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因其出生貧民,能嘗百姓之苦,在成為君主之後,對于貪官污吏的處置可謂極其重視。《大明律》一書便是朱元璋針對治腐集天下之才而編寫的。其中有一項明文規定,A錢60兩銀子便要判處死刑,這是否過于嚴苛了呢?那了解到60兩銀子相當于現在的多少錢後,才發現,違反這項規定的官員被殺得不冤。

元朝末期,自然災害頻發,深受災害的百姓寄希望于朝廷。然而,朝廷腐敗A錢十分嚴重,救災之款到百姓手裡所剩無幾 百姓哀聲載道。朱元璋出生于貧民,自小便不得不靠别人種地來養活自己,在天災後,朝廷所發的救災糧食被貪官污吏層層剝削,包括他父母兄弟在内的百姓因沒能得到及時的救助,接連餓死,他也被迫到處流浪。
由于小時候的種種經曆,使得朱元璋對于貪官污吏深惡痛絕。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不僅鼓勵百姓防腐,還召天下有才之士編寫嚴刑律令,發明了許多聞所未聞的刑罰。其中最可怕的莫過于剝皮揎草。對A錢量刑的标準是什麼呢?A錢超過60兩銀子便處以死刑的規定是否太過嚴重?60兩銀子相當于如今的人民币多少錢?
古代不同朝代的計量機關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不變的便它們之間的兌換。一兩金子可以兌換十兩白銀,一兩銀子便可以兌換一貫銅錢,一貫銅錢又有由一千文銅錢組成。從這個兌換的方式可以看出,銀子在古代是非常值錢的。而普通百姓家一年開銷大概也就二兩銀子,也就是說,60兩銀子可供平常百姓一家生活30年。
根據推算,在古代的唐朝時期,銀子的價值在三千塊錢左右,北宋商業繁榮,銀子的購買力稍微低一些,銀子的價值在六百到一千元之間,而到了明朝,由于海外銀礦的開采,中外貿易的增加,銀子貶值比較嚴重,這個時期銀子的價值在六百到八百元之間。按照當代大多人的月薪來算,三千到四千的月薪在明朝也就七八兩銀子。
再從銀子的購買力來看,明朝萬曆年間,一貫銅錢即一兩銀子可以買188.8公斤的大米,那麼60兩銀子就可以購買11328公斤的大米,這個數字對于當時可以說是相當龐大了。按現在超市便宜的大米,三塊錢一斤來說,一兩銀子大約為1100元,那麼60兩銀子就是66000元,這也相當于普通工薪階層一年所掙的錢了。
或許對于現在,若因那六七萬塊錢失去性命,确實有所不值,但還要考慮到當時朝廷官吏的俸祿。根據史書記載,官從七品的人一年的俸祿大概在四十五兩左右,也就相當于現在的五萬塊錢,六十兩銀子已經超過了他們一年總收入的之和。
況且,這還隻是七品官員的俸祿,更别說那些官銜較大的人。根據紅樓夢的描述,賈府辦理一次宴席,光螃蟹的費用就要花費二十四兩,可見在富貴之家,是多麼奢侈。在社會安定的情況下,60兩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何況對于曆經災禍的百姓來說,更是救命稻草,朝廷所撥的救災之款,貪官污吏貪的又何止60兩,更是平常百姓的性命。
後世對于朱元璋此人有着暴戾之君的評價,原因在于他在位期間,推行嚴懲,殺人衆多。但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正因為這些嚴刑律令的推行,才威懾了朝廷及地方官吏,讓他們的生活更加安定,生活水準有所提高。
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于君王來說,百姓生活安穩,社會安定,才是一個朝代延續的根本。人的欲望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隻有知足才能常樂。做任何事都要懂得量力而行、可而止的道理,那不然物極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