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朝開創的行省制延續至今已經近800年,這是如何獲得了成功?

元朝建立統一之後,在全國建立了10個行省,改變了唐宋以來的道路制。元朝此舉的影響對中國行政區劃的影響非常之大。從此之後,行省制經過不斷的演變,成為了今天的省制,也就是說省制在中國延續了将近800年。為什麼元朝的省制會獲得成功呢?

一,行省在實作集權的前提下提高了效率

在元朝之前,中國的地方制度是郡縣制或者州縣制。公元前221年,秦朝統一六國,在全國推行郡縣制,标志着中央集權體制的正式形成。此後,中國的地方體系就在秦朝的基礎上不斷演化。但是曆朝曆代都難以解決地方區劃的基本沖突,也就是集權和效率的沖突。

當集權過度,那麼地方的行政積極性就降低,行政效率大下降。與此同時,地方官員的數量會大量增加,地方官僚機構冗雜,使得國家财政負擔加重。集權過度也會導緻地方應對外患的能力下降,難以抵禦周邊民族的侵擾。北宋就是集權過度的一個例子。到了王朝末期,為了鎮壓農民起義,朝廷又會向地方下放權力,但是又使得地方割據勢力坐大,導緻國家崩潰,東漢、唐朝就是如此分崩離析的。

元朝開創的行省制延續至今已經近800年,這是如何獲得了成功?

是以,如何在保障中央集權的條件下提高行政效率成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而從東北來的金國卻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金國滅北宋之初,在燕京設定了行台尚書省,作為尚書省的分支機構。行台尚書省由尚書省派出,在地方擁有較大的軍政自主權,有利于金國對中原的控制。海陵王遷都燕京後,行台尚書省被廢除,但是這種模式卻流傳了下來。

金國末期,為了抵禦蒙古入侵,就給予地方較大自主權,在全國各地設定行尚書省。蒙古征服中原之後,開始學習中原的政治體系。窩闊台時期,蒙古在中央設立了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的行政機構。1251年,蒙哥在燕京設定行尚書省作為蒙古經營漢地的最高機構。此外,蒙哥還在西亞設定了阿姆河等處行尚書省。行尚書省就是元朝行省制的萌芽。

元朝開創的行省制延續至今已經近800年,這是如何獲得了成功?

行省往往掌握着地方的行政、軍事、财政等大權,自主性較強,适應了蒙古帝國擴張的需要。和宋代的路相比,行省的管轄範圍非常之大,權力也增大,行政積極性提高。同時,行省是中央機構的派出機構,其主要官員來自于中央,而不是從地方選出。錢穆說“行中書省就是一個行動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駐在這個地方來管事。”因而行省的權力來自于中央,他受到中央最高行政機構的節制。從這一點來說,行省制解決了集權和效率的沖突。

二,行省制打破了山川形便為依托的傳統區劃

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将原來的行尚書省更新為了中書省,成為了全國最高的行政機構。為了适應形式的變化,忽必烈在中原設定了十路宣撫司,同時在河東、西夏、四川、河南、東京(遼東)、雲南等地區設定了行中書省,作為中書省的派出機構。這些行省長官都是中央的平章政事等官員擔任,同時具有臨時性質。

元朝滅南宋之後,又在南方設定了準東、湖南、隆興、福建四行省及十一道宣慰司。為了征服日本、占城、緬甸等,曾經設定了征東、占城、緬中等行省。在元朝建立之初的10年中,行省基本是因為軍事征服而設定,改動非常之大。1286年規定行省長官不再系都省(中書省)相銜,隻稱某處行省,這标志着行省開始轉為地方的行政機構。到了元朝中期,行省的數量和區域也固定了下來,形成了嶺北、遼陽、河南江北、陝西、四川、甘肅、雲南、江浙省、江西、湖廣十大行省。

元朝開創的行省制延續至今已經近800年,這是如何獲得了成功?

元朝設定各行省的主要目的也不盡相同。其中嶺北行省是為了控制“太祖肇基之地”,防止蒙古藩王造反;江浙、湖廣、江西三省,主要是為了鎮壓江南的反抗勢力,同時征收賦稅;陝西、四川、雲南、河南江北四行省,作為控制天下的咽喉,因而駐紮有大量的軍隊。元朝初期的行省,類似于現在的軍區。

元朝開創的行省制延續至今已經近800年,這是如何獲得了成功?

因為元朝行省的建立和軍事征服密切相關,因而行省總體上就形成了“以北制南”的格局。行省的省會一般設定在行省的北端或者水路交通咽喉。例如,元朝設定的江浙行省控制了福建、江西行省控制了廣東、湖廣行省控制了廣西。如此,使得嶺南地區的門戶向北方洞開,有利于元朝對嶺南地區的軍事控制。

自古以來,中國的行政區劃都按照山川地理形勢來劃分,如此有利于地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但是也使得地方軍閥能夠據險而立。元朝推行以北制南,打破了山川形勢的格局,使得地方軍閥難以立足。如四川的漢中地區被劃給了陝西行省,使得四川行省缺乏了北方屏障。

三,行省制的發展和調節

元朝行省制保障了中央集權,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有利于防範地方割據,使用了元朝大一統的需要。但是元朝的行省制也有幾個重要的缺陷,一是行省管轄範圍過大;二是過度打破山川形便,不利于地方經濟的發展;三是将路府州縣的權力剝奪過多,導緻地方行政功能下降。是以,行省制必須要不斷改進才能繼續保持生命力。

元朝開創的行省制延續至今已經近800年,這是如何獲得了成功?

明朝建立後,繼承了元朝的省制,加以改造。首先,明朝增加了省的數量,減少了省的管轄範圍,最終形成了兩京十三省的局面;第二,将行省拆分為了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部分,合稱“三司”,分别掌管一省的行政、軍事和司法權。如此,行省的權力遭到了削弱;第三,調整行省邊界,時期更加符合山川形便。

元朝開創的行省制延續至今已經近800年,這是如何獲得了成功?

但是明朝過度分權,又再次出現了北宋出現的問題,也就是地方行政效率低下,财政負擔加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明朝在後期逐漸在省設定巡撫或者總督,節制地方的财政、軍事、行政等大權。到了清朝,繼續在此基礎之上發展,使得總督成為了最高的地方長官。是以,省制經過明朝的分權,最終又演變回了集權。

元朝開創的行省制延續至今已經近800年,這是如何獲得了成功?

省制在明朝的演變過程中,不斷嘗試和優化,最終形成了穩定的體系。到了清朝時期,内地被劃分為了18個省,後期又在新疆、東北、台灣等地設省,基本奠定了今天行政區劃的版圖。在演變的過程中,行省不斷适應社會的發展而調整,最終延續到了今天。

歡迎關注公衆号:北鬥維斟。本人喜歡曆史,文化,文學,詩詞等,自從畢業以來一直在閱讀,在各大自媒體平台多有創作。我創立了的“北鬥維斟”,主要在于深度解讀曆史以及中國的傳統文化,歡迎你來關注。

繼續閱讀