的,就連後勤都無法保障,是以是很難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